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是,它把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让孩子一辈子都不能从这种错误的思想中走出来。
《知否》里贺弘文的母亲为了接济自己的姐姐,生生拖散了自己儿子的大好姻缘。即使,儿子的姻缘散了,她都不肯罢休,不仅把自己的私房钱都给了自己的姐姐一家,还拼着得罪婆婆,得罪未来儿媳妇,也要护着自己的外甥女陪伴在儿子的左右。
她明知道自己的姐姐一家人品卑劣,但是她始终念着她的骨肉亲情,却从未想过,她做这些的时候,她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处境。
在这种女人的心里,她的儿子是婆家的人,跟她是没多大关系的。即使,她也爱儿子,但儿子的利益永远不能跟娘家的利益相比较。
这种人是最糊涂的一种女人。可不管是书里,还是现实里总是会有这种糊涂透顶的女人。
她们大多不被娘家所疼爱,却被娘家从小教育,要为娘家付出。只有为娘家付出,才是有情有义。她们的父母会这样教她:“父母兄弟才是你的骨肉至亲,婆家、男人、包括你的孩子都是外姓人。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周岩的母亲就是被这样教育的长大的。他母亲的这种思想从娘胎里就开始塑造了,根深蒂固。她不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对,反而觉得不这样做的女人都是傻。
所有疼爱侄子侄女胜过亲生孩子的女人,都太傻。这不是你多大公无私,多重情重义,而是你多拎不清,多里外不分。
周岩的母亲一直很顾娘家。其实,周岩家里并不富裕,可周岩的母亲却从未把自己的心放在过婆家。她把婆家所有的不顺,都归咎于男人没本事。
她男人挣了钱,交给了她,她就会里里外外地都给了自己的娘家。她男人挣了一年钱,等到过年发现,自己家竟然一分钱没有,甚至还借了不少的外账。
男人怒了,跟她吵架。她比男人还理直气壮:“那是我亲爹妈,就该我管。我弟弟没本事,家里就指着我呢。你要是不愿意,就自己在家看孩子,我去挣钱养我父母。”
男人没本事,只能尽量不给她钱。可男人不给,女人便去接。她侄子生病了,要5000块。女人就到男人上班的地方去借钱:“家里有急事,先预支点工资。”
两个人这样过了几年,男人发现不管自己多努力都没用,还是会被女人挥霍掉,于是挣钱的心也就不那么大了。
这时候周岩已经出生了。周岩出生后,女人的心一点都没有偏向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周岩小时候跟他母亲的侄子一起生病。她的母亲从来都是把周岩扔给男人或者婆婆,她直接就去照看自己的侄子了。
周岩的奶奶愤愤不平,跟周岩的母亲大吵:“人家孩子有爸妈,有爷爷奶奶,轮得到你一个当姑姑的出头吗?你家孩子还没断奶呢,你走了,孩子吃什么。”
亲情里的一个真相是,但凡让你无私付出的亲人,都不爱你。可惜,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周岩的父亲,周岩的奶奶苦口婆心,劝着周岩的母亲能醒醒,你想要顾娘家可以,但先把你自己的儿子看好成不成。
但是,周岩的母亲完全不会顾念周岩。她为了照顾生病的侄子直接给周岩断了奶,那时候周岩还不到6个月。周岩的奶奶没办法,只好给周岩开始喂米汤,因为这个,周岩从小身体就不怎么好。
周岩大点之后,听他母亲说的最多的话是:“我娘家没有顶事的人,一家子就指着我呢。我就是得先顾自己的父母。”
周岩的父亲每次气急了都会说:“你把钱都给了你侄子,将来让你儿子给人家倒插门好了。”
周岩的母亲更狠:“你儿子给人家当倒插门,是你无能。”
周岩在她母亲的这种顾家中长大,他明明是他母亲的亲儿子,却始终未曾得到过他母亲的疼爱和喜欢。
周岩父亲挣得钱,会都给周岩攒着。周岩母亲挣得钱,则都会给了自己的娘家。
在周岩母亲的思想里:“男人就该挣钱养家。至于女人挣得钱,完全可以自己支配。女人都给了自己的娘家,也应该。至于孩子,男人就该负担孩子的一切。男人负担不起,就是男人无能,就是男人没本事。”
在亲情关系里,有些人不是真的“自愿牺牲”,而是为了获得她在原生家庭里极缺的“存在”感。
周岩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里长大,对自己的母亲是没有多少情分的。而他的母亲面对他的疏离,也不屑一顾,她跟外边的人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我侄子比我自己的儿子亲。”
周岩的母亲喜欢带着钱,带着东西回娘家。因为只要她回去了,她的父母兄弟侄子都是哄着她的。她非常喜欢娘家人的这种认可,这种认可让她觉得她是优秀的,伟大的。
时间长了,周岩的母亲就迷上了这种感觉。她想方设法地补贴娘家,从而获得更多的这种感觉。
到最后,她侄子结婚的时候,她竟然借了20万的外债,来给侄子买房子结婚。
这个做法,你乍一听很不可思议。但这不是突然的,而是日积月累而来的。送米送粮,送钱搭时间,都已经太正常了,已经让对方成了习惯。那这些“小小不言”,就不值得赞颂了。周岩的母亲想要再次获得赞颂,就要付出的更多,越来越多,多到负债20万也不觉得过分了。
周岩知道这件事了之后,去跟母亲理论:“到底谁是你亲儿子,你为了他借20万,我以后怎么过。难道非得让我给人家倒插门吗?我有时候都想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生我。”
周岩的母亲在婆家的这些年听的最多的也就是这些话了,从她婆婆,到她丈夫,到她儿子,她始终都是那句:“你倒插门,是你爹无能。”
母亲的“无耻”,是对儿子最大的伤害。但时间会是对母亲的“无耻”最大的报复。
周岩想让父母离婚,周岩的父亲也怕周岩母亲借的钱,要让他来还。可周岩的母亲却不同意好好离婚。她算了这样的一笔账:“我嫁进你们家门,为你们家生儿育女。现在你们要离婚,就要补偿我。我借的钱,是共同债务,离婚可以,债务你们也得分一半。”
周岩说,他从没想过自己的母亲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这些年她几乎把所有的钱都补贴了娘家,到了离婚的时候,还想要凭着生了周岩坑婆家一笔钱。
周岩的母亲对离婚这件事是有恃无恐的。她的想法里,即使她离婚了,她照样能再嫁。即使她老了,不管她多不好,周岩也得养她。
多奇怪的一个点,她为自己的侄子付出了一切,但是从未想过让自己的侄子养自己。
是她无私吗?
她愚蠢又自私。
她曾经这样跟周岩说:“我侄子就不该养我,他能养自己的父母,我就很知足了。你就该给我养老,你不养我,就是大不孝,我就能告你,到大街上骂你。”
家庭的完整重要吗?重要。但是遇到了那种很“烂”的人,与其维护家庭的完整,不如即使止损。
周岩坚决支持父母离婚,周岩的父亲也受够了妻子的这种顾娘家。他哭着说:“我真怕哪一天,她能连房子地都给了她娘家,她侄子。”
周岩的父母离了婚,周岩给了母亲10万块钱,两个人签下字据,周岩对她,生不养死不葬。
周岩的母亲带着10万块钱回了娘家,然后给自己的侄子买了一辆新车。她开始到处相亲,不论好坏年纪大小,只要有钱就好。
她的人生哲学是:“怎么活都是一辈子,我自己怎么愿意怎么活。”
她对余生的打算是:“自己挣钱,养自己的父母,减轻弟弟和侄子的负担。”
她觉得她的余生岁月静好,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当她老了病了的时候,她的弟弟侄子会“没能力”管她。而她的儿子也早就不是她的儿子。
她会老无所依。
可她,却从不怕。
我想着不怕,大概是时候还未到。
武则天是怕的,于是她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子孙,而非武家人。但愿这种女人,能比武则天更厉害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ebe27ebacbfd1fad7ef47c197b196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