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威惠庙原称陈将军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始建于唐嗣圣元年(684年),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始称威惠庙。现存建筑系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里人吴永绥重建,历代屡有重修。宋代漳浦县令(时云霄属漳浦县)吕王寿的《谒威惠庙》诗“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名句为证。1985年元月15日被公布为云霄县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霄威惠庙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18米,占地近1500平方米,共有照壁、大埕、庙体三部分。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以门厅、天井、回廊、大殿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大殿正中设木雕神龛,祀陈元光与种夫人神像;座前置陈政神像。
右侧设魏妈神龛,悬匾"女中豪杰",祀陈元光祖母魏敬雕像,两侧撰联"巾帼长征临海峤,中原南下靖云霄";左侧为许天正神龛,悬匾"建功南郡",书联"同来启士标青史,共起兴文惠庶民"。大殿两侧设左右两庑,右为王女"柔懿夫人"陈怀玉殿,两侧镌行书联句"柔顺堪钦克佐父兄基业,懿恭作则事传巾帼芳徽",为"太学生先登熏沐敬题";左为"王子"陈珦殿,两柱镌行书"文武兼全壮鸿图于启宇,英灵丕着承燕翼以流馨",大殿内存明代方形石炉一座,宽0.8米,通高、厚各0.5米,下立四足,正面镌"崇祯壬申(1632)春王正月金浦刘登枢舍"楷书,字径6厘米,竖排7行,各行2字,是现存庙内年代较早的石雕文物。
云霄威惠庙在台湾及海外影响巨大。目前台湾已有陈圣王庙逾几百座,南洋诸岛也有二十余座。近十年来,台湾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已数十次组团莅云霄晋谒威惠祖庙,并频频赠匾献幛。而云霄威惠庙的陈圣王神像也曾作为两岸人民的友好使者,赴台巡安交流。每年元宵节期间的圣王出巡日,威惠庙鉴王、走王和巡城等祭祀活动气氛浓烈,吸引大批台胞远道而来,与云霄人民共渡新春佳节。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至今已举办六届,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云霄威惠庙是对台、对外开展民间信仰文化交流的代表性的宫庙,200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