阿公阿嬷都喜欢的古早零食,居然是这开禾路口上的百种“酸甜味”

2020-03-30     阿杰传承闽南文化

八市,在外地人的眼中看起来像个复杂的大迷宫,可在老厦门的心中:节日里必去的龟粿发糕店、从小吃到大的老面包店、哪家的海鲜全,哪家的丸子真……这里可是一张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生活地图。

教堂的钟声响起,八市里浓烈的人间烟火气顺着开禾路能蔓延到厦禾路上来,沙茶面、扁食拌面、虾面、薄饼……这里总是冒着氤氲的温暖。这家蜜饯店在这里显得安静得多,不过,阿公阿嬷们总是最习惯走到这里,几包蜜饯、顺捎上些糕点,说是茶配,其实也算是最习惯的零嘴了。

这开禾路口的阿迪蜜饯店,在现在的孩子面前,怕是吸引不了它们的食品店了,而在好料菌看来,就是小时候的食杂店模样,只是这放蜜饯的玻璃格子比起一般的食杂铺要多了太多。

酿蜜饯的时间,走进了老厦门的心里

很习惯来这里的阿公阿嬷可能也未必认真算过这家蜜饯店开了多久,只记得,都是去这里买的,吃惯了这里的味道。好料菌也是听住在八市的盆友说,这家蜜饯店开了很久啦,走近认真一看,原来1979年,就有了这么一家小店。

如今见过各种精致又好看包装的果干、蜜饯的小盆友,怕是没见过这样“粗犷”的卖蜜饯方式,不怕暴露年龄,好料菌小时候吃的蜜饯可都是这样放在玻璃格子里卖的。透过玻璃,花花绿绿的山楂、橄榄、桃干、糖莲子……隔着玻璃仿佛嘴巴里都能偷偷咽下几口口水。

粗略一数,这玻璃小格子里的蜜饯可是有上百种,品种多是一码事,据说这阿迪的蜜饯,都是自家腌渍,选果、浸果、晾晒、腌渍……外行人听着,都觉得是个十分复杂费力的手工活儿,可或许也正是这样的传统手艺,才是老厦门们最惦念也是无法取代的古早味。

蜜饯算个小零嘴儿,吃的量不算太多,也不宜太多,店里每个品种蜜饯都有老式商店里的标签卡标着名字和价格,看花眼的时候不妨询问店家。

“喜欢甜的酸的还是咸味的?”店家都会依据口味给你推荐,“可以尝个试试”,最少可以买5元,一种来个5元或是10元,嘴馋的人应该都会像好料菌这样多选上几种解馋。

看得出来,这家蜜饯店着实很懂老厦门的喜爱,除了蜜饯,馅饼糕点、肉干,这里能一站式满足你的嘴馋。

除了阿嬷们拜拜和日常都喜欢的素饼,还有一直很低调,却一直是不少老厦门们心里私藏的汪记馅饼,直接放在搪瓷盘里散卖,看着就鲜。

绿豆糕、碱糕、猪腰饼……这些古早糕点如今能买到的地方不多,想要把它们的名字叫全,似乎更难。

喜欢什么口味,我给你挑

平日里的茶配零嘴少不了,年味愈浓的时候,老厦门的家里也少不了备上这些酸酸甜甜的蜜饯,虽说蜜饯酸甜或着咸口,可在不少阿嬷们的心里,这可是比初恋还甜的味道。

小巧梅

“其实每种卖得都挺好,看你喜欢什么口味”,边说,店家还是给拿了这款小巧梅给尝试,梅子类听来就是妹纸们的心头爱吧,这款小巧梅个小肉却厚实,咸甜的口感很讨喜,不酸牙,难怪老幼皆宜了。

一份10元的小巧梅,好料菌吃了一路,这分量还有这么多,果然很适合磨牙看剧。

菩提丸

每次和厦门土著的盆友出门旅行,必定都能见到这款黑不溜秋的菩提丸,感觉是不少当地人心头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地位,入口的咸味有点刺激,但回口甘甜。

然而,它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吃法,就是配白粥!没错,就像你喝粥配咸菜那样,居然十分爽口,吃完口中生津,很是奇妙。

糖莲子

在见到糖莲子本人之前,好料菌大约只在宫廷剧里听过,听名字,就是会让小孩儿嘴馋的零嘴儿。莲子裹上糖霜,入口居然有一丝甜蜜冰凉,用力在口中抿化这颗绵密的甜嘴莲子,这开心劲儿,果然没有理由拒绝。

橘饼

吃过梅饼、柿饼……在不少包装蜜饯里似乎也不多见到这样的橘饼,晶亮的白砂糖挂压扁的橘饼上,实在是没忍住就想下手拿颗起来舔一口上面的砂糖。

含化砂糖丝丝的清甜,橘饼很贴心的都压去了籽,吃起来没有任何不适,独有的清爽橘香蔓延在口中的甜蜜里,感觉嘴里都能冒出仙仙的香气来。

陈皮梅饼

这肯定是好料菌吃过的最大的梅饼,看着每一个都饱满厚实,看得出都经过了挑选,透过泛起的白霜,依然可以看清这梅饼的新鲜和金黄。

陈皮梅饼的口感其实偏于甜口,口感带点韧劲,果子的糖分和胶质都紧紧地锁在了梅饼里,吃一个就超满足。

李饼

好料菌偏爱完整个头的果脯蜜饯,没忍住选了李饼,个头分量也是相当足,白霜里透着李子的暗红,比起陈皮梅饼来得咸而带酸,口感也更脆,很开胃口。

有蜜饯有茶的时候,少不了它们

买蜜饯的时候没忍住嘴馋,虽然叫不全这糕点的名字,可看来名字也没那么重要,“对对对,这个我吃过,但是不知道叫啥!”

甜甜的糕点面前,盆友们通常还是选择了用味道记忆它们。

这个圆乎乎的“饼”,手感和口感都能感受到它的韧性,闽南的叫法据说很多。

最爱撕一角放进嘴里,慢慢含化带着红糖清香的米糕,淡淡的甜味和纯粹的米香很容易让人喜欢上它。

这个叫做碱糕的,其实也是米糕,加入了花生和芝麻,香甜和味道都丰富了不少,用一口热茶配它,最好不过。

熙熙攘攘的开禾路口,阿迪的蜜饯安静地守着一个甜蜜的街角很多很多年,比起一碗面、一碗粥,一颗蜜饯需要的时间显得很长。来这里买上蜜饯解馋或是茶配,不用记上仪式感,但却是割舍不了的习惯,这就足够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FojM3EBnkjnB-0zdU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