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个案管理(上)

2019-06-11     i卫士

个案管理及HIV感染者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一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过程,有时也被看作是一种服务协调的过程。个案管理师在其中是一个协调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加强与本地相关服务点的协作,解决服务对象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激发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鼓励支持他们自己去获取所需要的服务。美国个案管理学会将个案管理定义为:医疗卫生保健的个案管理是一个充分合作的服务过程,包括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所选择的卫生保健服务,它通过充分交流及合理选择可用资源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美国护士资格认证中心将个案管理定义为:一种灵活的、系统的、合作性的方法,可为特定的人群提供并协调其医疗护理的服务。

HIV感染者个案管理:是以HIV感染者的个体为中心,承担着从就诊者筛查到后续随访、就医的持续性服务,着重于沟通与协调HIV感染者的医疗照护,同时提供降低其危险行为等干预服务的个案管理模式。HIV感染者个案管理师能帮助HIV感染者获得其所需要的医疗、社会、教育及多方面的服务,同时也能帮助消除HIV感染者周边的人对此疾病的恐惧。

在国际上,个案管理应用于艾滋病治疗领域最早起源于美国,陆续在日本、中国台湾、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借鉴,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日本是第一个引入HIV感染者个案管理的亚洲国家。巴西和俄罗斯主要是针对注射吸毒的艾滋病患者进行综合性个案管理。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美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

美国的HIV感染者个案管理

199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HIV的蔓延建立了“预防个案管理”,将健康教育及降低危险行为的咨询纳入预防个案管理,针对HIV阳性或阴性的个案,提供以个案为中心的支持性及预防性咨询,其主要目的是为避免或降低HIV感染者将HIV传染给他人的几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995年发表预防个案管理实行细则,推广至美国各州及地方的卫生机构开展。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个案管理能使HIV预防措施与医疗照顾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或避免HIV感染者将HIV传染给他人。(图1)

中国台湾的HIV感染者个案管理

中国台湾于1997年引进抗病毒药物后,HIV感染者的平均寿命延长。面对HIV感染人数的持续上升及疾病慢性化的影响,HIV感染者的照顾越来越复杂,需整合各科不同专业及社会资源,提供整合性的服务。台湾相关卫生机构于2005年开始推行北、中、南三家艾滋病指定医院进行“HIV感染者行为治疗医疗给付试办计划”,针对门诊的HIV阳性确认个案进行持续性的个案管理。2007年扩大实施“艾滋病个案管理师试办计划”。2008年将艾滋病个案管理纳为台湾艾滋病防护及照顾模式,艾滋病指定医院需设有艾滋病个案管理师。台湾艾滋病个案管理鼓励艾滋病定点医院、民间团体和卫生单位人员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医院与卫生单位间个案资料的交流,提升HIV感染个案管理效益。(图2)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P-0LGwBmyVoG_1ZJi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