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条河一个人的郑州

2019-09-27     南园传媒

世上河流千千万万,不胜枚举,名字也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但大多数河流都是以自然相貌,环境位置而命名。如黄河之名源于黄色泥沙汹涌不尽,长江之名源于浩瀚无边,长入天际。今天要说的郑州“金水河”。这一条极其普通的小河,其名字来源却充满了历史的唏嘘。

郑州市区附近多数河流发源于荥、密、巩、登交界带的山区,向北、向东、向东南和向南分别汇流,其中流经最长的就是贾鲁河,郑州市索须河、金水河、熊儿河、东风渠都直接或间接的汇入贾鲁河。

郑州市区附近水系。

金水河古代发源于新密黄龙池,后因断流源头下移至老胡沟。经过黄龙岗、郭家咀水库、黄岗寺、帝湖进入市区。自西南向东北横穿城区,在金水区八里庙汇入东风渠。全长约28.2公里,途径郑州主城区的核心地段。金水河的人文故事更是丰富,见证了亳都、管国、郑国、祭国等商周文明。

由于金水河的缘故,在沿岸命名了郑州东西方向第一主干道——金水路。又因为金水路的缘故,在其附近区域划分并命名了郑州市金水区。直至今日,金水区仍然是整个老城区经济最繁荣,人口最密集,交通、文化、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堪称整个河南省的心脏地带。

1939年12月金水河改道工程竣工,后来,新密发现煤矿,采煤挖矿兴起,挖断了地下水源,久而久之,金水河水源枯竭,河流长期处于断流。并逐渐成为垃圾堆臭水沟。1996年政府修建了沿河公园。后来又清理淤泥,疏通河道。引黄河水通过干渠输入帝湖,再经帝湖流入金水河。并管网改造,将五龙口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输送到航海路入市区源头,实现了金水河常年清水不断流,并在沿河架设多处橡胶坝,对水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拦蓄,增大了局部水量;同时,对沿线众多的排污口进行治理,治理污水排放,慢慢地形成了美丽滨河景观。现在,当时种的树早已长大,夏天也有了庇荫。虽然水很浅水流也很小,但不再发臭。

横跨金水河上的大塘水上餐厅,2017年因为尬舞获得全国性名气。

正是这条小小的金水河,早已不再承担千百年来灌溉和航运之便。却在用其响亮的名字,向郑州市民诉说着千年流传的故事。公元前4世纪时(距今约2500年前),如今的郑州市区,属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郑国北方有强大的晋国,南方是强大的楚国。晋楚两国常年争霸,而拉锯战战场的核心腹地,便是郑国地区。郑国本就地狭国弱,长期被挟裹在战争之中,不胜其扰,逐步沦为两大国的附庸。彼时郑国时局动荡,老百姓也生活维艰。

此时郑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子产是郑国贵族,姓姬名侨,郑穆公的孙子,子产是他的字。子驷主政郑国时,子产父亲子国是其左右手。子驷打击占田无度的贵族,引发怨恨。官员尉止和子驷有矛盾,又遭子驷打压,于是在公元前563年,尉止联合了一些被子驷夺田的贵族,发动政变,杀死子驷以及子产的父亲。

新郑郑韩故城

子驷的儿子得悉变乱发生,匆忙出击,见叛军势头正盛,遂回家再组织兵马,没想到家臣武将已全部逃走,武器也不剩几件。与子驷儿子相比,子产显得特别冷静,他没有急忙出击,而是先安排好警备,配齐所有官员,以最快速度封好府库粮仓。所有守备措施做足了,然后兵马列队出击,收了父亲尸骨后,猛攻叛军,杀死尉止,平定叛变。

他担任郑国执政22年,内修文德、外旋强敌,一生清政廉洁,恪守法律,刚柔并济,奉公为民,使得郑国国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政治清明、文化昌盛,老百姓安居乐业,无战争和疲困之忧。子产日夜操劳,得了不治之症。

子产眼看着大限已到,就把儿子叫到床前说:“等我死了,把我埋在山顶上,这样不占百姓耕地。”而且子产再三叮嘱,死后一切从简。子产清廉一生,并没有什么家产,他死后家人用筐子背土把他埋在了山顶。

子产墓位于新郑、长葛、禹州三地交界处的陉山山顶,旁边房屋为子产殿。

子产比孔子年代略早,但深交已久。公元前524年,裨灶预言火灾,劝子产用瓘斝玉瓒禳灾。子产以“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的理由加以拒绝。公元前523年,“龙斗洧渊”,国人请子产按惯例组织相关的祭神禳绂活动。子产坚持“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左传·昭公十九年》)而再次拒绝。产关于“天道远、人道迩”的朴素唯物主义在生产力尚不发达、人类社会刚刚迈入文明门槛的初期,是远远走在同时代人前面的。

与子产类似,孔子对天道和天命也有着比较理性的看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此处所说的“命”即指天命。无独有偶,《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先进》亦载:“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论述不仅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孔子很少谈及一些当时人类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与子产“天道远、人道迩”相类似的思想内容。

郑大附近的子产祠

两人的分歧主要是子产力推“铸刑书”和孔子反对晋国“铸刑鼎”。子产铸刑书是针对郑国国内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而推行的“救世”措施。随着春秋社会王政下移、礼坏乐崩,单靠礼这一单独的统治术已经无法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对法和刑的呼唤越来越强烈。子产铸刑书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倒逼出来的司法改革措施。子产的铸刑书是对传统法的一次大的调整,即将法律规范刻铸成所谓的“刑书”,使国人周知。叔向指责子产“铸刑书”必将导致“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孔子虽然没有直接对郑国“铸刑书”进行表态,但从他批评晋国“铸刑鼎”可见其对子产法律改革也是持反对态度的。孔子的观点与叔向类似,也认为一旦铸了刑鼎,则“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子产的执政思想,体现在他临死前这段话里。《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子产执政,不乏铁腕,但底色仍是宽厚。孔子会在听到子产去世的消息后,流着泪说“子产,古之遗爱也”。

子产去世时,家里一贫如洗,连丧事也办不起。闻讯的郑国人,男人们舍弃玉佩,妇女们舍弃首饰,子产家人坚辞不受,于是人们把金银珠宝抛到子产封邑的河中。一时间,珠宝在碧绿的河水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泛起金色的波澜,从此这条河就被称为金水河。

现在的金水河补不宽,水也很浅。但是还比较干净。

这个故事寄托了老百姓的美好期望,却不是事实。“金水河之名见诸史册并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在北宋初年。”和北宋皇城开封原有的“漕运四渠”之一的金水河一脉同源。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定都开封,改名东京。极盛时人口达150万上下,是全国第一大都市。当时京畿一带水网纵横,舟楫云集,沟通东西南北,物资源源不断运送至开封。

史载:“(宋太祖建隆三年春,将军陈承昭)引(京)水过中牟,名曰金水河,凡百余里,抵都城西,架其水横绝于汴,设斗门,入浚沟,通城壕,东汇入五丈河,公私咸利焉。”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解决开封的饮水与漕运,派兵开挖了人工渠道,引源自郑州西南流经郑州的水系,因“如金带,以其来自金方,故名”,即金水河发源于开封的西方,五行五方中西为金,故名“金水河”。金水河与汴河、蔡河、五丈河共同构成水路交通网,使东京航运发达,经济繁荣,并其因水质清澈甘甜,成为东京城主要的饮用水源及河流、池沼的补给水源,但最终因黄河改道,河道游移不定。今天的金水河和古代的流向水文已经完全不同。但这个名字却是一脉同源,继承了下来。子产和金水河给郑州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SIndW0BJleJMoPMIW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