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八关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真笔题记

2020-04-26     xiaoyao游天下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南门外的古宋河畔,坐落着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景区,这就是著名的八关斋景区,一千三百多年前,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真笔题记八关斋碑就珍藏在这里,关于这方石碑的来历,和一千多年前发生在睢阳城的一件著名事件有关。

八关斋景区位置图


商丘古城南门外的牌坊


八关斋(拍摄于2014年2月)


八关斋


八关斋


八关斋简介


唐代玄宗天宝末年(公元756年),曾为县史的冀州人田神功在“安史之乱”发生时跟随叛将南德信、刘从谏围攻睢阳城,在这次睢阳保卫战中,本来身为叛军的田神功却倒戈朝廷,将叛将南德信杀掉,刘从谏得知天神功归顺朝廷后落荒而逃,睢阳城在没有兵戎相见的情况下得到解围,田神功功不可没,因此在归顺后他被朝廷被封为鸿胪卿,后迁任徐州刺史和淄青节度使。几年之后,安史之乱叛军再次围攻睢阳城,田神功再立战功,解除了睢阳之围,因此田神功再受朝廷嘉奖,官拜汴宋节度使,继而升为太子太师信都郡王。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四月,田神功忽然患上了热疾,睢阳的百姓向官府建议举行八关斋会为田神功祈福,以报其两次解救睢阳之围。为了记录这次八关斋会祈福活动,当地政府邀请了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来到睢阳,为这次祈福会撰文,这就是著名的《有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文章的来历。后来这篇文章被刻在一方八面石幢上,因此得名《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碑,简称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或者八关斋碑。

碑亭


碑文


《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碑


《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碑


碑文


碑文


八关斋和商丘古城的另一处著名景区张巡祠对过,只有一路之隔,距离商丘古城中的另一处景区应天书院大约700米左右。八关斋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八关斋景区需要购票才能进去参观,门票每人10元钱,2017年商丘市在菏泽推介旅游活动,菏泽市民凭身份证免费参观,虽然我几次路过八关斋,也只是在2017年9月进去参观过一次。

颜真卿画像


一进入景区大门就能看到一座八关斋碑亭,碑亭中竖立的就是颜真卿的真迹《有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一文,不过是后来仿制原碑复制的一块石碑,原碑经过一千多年时光的销蚀早已残破不堪,上面的字迹也已经模糊不清,并且早已断为几截,这块仿制的石碑基本上恢复了它本来的面貌。

在碑亭后面的珍宝馆中存放着几方古碑,包括一些墓志铭、石刻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那块八棱幢《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原碑了,不过因为被玻璃罩在里面,上面刻写的字迹看不太清楚。

珍宝馆




《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原碑


原碑碑文


八关斋中除了这块八关斋会报德记碑外,还有一块著名的石碑千叟宴碑,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块千叟宴碑和清朝乾隆皇帝在乾隆六十一年最后一次举行千叟宴有关,据说当时的商丘人李元会应诏去京城参加乾隆皇帝举办的第四次千叟宴,然而在中途之中因病去逝,最后李元会的儿子李师侗代父前去赴宴,得到皇帝赏赐牌杖、诗卷等物,并且受封儒林郎。归德府的地方官及李元会儿子李师侗为记述这件盛事,特刻立此碑以示纪念。这块千叟宴石碑原立于商丘李庄乡的李梅楼村李元会墓地前,刻立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三月,后来移到八关斋中。

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叟宴碑


千叟宴碑简介


被玻璃罩起来的千叟宴碑


在八关斋景区的一角还有一眼古井,取名禹王锁蛟井,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年大禹治水的功绩特意取的。大禹不可能锁蛟,即使有,也不可能发生在商丘市,所以这眼古井更多的是纪念意义。虽然不可能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留下来的古井,但是确实是一眼有历史年代的古井,可能是当地人生活取水用过的一眼井,现在重新命名,以此吸引游客的注意。

禹王锁蛟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WlWwnEBfwtFQPkd4I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