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舞台剧《回廊亭杀人回忆》 | 因为长得丑所以注定悲剧吗?

2020-11-21   有染

原标题:评·舞台剧《回廊亭杀人回忆》 | 因为长得丑所以注定悲剧吗?

《回廊亭杀人事件》是东野圭吾众多故悬疑小说中唯一以女性视角讲述的,不比《白夜行》中的唐泽雪穗和《幻夜》中的新海美冬那种又美又狠的女性角色,该作中的女主 桐生枝梨子是个因相貌丑陋从小遭到歧视,没有谈过恋爱,多次被打击的“丑而惨”型女主角。

有多惨呢?大概就是好不容易有一个只重心灵不看外表的俊美年轻唤做“二郎”的男人爱上了她后,因卷入一场“豪门家族遗产争夺”惨遭人杀害。于是悲愤的枝梨子变身成“复仇女神”回到曾经这个任职过的豪门家族,发誓要在死去的一原家族老大“高显”遗书公布财产分配之前找到凶手为二郎报仇。

《回廊亭杀人事件》原著小说结构复杂,人物众多,如何在舞台上用短短两个小时呈现是个不小的难题,这也如导演和制作方在采访时所说,每个人物都还有一定的前史,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故事讲好,是整个剧最大的困难。

但事实表明,即时是没看过原著的人也觉得这个故事讲述的很完整且吸引,舞台版《回廊亭杀人事件》完满地完成了叙事。

整个故事采用双时空叙事,启用“双女主”演员来表现“过去”与“现在“时空,过去的枝梨子简单黑色短发,一袭飘然的红长裙,虽说处处小心翼翼,但也透出一种女性特有的活泼灵动。而当下时空伪装成“本间菊代”的枝梨子,束好的银色头发,一袭规整的白色套裙,一举一动都伪装出老妇人的沉重、缓滞。“红”与“白”,是两个时空的象征,亦是故事两条叙事线。

舞台空间在整个气氛上透出一种沉郁和压抑之感,唯有过去的枝梨子跃动出红色的身影跳跃至舞台上时,才有柔光追随,那是枝梨子和二郎相恋的唯美时空,过去愈是甜蜜,愈衬得当下的枝梨子所处时空的黑暗、阴郁,由此 两条线索相互推进,一点一点交代出故事线索,让人不断怀疑追问,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

《回廊亭杀人事件》的时空流转如意识流一般,既有人物内心视象对过去回忆的显化,也有依托于舞美道具的直接呈现, 最精彩的莫如是乔装成老太的枝梨子在“居之壹”的金色镜框里看到过去的自己,金色镜框宛如一个时空穿梭门,封锁着一个我们想要探索的过往故事

舞美灯光设计亦是本剧的一大亮点,高野警官对“回廊亭”旅馆的人进行审问时,采用了双层舞台设计,高野警官一人站在舞台前侧严肃质问,拉到舞台纵深处是立叠起来的第二舞台,嫌疑人们站在二层舞台的一个个门框下接受询问,适时配以悬疑剧特有的动人心魄的音效,将小说中警察询问嫌疑人的情节极其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之上。

全剧暗色、压抑的灯光是整出剧人物内心的情感写照,枝梨子的复仇、一原家族成员被死亡笼罩的阴影,到底谁是真正凶手的猜忌,全都统一在整体的暗郁风格之下,即便是舞台上仅有的两场大火燃烧场面所调用的红色也不是鲜红,而是压抑的仿佛掺杂了黑色阴影的血红。

整出剧除了舞美设计之外,具有特色的还属赵淼导演从始至终所贯穿的 “肢体剧”形式。故事一开始,便是众角色着黑色长风衣的开场,沉默的舞者随着沉重又富有动感的音乐,展开无声却有力度的肢体动作,黑色长风衣一如整出剧所覆盖在人心中的一块压抑之网。肢体即是一种无声的叙事,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无声的肢体就像是契诃夫剧中的沉默。无论是曾经枝梨子和二郎的唯美爱情所表现出的轻盈肢体舞蹈还是众人询问真凶,互相猜忌怀疑,将自己化作一团黏浊物质般附着在被拷问之人身上,都是暗喻所指,无声的肢体比有声的语言更具感染力。

最终,枝梨子发现了杀害二郎的凶手就是“二郎“自己。这个曾经第一个说要做她男朋友的人,这个曾经亲吻她,占有她的男人,竟然就是毁灭她心中那个完美二郎的凶手。那一刻,枝梨子的理想大厦坍塌,她为了爱的人而杀了这个“爱的人”,这是多么讽刺的悲剧!

“爱的人”之所以没有选择用毒药干净利索地将她毒死,只是因为早就渴望亲手掐死她,难道这个赤裸裸的现实只是因为枝梨子长得不好看吗?那个“二郎”难道被钱蒙蔽了双眼,一次也没有因为枝梨子的善良而心软吗?

戏剧结尾做了浪漫化的处理,大火燃烧之后,红裙的枝梨子和二郎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像是两只蹁跹的蝴蝶一般轻盈的跑离舞台。

这也许是导演给枝梨子的一种浴火重生后“化蝶而飞”的美好想象,这多少给人一丝慰藉。

Axi

胸有大志,可碎大石

落笔于11月14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观演后

剧照由剧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