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老年艾滋病感染者通常指年满50周岁的感染者。随着HIV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的提高以及老年人中新发感染人数的增加,世界各国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数量持续增长。以我国为例,2017年HIV新发感染者中有19815人年满60周岁,是2012年的2.4倍。老龄和HIV感染都是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报道,艾滋病感染者中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并给感染者带来一系列危害,如降低服药依从性、加速疾病进展、影响生活质量等。本研究分析了一线HIV治疗药物EFV对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神经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同时探讨了心理行为因素(例如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抑郁及睡眠问题)在HIV感染与神经认知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与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于2017年在湖南省纳入了315名年满50周岁的艾滋病感染者,并根据感染者的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的频数分布,通过频数匹配的方式在同一地区招募了350名HIV阴性的老年人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了面对面的访谈以及国际推荐的整套神经认知功能测试。测试包含学习、记忆、语言流畅程度、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及精细动作,共计七个维度。根据对照组的评分,课题组计算了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各神经认知功能维度及整体认知功能的标准化z评分。
结果
表1中比较了正在服用EFV及没有服用EFV的老年艾滋病感染者七个神经认知功能维度和整体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显示EFV服用者在记忆、语言流畅程度和整体认知功能的标准化z评分显著低于非服用者,但差异的效应值(Effect size)较小。
表1:服用EFV及没有服用EFV的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神经认知功能的比较
本研究同时比较了老年艾滋病感染者与HIV阴性对照老年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显示老年感染者在几乎所有的测试中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表2)。
表2:老年HIV感染者与HIV阴性对照老年人群神经认知功能的比较
与对照相比,老年感染者中抽烟、饮酒的比例较低,但低体力活动和抑郁的的比例较高(图1)。中介作用分析表明,老年感染者和对照间体力活动水平的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两组间语言流畅程度的差异,而两组间抑郁发生率的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两组间学习、记忆和整体认知功能的差异(图2)。
图1:老年感染者与HIV阴性对照老年人群行为心理情况的差异
图2:体力活动水平及抑郁在HIV感染与神经认知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专家点评
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各神经认知功能维度的表现和整体认知功能均显著差于HIV阴性的老年人。HAND在我国老年艾滋病感染者中可能相当普遍。因此,有必要将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的预防、筛查和管理纳入到我国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现有的管理工作中。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发现EFV对神经认知功能存在负面影响,应考虑在老年艾滋病感染者中使用神经精神毒性较低的药物(例如利匹韦林)替换EFV。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提示,除了直接损伤,HIV感染还可能通过其他的路径引致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例如通过增加感染者的抑郁水平或降低其体力活动水平。因此,通过积极心理学手段改善老年感染者的精神健康状况,了解老年感染者体力活动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并设计相对的健康促进,有可能作为预防老年感染者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手段。
刘德辉教授从事艾滋病研究领域已近3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超过60个国际和国内项目,已在英文同行审评期刊上发表文章400余篇,包括柳叶刀和BMJ。他曾担任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的国际专家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顾问。他作为小组成员,参与了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自检指南、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测试及咨询指南及2014年艾滋病预防、治疗及关怀指南的制定,并且为2014年国际艾滋病大会(AIDS 2014)科学委员会成员。刘教授目前担任Frontiers, HIV and AIDS杂志及Open AIDS杂志的副主编, Addiction杂志的助理主编,同时在十余个国际期刊担任杂志评审。刘教授同时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曾担任香港艾滋病服务组织联盟(HKCASO)主席,目前担任香港最大的艾滋病服务非政府组织之一“关怀爱滋”的董事,同时还为世界卫生组织、柬埔寨政府和中国多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科学咨询。
版权声明:i卫士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请使用“分享图文”分享本文。未获得平台授权,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转载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邮箱,获得授权后使用。如有发现擅自转载,一律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平台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