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口水,擦擦就完事?没这么简单,可能是这些疾病在“搞鬼”

2020-03-27     大医本草堂

小宝宝们流口水不要太正常,就是妈妈们换洗口水巾换得有点崩溃,那个时候支撑下去的念头就是“嗯,长大点就好了……”

有的宝宝长大点了,嘴里的这个“水龙头”确实就关掉了,可有的宝宝就“水费不要钱么?”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一段口水滴答的时期,无法控制地飞流直下三千尺,顺带一脸无辜的表情。

实力大眼网红咘咘小时候也是躲不过

于是看到这里的你默默松了口气?不好意思,当妈就是操心的命。1岁宝宝整天流口水,同时也是疾病的前兆。

北京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快1岁的孩子——仍然整天流口水、不能翻身,到医院,被确诊脑瘫。

初为人父人母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月龄段的孩子随时流口水是异常情况

宝宝一岁前动作发展是脑发育正常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孩子的不良症状,会通过异常情况表现出来。

等发现孩子动作和姿势不对劲时,多半快一岁或更大,有的甚至耽搁到两三岁才去医院,这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为什么宝宝总爱流口水?

口水,口腔内的三大唾液腺分布的液体,属于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唾液分泌,和口腔自我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有着莫大关联。

刚出生的宝宝口水并不多,到3个月左右,才会正式开始分泌唾液。一旦开始长牙,就可以准备口水巾了。

1、流口水的原因

2岁前的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生理现象,在7个月左右到达巅峰时期;一个无齿的笑容常常伴随着长长的口水。

辅食添加、长牙、口欲期、口腔浅,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都会发生口水大量分泌然后奔腾的景象。

2、流口水的时间

3个月以前:几乎不会流

新生儿时期,宝宝唾液腺还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嘴里没有多余唾液流出。

另外,母乳和配方奶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所以唾液腺分泌量很少,基本不会有流出长条的机会。

4-6个月:开始外流

随着辅食的加入刺激,宝宝消化功能的发育,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宝宝小而浅的口腔,还不熟练的吞咽,口水多了就会往外流。

6-8个月:激流直下

牙齿开始冒出来,口水量会大大增多。长牙时,宝宝的牙龈部位会肿胀,周围的神经会受到刺激,从而诱发了唾液腺的分泌。

随着宝宝长大发育,学会控制吞咽流,口水的现象应在2岁左右停止。爸爸妈妈注意观察。

宝宝流口水伴随这3种情况,家长要重视!

1、伴有口角长水泡

如果宝宝流口水的时候口角还长了水泡,有可能得了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口腔不适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甚至拒绝进食。

建议: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较软烂的流食,方便宝宝进食。口水浸泡口角及下巴等部位的皮肤,会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甚至脱皮。因此,当宝宝流口水时,家长要马上用柔软的小毛巾给宝宝轻轻擦拭干净。

2、伴有行为异常

如果宝宝流口水伴有行为异常的情况,有可能得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面部神经麻痹等,家长一定要注意。

建议:伴有行为异常时,家长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3、伴有发烧、流鼻涕

如果宝宝流口水还伴有发烧、流鼻涕的情况,有可能得了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会导致宝宝吞咽困难。

建议:此时,家长要让宝宝多喝水,如果是低烧的话,除了让宝宝多喝水,还可采用其他物理方法降温,若病情严重,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宝宝1岁内发展异常

1个月

不会吸吮、吸吮无力;十分安静,哭声弱或持续哭闹;自发运动减少,出生后不动,全身松软。

3个月

趴着不能抬头,颈部不能竖直;四肢频繁抖动或异常用力屈曲或伸直等,属发育异常表现。

4个月

表情呆板,对逗引没有丝毫反应。眼睛不灵活,身体僵硬,不伸手抓东西,有下肢交叉等。

6个月

对声音没有反应,手眼动作不协调,手抓东西很快松开或不持久、仍有原始反射存在。

7个月

头背屈、肩后伸;肌张力增高,上肢有时内旋,手时常握拳状,不能独坐片刻。

8个月

不会左右传递对敲玩具,不会翻身,俯卧位双手不能支撑身体,不能直腰坐,不会爬,全身僵硬或松软。

10个月

不能模仿家长的简单手势动作,不能无意识发音;不会拇食指捏物,不能扶站靠站。

12个月

听不懂家长说的简单指令,双手拇食指不能捏小物件,不能拿笔乱画,不能独站,不能扶物行走,不能牵手走则属异常。

预防总比治疗更省心省力

预防总比治疗更省心省力,孩子能少一点吃药、打针和输液……的经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懂一些儿童健康知识和护理技巧,很有必要。即使孩子生病后也可减少去医院来回折腾的次数。

可能你会担心:“我不是专业医护人员,根本没学过怎么办啊?”

别急,咱们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儿童常见病症预防、辨别和护理开始学。

【明星推荐】影视明星、“国民媳妇”海清,向您推荐的这门课程,是由拥有34年临床经验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望京医院的儿科主任肖和印针对新手爸妈精心打造了《0~12岁育儿医学宝典,孩子少生病》系列音频课程,用最直白的语言,传递最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宝宝建立稳固可靠的健康防线!

原价99元,粉丝特惠59元,一经购买,永久回听!

《0~12岁育儿医学宝典,孩子少生病》系列课

点击下方,立即免费试看


课程介绍:

熟悉中医儿科学的朋友可以在很多书上看到肖和印的名字,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基层医生教材还有执业中医师资格指导用书等等。

肖和印,师承我国顶级的儿科专家李素卿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主任,担任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学会副会长、也是我们国家的基本药物评价专家。

关于宝宝这些具体而实用的知识,家长可以通过我的音频课程《0~12岁育儿医学宝典,孩子少生病》好好学习。把孩子脾胃搞好了,整个人的体质才会慢慢好起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0idG3EBnkjnB-0zwji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