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是白茶当中最不容易储存的茶吗?

2023-08-04     小陈茶事

原标题:相对于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是白茶当中最不容易储存的茶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友来聊白茶的储存。

说网上买了一小袋白牡丹,放了一年,今天拆开喝。

先闻再喝的。闻的时候,闻到一股说不上来的味,很奇怪的味道,也不像霉味,估计是没存好。泡了几泡之后茶汤口感香气才回归清透。

然后他感慨,白牡丹的储存是最难的。

一副醍醐灌顶的样子。

我不由失笑。

其实,只要不用别的茶类的储存标准来储存白茶,那么,白茶是很好储存的。

我们的仓库里,存了这么多年的白茶,大家都美丽大方而香气优雅,没有坏。

所以,不必人云亦云地去“跟着洋人造反”,听人家说某某白茶难于储存,于是当自己粗心大意把茶存坏了的时候,便一股脑儿地归结为“白茶不好储存”。

就像某男,劈腿被抓了个现行,女朋友闹分手,他就忙不迭地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遂被疯狂diss。

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偏不行?

每日三省吾身,才是智者。

《2》

单就白茶的储存而言,若要说白牡丹最不好储存,那白毫银针岂不是要哭晕在仓库?

真论起来,白茶里最难于储存,且最难于做出高品质的,是白毫银针——白茶皇冠上的那颗明珠。

白毫银针难存,原因就在于它的难做。

有因必有果,因为难做,才会难存。

白茶的这三大金刚,银针牡丹寿眉,它们的身体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

白毫银针是一芽(一旗一枪);白牡丹是一芽一、二叶;寿眉是一芽三四叶。

基本结构都是有芽有叶的。

但它们的芽头的大小、直径、长度、白毫密度....以及叶片的大小、厚度、硬度、颜色......都是不一样的。

白茶的芽头是圆形的,像一颗颗嫩嫩的竹笋,是由一层又一层的笋壳状结构包裹起来的。

这种笋壳状结构,有优点有缺点。

优点是一层一层包起来,从里到外都是硬挺的,是紧密的,是不容易断折不容易受损的。

缺点则是,加工的时候很难做干。

要想通过日晒时温和的光线,让白毫银针那5-7层的笋壳状结构每一层都干透,对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

新手基本上是做不干的——顶多做到外面两三层干掉,但更深的那几层,估计就是半干的状态。

老师傅里如果不是很认真想把白毫银针做出高品质的,也未必就能把白毫银针做到干度达标——国标规定白茶干度是8.5%以下。

如果购买的时候没经验,选到的正好是干度不达标的白毫银针,那储存的时候就非常辛苦了。

这种银针,含水量超标,基本上是会存坏的。

它身体内含有的那些多余水分,会让这款银针在未来的陈化中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大量接触,消耗掉营养成分,失去香气也失去丰富的滋味感,变得单薄而寡淡。

白毫银针由于有这种难做干的缺点,同时就拥有了难储存的标签,是以,买白毫银针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唯价钱是举,在问价格之前,先了解一下含水量是多少,免得花了银针的钱,买到的是水。

《3》

相比之下,为何白牡丹更易于储存一些?

同样也是由于身体构造。

白牡丹有叶子,白毫银针没叶子是芽头。

白牡丹的芽头没有白毫银针那样硬,那样粗,那样厚实,那样密实的白毫....

相较之下,白牡丹的芽头层数更少,而更长更扁。

有了这种外形上的特征,白牡丹在加工制作的时候就更容易做干——层数没那么多,且两片叶片都薄薄窄窄,易干着呢。

当然也是有技术难度的,叶片薄而芽头略厚,很多时候叶片干了芽头还没干透——干得不均匀。

只不过相较于银针,白牡丹的技术难度更低一些,大多数人,都可以把它的芽头做干。

是以,抛开价格因素,在白茶收藏界,选择储存白牡丹的人要多于选择储存白毫银针的人——干度系数更高的白牡丹,在收藏时肯定没有白毫银针那样要求高,就算是新手小白,也可以顺利驾驶。

而寿眉就更易于做干了。

因寿眉的芽头更瘦于白牡丹,且市场上还有许多无芽的寿眉——有些人偏喜欢宣传大叶片就是寿眉,独独遗忘了寿眉是要有芽头的,特意为低品质的白茶开脱,寻找贴牌为寿眉的机会。

所以在收藏时,如果技术不太好,优先选择存寿眉,次之选择存白牡丹,是最优解。

至于白毫银针,在南方,没有抽湿的设备,没有开空调抽湿的条件,请谨慎购买并谨慎存之。

如果不懂得存,还是尽快喝掉吧。

白茶也并不是一定要存成老白茶才好喝、才有营养价值。

新白茶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味特征和滋养功能。

18岁有自己的青春靓丽,40岁有自己的成熟之美,无所谓高下。

选择自己喜欢的口感,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价位,才是重点。

《4》

当然最好存的是茶饼。

散茶占地方,饼茶省空间;散茶存坏了一喝就能喝出来,饼茶存坏了只要不是坏得太离谱,一般人是发现不了的。

说不定还以为那就是传说是稀罕的枣香,兴喜若狂地想多存几片。

尤其,饼茶还是一块很好的遮羞布,哪箱散茶含水量高存坏了,生出发酵味道来了,就把它拿去压成饼。

压饼时要经历一次熏蒸,可以把散茶当中的不良异味给蒸发掉一部分——只要不是受潮发酵太过浓郁,都可以消除掉大半。

之后再压饼,那些存坏而生出来的怪味异味烟味酵味沤青味.....就统统被压饼时的蒸馏环节、烘干环节给挥发了、给蒸发了。

留下的只是没有生成太大异味的茶味,虽然没有好白茶那种缤纷的花香药香陈香毫香轮翻上映,但轻微发酵生成的永泰李干的气味,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迷惑性,让人以为这就是枣香、以为这就是真正的老白茶、这就是品质优秀的老白茶,不但把它们买回家,还天天泡了喝,甚至,送朋友喝。

想想就替他胃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3ea4f9b2a618c67ebe17a696d751c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