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隶属于商丘市,这个人口不到七十万的小城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承匡古城就位于其境内。说到睢县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提起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清代工部尚书唐彬、当代警界女神任长霞等人,你一定有所耳闻。对,这些名人都是睢县人。
承匡古城
匡城村在两千多年前是一处繁华的承匡古城
睢县承匡古城景区导览图
谈到睢县的悠久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位于睢县县城西南的承匡古城。春秋战国时期,承匡城是宋国的西部边境要地,春秋时期,这里发生了两起著名的事件,一件是承匡之会,另一件是承匡之役。战国初期,承匡城并入魏国,成为魏国属地,秦国灭魏后,在此地设承匡县,承匡城为县治所在,不久因承匡城内低洼积水,于是将治所迁到了襄陵,取名为襄邑,承匡城从此被废。汉代以后,这里逐渐成为一处乡镇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匡城乡。如今的匡城乡境内仍然保留着狼烟洞、关帝庙、烽火台、抚琴台、战国古城墙等承匡城遗址。
孔子游匡主题文化公园
孔子游匡主题文化公园
公园中的孔子雕像
公园中的孔子雕像
在匡城乡东北有一处公园孔子游匡主题文化公园。翻开史籍发现,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来过这里,在《史记》《庄子》等史籍中都有关于“孔子游于匡”的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为了推行儒家学说,孔子开始了周游列国。在从卫国前往陈国的途中,孔子路过承匡城,结果被围数十天,这个故事被写记载到了《庄子》中: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孔子游匡介绍
孔子抚琴亭
孔子抚琴亭
孔子抚琴雕像
孔子抚琴亭简介
原来鲁国有一个恶霸叫阳虎,此人经常残害百姓,令人望而生畏,匡城的人对他也是恨之入骨。也许孔子的长相和阳虎差不多,属于外表比较粗犷的男人,所以当孔子路经匡城时,被匡人误以为是恶霸阳虎,于是把他围在了匡地数十天之久。据说孔子被匡人囚围时一点也不害怕,并且还神色自若的抚起琴来,后经善辞令者交涉,匡人才相信孔子并不是恶霸阳虎,孔子于是得以脱身。这个故事的真伪性当然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因为在《史记》《庄子》等史书中都有记载,所以也就令很多人感到可信度比较高了。
承匡城遗址也叫承匡寺,还保留着关帝庙等明清时期的一些建筑,当地百姓经常前来烧香叩拜,所以这里的香火比较旺,常年不断。在承匡城最高处的关帝庙自然是后来由当地百姓自发建设的,但是关帝庙所在的夯土台却是春秋战国时期承匡城的遗址之一,当地称之为匡王冢子,这也是承匡古城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后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关帝庙
关帝庙
关帝庙
承匡寺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里居然是娲皇女娲故里。《路史·太昊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女娲起于承匡之山,都于中皇之山,葬于风陵则此。”除此之外,甲骨文、金文及《商书》《周易》《淮南子》《山海经》等也有“女娲生承匡”的记载,所以匡城又被称为女娲故里。在孔子游匡文化公园的北边就有一个很大的牌坊式宣传牌,上面写着女娲故里,在承匡城遗址也有女娲诞生地的石碑,在承匡城遗址北面还修建了一座女娲公园。
娲皇文化公园大门
娲皇女娲雕像
娲皇公园中的龙纹灯柱
娲皇宫
女娲诞生地
凤凰台
凤凰台简介
站在承匡古城的遗迹上,望着荒草丛生的夯土台,让人不免生出“白云苍狗”的感慨。娲皇女娲是不是出生在这里已不重要,孔子有没有来过这里也不再重要,杂草丛生中的层层夯土无声的向世人昭示着,这里在两千多年前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邑。
匡城遗址
承匡城简介
承匡城寺
承匡城寺
承匡城寺
承匡城寺
承匡城寺
深秋时节来到睢县承匡古城,不免让人想起六百多年前明朝睢州人李孟旸也在一个深秋时节来到承匡城遗址凭吊,并且写了一首《匡城晚秋》的诗:
旧城尚且说承匡,欲缺遗踪已渺茫。
昔日寒墉飞燕雀,空山芳草卧牛羊。
春秋盟会犹书地,古今兴衰几变长。
云锦满前春拍塞,风光仿佛华山阳。
承匡城遗址夯土台
承匡城遗址夯土台
承匡城遗址夯土台
承匡城遗址夯土台
承匡城遗址夯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