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产动画,记者一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毕竟无论在电视动画还是动画电影领域,国内都曾经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蜚声国际的动画大师宫崎骏都受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深刻影响。
可是进入21世纪,旧有制片厂制度崩溃,日本动画电影的精致和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技术和投入,都让国产动画相形见绌。多年以来国产动画的拙劣表现,这让每一个热爱动画,对国产动画抱有期待的观众都深深失望,甚至有人发出了“中国动画已死”的泄愤话语。
2015年夏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熔岩为甲、挥焰成袍,齐天大圣那一棒让多少人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快快乐乐地当了一名自来水的记者,一边到处安利着《大圣归来》,一边心里有一句小小的、坚定的声音在回荡:国产动画要崛起了吧。后来的几年,动画番剧和动画电影都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那个念头在心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次,那句不曾说出来的想法真正成为了现实,新时代的国产动画片真正意义上有了一部扛鼎之作!
升级加强版,口碑上的超级炸弹
即使是《大圣归来》的自来水都必须承认,这部电影在制作上不够精美、剧作上也有很多问题,超高的评分和创纪录的票房,情怀和自家孩子的滤镜加成很大。以至于当时有声音认为,观众给了太热情的反应会惯坏了制作团队。
现在来看,绝对没有。
出品过《大护法》《大鱼海棠》和《大圣归来》这“三大”动画电影的彩条屋影业和十月文化强强联合,《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大圣归来》的全面升级版!
1、制作精良,画质极佳
当初《哪吒之魔童降世》立项时的定位,就是大制作动画片。从电影呈现出的画面效果来看,高成本带来的效果确实非常出色,有观众甚至给出了“足以媲美皮克斯”的溢美之词。在记者看来,虽然略有些夸张,但是确实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电影正式上映时还会有IMAX版本,这也说明了制作方对于电影在画质上的信心。
不少看过点映的观众都表示愿意再去看一次IMAX版本的,记者同样打算如此。
2、剧作出色,人物立体
《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三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的优点,也是他们固有的问题。就是在原有角色和故事已经具有了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如果只是简单的动画化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编。
将原有的剧情消化吸收进行重新编排,是一个极具风险的工作。但是这三部影片都完成的非常出色。在保留人们脑海中既有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故事情节流畅自然,人物真实可信。以至于会疑惑这三个角色原来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吗?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很好地提炼出了哪吒反抗精神的内核,包裹在了叛逆邪恶孩童的表象下,以人的善良本性引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核心主题。
而且电影对龙三太子敖丙的改编极为出色,将一个传统动画故事中脸谱化的反派角色赋予了极重的矛盾冲突,让整个角色的表现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提升了故事的厚度,为电影未来续集创造出了无数可能性。
电影中的配角也十分出彩,更神奇的是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极具个人魅力,哪怕是反派也不例外,但是情节却编排的非常合理,每个角色的行动都符合逻辑,人物表现力极强。这让电影的泪点和燃点都有非常优秀的效果。
昨天,尚在点映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出了豆瓣8.6分的高分,其中还有很多只看了预告片打了低分的用户,已经足以说明电影的口碑。
商业属性强,票房上的不二之选
口碑≠票房,《大护法》就是叫好不叫座的典型,但《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在此列。
1、笑点爆笑,泪点高虐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在之前个人创作作品《打,打个大西瓜》中就展现了不错的搞笑技巧和情节铺陈,这一点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既有新颖的网络梗,也有经典的喜剧桥段,但是安排的非常合理不落俗套,让观众随着故事情节非常自然的笑出声来,没有以前部分喜剧片强行搞笑的缺陷。
而且由于人物塑造真实可信,感情表达和戏剧冲突也很合理,所以在泪点的安排上也十分适当,煽情效果非常出色。
整部影片的基调是轻松幽默的,笑点密集,在整个观影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里,影厅中都是笑声不断。但是随着故事到达高潮,前面越搞笑后面煽情的效果也就越好。这种强烈的对比将会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影体验,自然也会收获观众的喜爱。
2、噱头爆点,王者归来
很多看过预告片的观众会对电影中哪吒前中期的形象产生担忧,客观来说,电影大部分时间里哪吒的形象都比较丑。一方面是符合魔童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营造对比和冲突。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哪吒的形象影响很小。
主要是前期太乙真人的搞笑和李靖、殷夫人这几位重要配角的人设和情节安排的非常好,削弱了对哪吒形象的不适感。另外,前中期颜值担当龙三太子敖丙形象非常好,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是最好的形容,也足以让不适应哪吒扮相的观众有合适的“洗眼”对象。
敖丙和哪吒的友谊塑造,也会收获大量女性观众的好感,相关衍生作品和周边恐怕会有很不错的市场表现。
更关键的是,哪吒大部分时间的“丑”和《大圣归来》中大圣大部分时间的状态一样。当年大圣瘦长的猴脸在预告中让多少人吐槽,王者归来的大圣就有多帅。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哪吒,哪吒在剧情最高潮段变身时,记者领座的几位女性观众全程都在“嚎叫”,音乐声都盖不住她们“好帅”的感叹。可见哪吒在变身后的对比杀伤力有多强。
所以,哪吒和敖丙的友谊已经哪吒高帅的燃点,是电影宣传最好的噱头。更不用说《大圣归来》团队的新作,和点映这么多天积攒的自来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宣发肯定比《大圣归来》要更具声势,不会出现《白蛇:缘起》那样艰难的逆袭。
3、导向正确,老少咸宜
电影的宣传语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让有些观众在看电影前会担心带小孩一起看会不会让小孩学着叛逆。对此,艾维电影记者认为这完全不用担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毫无疑问不是一部低幼向的电影,但是并不是一部小孩不能看的电影。整部电影只有一两处少儿不宜的台词和粗口,即使这一两处尺度也很小。
整体的价值导向,虽然“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电影的原台词,但是记者认为电影中更加精髓、总结得更到位的无疑是“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由你自己来决定”这一句。
整个故事就是在说天生魔童的哪吒在长辈的悉心教导和引领下,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打破宿命论的枷锁,由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哪吒的反抗精神是一方面,父母师长的教育引导是更关键的。如果没有哪吒父母和师父的教育,哪吒的反抗是无谓的、自暴自弃式的,只有经过了父母的教育,哪吒的反抗才具有了实际意义,他的反抗才是向善的。
这部电影本身的深度决定了它的主要受众群体会是青年观众,但是这部电影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意义,也让它具备了很好的合家欢属性,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的。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时,知乎上一位用户将其比喻为“家里的饭”,一时间刷爆网络,情怀的滤镜帮助《大圣归来》取得了很棒的成绩,也引起了很多的质疑,说是捧杀,说其实不咋样。不过那终归是多年来的第一顿“饭”,总归要包容点。
今天,我要喊所有人都回家来吃饭。不是因为情怀,不是因为滤镜,不需要你的包容,因为这将是一顿满汉全席,你要不要来吃呢?
附:知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评价原文
小的时候,我家伙食不错,邻居家伙食也挺好,我呢,自己家吃两天,邻居家吃两天,开心得不得了;
然而我家伙食越来越差,没办法我只好每天都去邻居家蹭饭,这一蹭就是快20年。
是的,邻居家的饭一直都是挺好吃的。但是——
谁特么的不想吃自己家里的饭啊!?
但是我知道,如今我自己的家里,弟弟妹妹们还都在吃屎。
没办法,他们没吃过邻居家的饭,他们不知道饭和屎有什么差别。
20年,够一代人了。在我孩子出生之前,我甚至想好了,哪怕是喂他邻居家的过期食品,也比吃屎要强。
然而,这一天,我在自家厨房里闻到了——饭菜的味道。
是的,不是屎,是饭。食材有些老套,味道上又有些模仿邻居家,而且跟邻居家比起来,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但是这又怎么样呢?我已经快20年,没吃过家里的【饭】了。
就是这么简单。
兄弟们,回家,开饭了。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方面资讯详情,搜索作者微信公众号“艾维电影”或者微信号“film186”!精彩内容与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