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学生即使名校毕业也没用,依然不受企业待见,看看有你吗

2023-03-27     青湖已

原标题:部分大学生即使名校毕业也没用,依然不受企业待见,看看有你吗

高中时,同学们日夜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够在高考中一鸣惊人,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上一所重点大学,未来就能在众多毕业生中有竞争力,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们国家的重点大学不多,985、211高校也不过百余所,能够考进这些学校的同学们,一定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国家和学校都在这些学生身上投注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同学们拼命想要进入重点大学,不只是这里有更强大的师资力量,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拥有更多的机遇,未来在走上社会找工作时,也能比别人拥有更多的选择。

但并不是所有出身名校的同学们都有这个机会,有些同学,即便是出身名校,在毕业之后也依然不受企业待见,甚至毕业可能就失业。这在重点大学的学生身上,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

学生们努力考进重点大学,就是因为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书很有含金量,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们也会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喜爱。可以说只要从名校毕业,基本上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即便是出身名校,用人单位也不是很愿意找他们进入公司,反而会去选择一些普通一本甚至二本的毕业生。

因为有的学生,考入名校之后就相当于提前拿到了用人单位的通行证,觉得万事大吉,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对于学习就懈怠了,抱着一种只要考试能过就行的心理对待学习。

这种同学上课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正地方上,也辜负了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期待,和在他们身上的投入。平时放松,等到考试的时候临时复习一下。

这样就算短暂的记住了要考的知识点,勉强低分通过了考试,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也没有完全理解和吸收,今天背,等考完试就全都忘记了,一点收获都没有。

还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出身名校,就眼高手低,开出不符合自己工作能力的薪资要求。这类眼高于顶的学生,企业也是不太喜欢的。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历,在就业市场中其实是比较吃亏的,用人单位招收毕业生,无非是看中了同学们能够考上名校的学习能力,认为可以对同学进行培养,让他能够成为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人才。

这并不代表同学们当前就有着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所以同学们在找工作时,即便是名校毕业,也要尽量低调谦虚一点。人外有人,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更优秀的人。

大学中课余时间比较多,有些同学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就会找各种各样的兼职来做,补贴家用。有些同学为了赚钱,甚至旷课出去做兼职,这就是舍本逐末了。

同学们一定要分清主次,在大学中,同学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好了知识,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毕业之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这比起同学们找的那些依靠体力劳动赚钱的兼职更有价值。在大学期间不是不可以做兼职,但同学们也要量力而行,不要让兼职占用自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耽误了自己的学习,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大学生想要顺利找到工作,需要在上学时期就开始准备

在大学期间,学好自己的本领才是同学们的第一要务。只有学好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未来找工作时,同学们才有底气,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被用人单位看到,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课余时间同学们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大学的空余时间是非常多的,这并不是说同学们上完课就可以放松自己了,更多的时间,学校是希望同学们能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专业相关的藏书,同学们可以多多翻阅,也为了自己毕业时写论文积累素材和经验。

做兼职时,同学们不要想着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来赚钱,这样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同学们如果有空余的时间,可以在寒暑假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或者在平时上学时的课余时间,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与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行业相关的工作,不仅提前为自己积累了工作经验,还能提前了解行业内的信息。

写在最后:

虽然大学生活轻松,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同学们可以放松自己对学习的要求,毕竟毕业之后同学们就要走上社会寻找工作,不要让一时贪图享乐,毁了同学们未来的前途。

你认为还有哪些大学生不受用人单位的喜欢?公务员政审规则有变化,两类学生可能难以上岸,成绩再好也没用

公务员作为大多数人心目当中的“铁饭碗”,找工作的首选岗位,每年的报考人数只多不少,竞争相当激烈。即便是多放出一部分岗位,在报考大军中,仍有很多同学沦为陪跑。

公务员的环节很多,从开始考试一直到成功录取,期间要等很长时间,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后续的面试体检等项目没有顺利通过,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

公务员当中,最严格的一项考察当属政审了。很多家长和同学

都知道公务员的政审严格,但不知道政审具体要查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政审是否可以合格。

很多同学抱着侥幸心理,或者自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违法乱纪的事情,坚持考试,结果政审结果出来,一个“不合格”,就能消磨掉之前的所有努力。

同学们在考试之前,最好是能够查清楚政审的规则和细节,先自己审查一下是否可以通过。如果明确不能通过,同学们就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

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一定能查出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公务员作为我们国家的公职人员,在人员的选择上,我们国家一向非常慎重,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现几百个人竞争最后只录取一个人的情况。

同学们要确保自己的政审不会出现问题,再进行备考,这样可以免去很多麻烦,节省很多时间。毕竟公务员这个岗位虽好,但也不是同学们唯一的出路,因为政审不合格,没有办法成功上岸的同学,还是要早做其他的准备。

在大学时,很多同学都趁着假期去考了驾照,这是为了方便日后开车出行,大学期间也有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考试,等到真正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对于学生们而言,记住交通和驾车规则并且通过考试是很简单的,同学们很容易就能考到一张驾照,驾照在手,同学们可能就会做一些错事。

比如在同学聚餐,喝了酒之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开车。有的同学却还是借口自己没醉,喝得少,酒后驾驶。这种行为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不负责任。

如果大学生本身有过酒驾的行为,一旦被抓到,那么之后所有国家相关的工作,不止公务员,就全都与同学无关了。

政审这个环节,不仅仅是审核报考者个人的行为和过往经历,报考者生活的环境,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的过往经历,尤其是直系亲属,也会一并审核。

同学以及直系亲属履历上有“污点”的,同样会失去上岸的资格。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技术发达,很多信息都是联网发布在网络上的,无法隐瞒,一旦被查到,就只能失去上岸的机会,遗憾退场了。

公务员政审还要查父母,这对学生而言公平吗?

现在外界有一些声音,在说公务员考试应该是学生的个人问题,政审可以,审学生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和学习能力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带上父母呢?

难道说父母曾经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错误,就注定孩子未来也会变坏,也会走上相同的道路吗?很多家长都认为这项规定不公平。

对于国家而言,公务员这个岗位,代表着的是国家的形象,自然不能让品行不端的人进入体制内工作,所以审查严格一些,这本就无可厚非。

一个成年人,应当有判断对错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既然知道某些行为会触及到法律的底线,却依然选择去做,那么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是理所应当的。

父母如果真的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就不应该冲动行事,在做事情之前好好考虑清楚后果,如果做了,也要承受相应的惩罚和后果,这是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笔者有话对同学们说:

政审审查父母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心理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没有绝对性,但公务员考试竞争压力这么大,国家也没必要冒那个风险。

所以同学们在报考之前要先和家长们沟通一下,查一查是否在曾经有过不良记录,是否影响考试和政审,询问清楚之后再做考试的准备,这样就不会耽误同学们宝贵的时间。

你认为公务员考试政审审查父母过往经历,对孩子而言公平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de7559a3f7261c3fdeabea38d5388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