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轰动医美圈的10大事件丨年度盘点

2021-12-24     医美智慧场

原标题:2021轰动医美圈的10大事件丨年度盘点

这是小成菌的第653篇原创文章

2021年是医美行业回暖的一年——

数据显示,医美市场重回高增长通道,增速超过20%!

医美消费人群中,男性用户的增幅是女性的6倍!

在线上电商平台,医美直播单场带货直逼2亿!

然而,惊人数字的背后,也伴随着医美行业前途的隐忧……

3起医美恶性事件在这一年登上热搜:某明星自曝毁容、女网红手术感染去世、济南某黑医美老板打人……

有恶性事件的发生,就会有突发性连锁反应。舆论对医美行业不利,不仅会导致原本打算求美的顾客暂缓购买计划,更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政策紧缩与行业监管也会相伴而来。

在2021即将过去之际,我们有必要盘点一下这一年中,那些轰动医美行业的国家政策和大事件,只有边界十分清楚了,才能在物竞天择中求生存!

两个“史上最严”

八部委联合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

6月10日,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整顿力度堪称“史上最严”。

相比于2020年4月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2021的加强版《通知》中,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升级为“联合打击”,足见国家严厉整顿非法医美机构的决心。

事实证明,2021是医美市场大洗牌的一年。

史上最严“医美广告法”落地

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明确指出:禁止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

在这份《指南》中,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包括体验官)为医疗美容做推荐,利用行业协会、专家、患者前后对比做证明等行为,均在重点打击之列!这意味着网红带货、直播带货将进入寒冬。

两个“封杀令”

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禁止!

小腿肌肉阻断术,曾在2021上半年冲上热搜,霸屏小红书。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禁止开展“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的通知》,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应用于临床

通知明确指出,该手术缺乏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直接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存在严重安全性问题,有悖于医学伦理原则。

国家的这一“封杀”举措,立刻获得了广大网友的支持。毕竟,减肥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健康美,而不是通过在这种“自残式”手术畸形变美。

两大交易所联手下“封杀令”,禁止医美贷!

在8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要求在其交易所挂牌的部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入池基础资产中不得有“医美贷”。这意味着两大交易所联手在资金端对其“釜底抽薪”,对有发行消费金融ABS资格的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警醒。

两大交易所的这一措施,代表了监管部门对“医美贷”的态度。接下来直接导致的连锁反应,是全国各地对“医美贷”的全面整顿,对业务资质、模式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一个信号:医美直播可能不能做了?

不可否认,2021是医美直播创纪录的一年。

3月7日,雪梨的医美直播间单场销售额直逼2亿;而在6月28-29日的医美直播中,网红@土豆fancy获得3.93亿订单总销售额。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也给医美直播的未来打上了问号。

11月22日,撑起医美直播半边天的头部主播雪梨,因偷逃个人所得税被封杀。

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第17条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发布医疗、药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或者保健食品广告。”

虽然只是《意见稿》,但这一款条例的提出,无疑医美直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可能以后医美直播就不能做了。”

12月3日,曾创下3.93亿医美直播订单的主播@土豆fancy 发微博称,“关于医美能不能直播,明年不好说,因为国家管控社这方面越来越严格,很多医院也抵制抱团抵制低价直播。”

2022年,医美直播还能不能继续,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意见稿》的发布,足以给到医美直播巨大的震慑力。

三个医疗器械监管令

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在医疗器械、上游厂商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对医美器械标准化、合规化管理的决心。早在今年6月1日,国务院就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射频、注射用玻尿酸等分类进行调整,明确要求提高药械厂商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医美机构的品项设计发生变化。

关于征求“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调整意见的通知

11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征求“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调整意见的通知》,将水光针正式纳入3类医疗器械管理。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水光针并未取得第Ⅲ类医疗器械的资质证明。

公安部:严打非法制售医美产品

11月25日,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医美产品等犯罪活动,针对制造假劣肉毒素、水光针、热玛吉等违法产品展开重点打击。

首个“国货之光”:超声炮问世

随着监管的加强,医美由野蛮生长到回归医疗本质。安全与舒适,成为了求美者们最迫切的需求。我们也欣慰地发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推动医美器械的迭代升级。国产超声炮的问世,便是国内医美跨时代的见证。

8月17日,半岛超声炮首发。这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取得NMPA认证的超声医美抗衰器械。

超声刀至今已经有13年多的历史。然而,随着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美市场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合格的仪器,真假难辨,求美之路越来越“危险”。作为超声刀的升级版,超声炮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超声刀的风险。

超声炮的出现,有望打破医美进口仪器独大的局面。

一个趋势:“再生时代”来临

2021年,医美行业进入“再生元年”。

再生医美,在抗衰领域也可以把它叫做“重生”,重生便是将它复原,还原到它基本、正常的状态,这是一种超越我们过去从大结构到细胞结构的概念。

2021年4月和6月,爱美客的童颜针产品“濡白天使”、圣博玛的童颜针产品“艾维岚”相继获批主要成分分别为PLLA(聚左旋乳酸)和PLA(聚乳酸),均于2021年7月正式发布上市。

8月29日,华东医药“少女针”正式上市其成分由30%PCL微球和70%CMC凝胶载体组成,少女针与童颜针虽核心成分略有不同,但作用原理和效果类似,具有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和填充的作用。

再生医美,作为新的正规针剂品类,有望形成新的医美市场增量!

写在最后

2021是医美行业转型和大洗牌的一年,基于以上行业大事件和动态,小成菌做了4点大胆的预测——

1、行业监管将更加严苛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2022年,国家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打击将更加严格。黑医美是限制行业发展的最大痛点,在2022年,国家会进一步加强对黑医美“零容忍”的态度,管控只会更加严格,黑诊所、黑医生、黑针剂、黑仪器将被逐渐取缔。

2、医美直播前景不明朗

的确,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直播是医美行业的新风口。但需要注意的一点,随着国家对直播行业的管控,医美直播的前景未必明朗。《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正式落地后,以“低价、秒杀”形式出现的医美带货直播将面临转型,以知识种草、专业科普、IP内容营销为核心的直播形式将成新趋势。

3、轻医美需要科学布局

2021是轻医美爆发的一年,尤其是抗衰仪器产品,更新迅速,成为轻医美的新增长点,但两个现实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第一,疫情反复,机构运转随时会停滞;第二,抗衰仪器迭代快,采购成本高,利润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对于大多数医美机构而言,需要科学布局轻医美品项,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注射类轻医美项目上。

4、想要活下去,必须做品牌

那么,在轻医美成大趋势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破局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品牌。针对95-00后Z世代消费群体,做内容讲故事,打造网红店、潮流文化店;针对35岁以上熟龄消费群体,打造高端店、拼服务、做私人定制。

随着行业监管的升级,野蛮生长后的医美行业,将逐渐形成中心化趋势,有品牌势能、专业沉淀的医美机构才能站稳市场。无论是对于医美机构经营者还是咨询师,拼“套路”、拼“胆大”的打法已经越来越难走,最应该做的,是根据自身优势,以客户为核心打造品牌价值,形成自身壁垒,谋取长远发展。

对于2022的医美发展方向,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11216761_12038091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