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开栏语
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一般长期发作的鼻部疾病,像是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的朋友多是虚寒的体质。但也有些朋友的鼻炎是属于热证的,这样的鼻炎用治疗寒证的思路来调理,往往效果不会太好。热性的鼻炎有什么表现?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热性鼻炎,有什么表现?
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慢性的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一般都属于正气虚弱、肺脾气虚的体质,这样的鼻部疾病表现出来应该是寒性的,为什么会变成热性鼻炎呢?其实这并不奇怪。
一方面,直接引发热性鼻炎的因素可能是外感了风热之邪,另一方面,外感风寒之邪也会导致入里化热、肺经郁热,这样的鼻炎也属于热性鼻炎。我们一般将这样的鼻炎,称为“肺经伏热”。
热性鼻炎,有以下5点表现
1. 流黄鼻涕或者黄白相间、黄绿色、黄中带血丝的鼻涕。鼻涕的质地一般是比较黏稠的。
2. 鼻痒,呼吸时感觉气息灼热。鼻塞时轻时重,容易左右交替。
3. 鼻黏膜颜色较红,咽红,可能会伴有咳嗽、咽痒、口干、烦热等表现。
4. 容易并发鼻出血、鼻甲肿大、嗅觉减退等症状。
5. 口气较重,喜冷饮,大便干结,易便秘,舌质红,苔黄。
热性鼻炎和寒性鼻炎,有什么不同?
热性鼻炎和寒性鼻炎的表现不同,调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想要做到简单辨证,区分热性鼻炎和寒性鼻炎,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表格。
如果热性鼻炎长期发作时,因为我们身体的正气被过度消耗了,可能会出现热证和寒证并存的情况,表现为既有热象又有虚证。“急则治其标,缓则补其本”,这时反而不宜进补,而是需要先清肺经伏热,在热证消退后,再抓紧时间调理我们体虚的情况,把损伤的正气补回来,这样才能减少鼻部疾病的发作,提高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具体该怎么做呢?我觉得要重视这3点。
调理热性鼻炎,做好这3点
调理热性鼻炎,我们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以宣肺清热、通利鼻窍为主。而因为鼻炎发病的根本在于我们肺脾气虚、脏腑虚损。清热的用药临床常选辛夷清肺饮加减,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我们主要以日常调理为主,具体要做好3点。
1. 避免脾胃积热
热性鼻炎的朋友脾胃容易积热,因此饮食上要格外注意,以清淡、温热、易消化、不过饱为原则。一方面,不能吃过凉、过于甜腻的食物,尤其是酸奶、冰淇淋、凉茶等,以免损伤脾胃;另一方面,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零食和膨化食品、海鲜等发物也不能吃,避免刺激鼻黏膜,引起鼻炎的急性发作。这时吃一些凉性的、清热的食材更为对症,如梨、绿豆、白菜、豆腐、胡萝卜等。
食疗方推荐
桑菊茶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涕。
材料: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5克,连翘5克,薄荷3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芦根6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后,加2杯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为1杯量。1日2次。
适应症:热性鼻炎见鼻涕黄稠、咽痛、咳嗽等症者。3岁以上儿童可用,蚕豆病不可用。
2. 避免大、小肠积热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伏热的朋友容易出现肠燥便秘,热邪上攻鼻窍,引发鼻炎的情况,因此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肠胃积热也是减少鼻炎发作的有利因素。那怎么样能够使得大便通畅呢?首先就是不要吃太多肉食,避免肠胃负担过重,另外就是要多吃蔬菜,还有就是多喝水,另外还有要吃一些纤维比较多的食物,这样就可以减少热性鼻炎发作的概率。
3. 避免鼻腔积热
想要避免鼻腔积热,及时清理鼻腔中滞留的鼻涕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看以下3点。
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可以冲走鼻腔里的致病原、帮助鼻腔纤毛摆动,是辅助治疗鼻窦炎时最常用的外治法。正确的洗鼻过程如下:
1. 身体向前倾斜45度,头微微前倾,先冲洗鼻腔堵塞较重的一侧,将鼻腔冲洗器置于该侧鼻孔中,保持冲洗器垂直地面,按压冲洗;
2. 冲洗过程中张嘴呼吸,避免闭嘴用鼻呼吸导致呛水;不能说话,以免引起呛咳;尽量让鼻冲洗的水从另外一侧鼻孔流出,若流入口腔,可以吐出;
3. 冲洗完严重堵塞的一侧,再重复上述过程冲洗另一侧。
洗鼻液最好使用医用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等渗盐水。不推荐使用纯净水,更不能使用自来水。
熏蒸或雾化
如果感觉洗鼻时鼻子很不适、无法坚持使用,也可以选择熏蒸和雾化吸入的方式来治疗,也能起到改善鼻塞、排出鼻涕、快速缓解症状的效果。
鼻部按摩
如果鼻塞、流涕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们也可以用鼻部按摩来改善。按摩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恢复鼻黏膜功能的优良手段,有鼻塞、流涕症状的朋友不妨每天做一做。
按摩手法:
点迎香16次,按印堂2~3分钟,揉睛明2~3分钟,搓鼻旁30下,每天一次。
耳鼻喉医话 | 这是耳鼻喉科药食两用的中药,咽痛咽干咳痰就选它!
耳鼻喉医话 | 感冒拖了半个月未愈?当心得了鼻窦炎!
耳鼻喉医话 | 秋季晨起鼻塞、犯鼻炎?推荐一个温阳散寒、宣通鼻窍的好方法,每天在家都能做!
医学指导:
李云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供稿:李云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李云英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