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中医|天雄附子出绵州,价数高低一等酬——中药“附子”知多少

2023-10-15     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诗词与中医|天雄附子出绵州,价数高低一等酬——中药“附子”知多少

原诗赏识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一)

宋 释梵琮

天雄附子出绵州,

价数高低一等酬。

治病杀人随所用,

到头难觅个中由。

释梵琮,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他的著作,特别是诗词,大多是从佛偈中领悟而来,充满哲理。

这首诗,简单却朴实无华:天雄和附子产自绵州,价格高低自然有成色和品种的规律。它可治病,也可以杀人(有毒性),救人害人很难分辨。

与诗有关的中药:附子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产地: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

1、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

2、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附子的服用

1、亡阳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2、阳虚证。

3、寒痹证。尤善治寒痹剧痛者。

附子的毒性

历代医书对附子的功效都推崇备至。“附子,续命之要药。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门之气”、“乃阴证之要药,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之得法可救命于顷刻”。

但是,附子的药用部位为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因此性温而有大毒,入药使用前必须经过炮制或久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生品外用,内服必须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供稿:“胡世云主任”公众号

执行编辑:黎 妍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01f68bfae065a546e3e34ab37c55b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