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折扣店:多少家能扛过2024年?

2023-11-18     新经销

原标题:零食折扣店:多少家能扛过2024年?

作者丨陈思廷

折扣店火起来的底层逻辑

硬折扣不是新事物,为什么会在2023年大火特火?

主打优质、低价、无套路的硬折扣,谁在赚钱,谁在亏钱?

B2b、社区团购,大火之后都是一地鸡毛,2024年硬折扣会进入这个命运之轮吗?硬折扣值不值得厂商去拥抱?

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搞懂硬折扣的本质,它为什么存在,又为什么火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务虚的问题,搞懂它非常重要。

我们第一要搞明白的是,商品的本质是交易,交易的本质是对价。因此,价格是商品最重要的属性,没有价格,就没有交易。

只要我们翻翻历史就会发现,自有商品以来,价格就是商战最重要、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价格战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春秋时期,著名的“种桑误国”就是一场高水平的国与国之间的价格战,管仲也成了历史上贸易战的祖师爷。

齐国的管仲带动了社会穿丝绸的大潮流,同时大量高价收购丝绸,鲁国的丝绸因此上涨数倍。鲁国国君大喜,大力补贴种桑,百姓也纷纷毁田种桑,不事粮作,粮食因此大量减产。

此时,管仲再严令,一不准购买丝绸,二不准向鲁国私售粮食。鲁国大饥,粮价上涨百倍,金银几乎全部流入齐国,国力军事一废到底。鲁国成为齐国附庸,齐国不战而王。

从“种桑误国”的典故中我们可以发现的规律是,只要供需失衡,就会有价格战;失衡越大,价格战越猛。反过来也成立,主动的价格战打得好,就会引发对手的供需大失衡。

今天,全球经济的供需失衡,引发了持续的高强度贸易战。

国内快消品的供需大失衡,成就了拼多多,也引发了传统渠道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以“价格”为核心的零售模式创新。

这就是为什么硬折扣一直存在,但在今年才大火特火。

至于为什么会供需大失衡,核心原因有几个,“新经销”在11月11日的文章《赵波:中国零售将进入全面折扣化时代》已有深刻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折扣店还在资本局

赚钱的人很少

“价格战”并不只有“低价”,但放在中国快消竞争的大背景下,今天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价格战”,往往指的就是“低价竞争”。

在所有价格战形式中,硬折扣又是最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一种。抛弃了各种满减、会员、尾货处理等套路,硬折扣一招“正品低价”精准击中了焦虑的消费者心智。

但硬折扣目前最大的矛盾在于,通过赤裸裸的价格收获了消费者,却普遍赚不到钱。有流量,不赚钱,这似乎又走进了社区团购的循环。

所以,我们判断,目前多数硬折扣店,都还处在“资本局”阶段。至于赚钱,还得看未来。

社区团购当时的资本来源主要是互联网巨头和风险投资,与之不同,硬折扣店的“资本”来源除了投资,还源于加盟商。

不管是零食折扣店,还是硬折扣超市,其主要模式都是加盟模式。总部直营少量店,打磨模型和供应链能力。红火的门店生意吸引了大量处在就业焦虑、又有创业冲动的中年人群加盟。

一方面,硬折扣击中了因收入下降而焦虑的消费者心智;另一方面,包括品牌、设计、供应链一体化输出的整店加盟模式,吸引了大量焦虑中的快消品经销商和初创人群。

通过大量的社会创业投资,硬折扣模式又轻又快地在全国三四线城市遍地开花。从2022年开始,在消费品领域无处可去的风险投资涌入硬折扣赛道,又大大加速和催化了它的发展。

“硬折扣”这个局是做成了,但普遍不赚钱仍然是个硬伤。这个不赚钱,不一定是硬折扣的总部,而是加盟店普遍不赚钱。

根据我们的市场走访,超过85%的折扣店,不管是零食折扣,还是折扣超市,几乎没有盈利或者盈利低到不值一提。

“正品低价”是一个最有用的绝招。但绝招的特点是,看起来往往大巧不工,简单好上手,但能练成的人却是万中无一。

硬折扣赚钱的逻辑也很清晰:销售结构是“标品低价引流+自有品牌利润”;产品组合是1000+SKU,量大周转快;从工厂到门店供应链极短,全国采购,账期很短,寻求低价。

这套逻辑的核心就是供应链变革:用一切办法缩短环节、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但在中国快消品市场,但凡涉及供应链层面的变革,无一不是考验重重,需要同时具备足够的勇气、智慧、时间和耐心。

大品牌标品低价引流,触发大品牌反感,采购不稳定怎么办?
自有品牌或者白牌商品,保证了低价,保证不了品质怎么办?
品牌标品低价引来客流,结果消费者薅走了羊毛,却不买白牌怎么办?

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硬折扣的逻辑和沃尔玛的“天天平价”没有本质区别,但因为它要把价格手段做到极致,所以难度大大增加。

硬折扣的低价,只是手段,根本不是能力。能把价格做到极低,还能赚钱,让加盟店赚钱,能持续赚钱,这才是硬折扣的真正核心能力。

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关店潮?一是正在风口上,风投和社会资本源源涌入,大量新开店抵消了关店的声音;二是开店投资至少都会撑上一年才会考虑转让或关店,大量折扣店还没到一年开店期的生死关头。

2024年,将会是零食折扣店的生死一年。谁能活下来,谁能生存和发展,谁会沉寂和消亡,谁能练就“低价赚钱”这样的核心能力?

厂商应对硬折扣的正确姿势

先表明我的看法。

在内卷的时代,产品又没有“东方树叶”这样的号召力,其实你除了主动参与内卷已经无路可走。

“该做的都做了,只有价格战可打了”。作为唯一高速增长的线下零售渠道,硬折扣是大多数内卷中的快消品厂商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尝试着拥抱的一个渠道。

“卷”是当前这个时代的基本底色,但能不能“卷”出水平,“卷”出利润,“卷”出质量,是我们要真正研究的。

面对硬折扣的崛起,我们赞同快消厂商积极研究,大胆创新,控制风险,主动尝试。

有以下几个不成熟的建议,可以供大家参考。

作为经销商,在有利润且现款现货或者账期不超过7天且总额可控的情况下,可以主动与硬折扣合作,获得销售增量,消化库存与任务压力,但要提前与品牌商沟通好。

与此同时,如果经销商在本地有门店选址资源和供应链采购优势,可以试水加盟几家店,积累经验,确保有利润经营。

作为品牌商,对大单品价盘的保护一定要严格执行和管控。就算价格乱,也一定要控制在折扣店渠道之内,一定不能让乱价蔓延到全渠道。可以探讨与折扣店限量限时的合作方式。

另外,一些实力品牌商具有强大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可与折扣店探讨产品共创、联名专销产品等合作方式,双方共赢。

比如,布丁领导品牌巧妈妈食品,就与“老婆大人”用“共创竞争”的方式,为其专门研发专销产品,获得了很好的销量和利润增长。

当然,以上是给有增长焦虑的厂商朋友的不成熟建议,没有这个焦虑的厂商不用考虑。

从未来看,只要中国快消品的供需失衡不改变,产品同质化不改变,消费者收入两极分化不改变,以价格为竞争核心的零售变革趋势就一定不会变。

所以,无论品牌商、经销商,还是硬折扣品牌们,开打价格战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价格战为什么而打,凭什么我能打赢,价格战能为我带来真正的胜利吗?

12月5-7日,由“新经销”主办的“新生态•硬增长——第一届中国快消品硬折扣大会”将在郑州希尔顿酒店举行。届时,将有1000余位来自全国的品牌商、经销商、硬折扣品牌齐聚一堂,探讨硬折扣模式的趋势与健康发展,研究在怎样价值体系下如何共创价值,对接2024年的业绩增长机会。

两场圆桌对话:1. “低价,是一种策略,还是一种战略?”2. 硬折扣,能不能去中间化、去品牌化?让硬折扣代表经营者与品牌商高管深度对话研讨。另有2场论坛,1场闭门私享会,直击产业链上下游最关切的核心议题。

PS:本届大会将围绕“新生态•硬增长”为主题,2天时间,2场主论坛,2场主题研讨会,1场闭门私享会,与硬折扣连锁品牌实践者、快消品头部品牌高管、全国大商、传统零售企业等一起相约郑州,探讨硬折扣带来的生态变化,推动快消产业的新增长!

参与大会,私信咨询详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c8c753d196f3fe8cf2c5e8c31e0cd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