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博士 ID:hailanboshi
直播预告
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PUA”,一个被说烂的词。
诈骗团伙往往通过在线聊天获取受害者的信任,旋即打开“信用卡丢失”、“投资获利”种种不一而足的诱饵,坐等情根深种的受害者上钩。
只是,为什么这样的骗局会被女性一再相信?
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中有名为《猎艳者》的特辑,道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访谈节目一开始,PUA操盘者林晨就要求化全妆、戴口罩压帽檐,坦言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大渣男,最好不要让任何人认出他。
聊到做局时,他对女性婚恋心理之熟稔,让人脊背发凉:
面对不同女性,他会使用帝王、浪子和诗人三种模式。
帝王模式——出身贫苦但努力逆袭,前面的女朋友都嫌贫爱富,但偏偏自己铁汉柔情,沉熟稳重、未来无限。
浪子模式——从不认真对待感情,反复地伤害别人,其实是因为自己被人伤害过,不相信爱情。
诗人模式——谈花前月下,生活与远方,浪漫气息浓郁。
在“树立形象”之后,林晨会和对方做一个约定,建立如“答应我,永远不要骗我”、“答应我,我需要你,你就会在”之类的契约。
达到骗财或骗色的目的后,他会放大对方的小细节,撕毁契约,比如“你明明答应我永远不骗我,为什么吃饭了却告诉我没有?”
最终,受害者感到自己断送了一段美好关系,懊悔不已甚至迟迟走不出来。
欺骗手段明明很低级,为什么很容易被采信?
原因有三:
其一,操盘者能符合受害者对亲密关系的期待;
其二,操盘者身上只要有某种特质让受害者照见自我或心生怜悯,让对方感觉自己被需要被理解,PUA就成功了一半;
其三,操盘者有耐心和受害者缓慢地构建关系,受害者就会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的幸福。
我们绝对不能说这些受害者“没脑子”,她们的出发点不过是寻求情感上的共鸣,寻求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亲密感”。
这是人的基本需求,被蛊惑,只是因为他们太想有一份亲密无间的感情。
为什么找一份“合适”的亲密关系,这么难呢?
《金牌调解》中曾迎来这样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最初,大家都非常同情女方。
女方阿琴是典型的严以律己的人,每天天不亮起床,奔波于主业和兼职之间,晚上还要回家给丈夫做饭;而年纪比阿琴大点的男方张亮,“主业”就是在家喝酒。
为了让丈夫有点事做,女方租了个店面,前面卖货,后面住人。没想到,张亮每天下午四点开门,理由是:“只有那个点儿店面有客人。”
但是,渐渐地,大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阿琴从始至终都是对男方的鄙视和抱怨:“我是为了他好啊,大街上那么多男人为了家庭奔波,他为什么愿意窝囊在家?”
男方现场冷笑:“我就是不如你的意,我就是个窝囊废。”
阿琴是一个掌控欲极其强的人,口头禅就是“我是为你好”“你应该……”
家里的一切都要顺着她的想法安排,从吃饭穿衣,到养孩子、换工作。
她的出发点只有一个:“你说我管你,但我是为了整个家越来越好,我有什么错?”“当初你就应该听我的……”
最后,张亮干脆用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方式来对抗妻子的“暴政”:“你想让我怎样,我偏偏不想怎样”。
调解现场,夫妻俩唇枪舌剑,就想争出个“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两个人你来我往,同路之旅变成了硝烟四起的战场,谁也不愿意低头。
多少亲密关系,是为“怦然心动”而开始,因“鸡飞狗跳”而结束。
这段乱糟糟的婚姻关系中,也折射出破坏婚姻的四大杀手:
“我的心是好的”
仔细想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说出“我的心是好的”这句话?
大多是我们做了伤害他人或事与愿违的事。
没有谁的心是坏的,但我们常以“我是好心”为由口无遮拦,将它视作伤害他人、无法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这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决定亲密关系的,不是“心”好不好,而是“行为”好不好。
说了太多“你应该”
许多人说,“新娘新娘,老公新的娘”。
于是,不少女性朋友顺水推舟地接下了帮助老公成长的任务,时常耳提面命,把自己当作了亲密关系中的老师、法官、老板。
但并没有人愿意在亲密关系里无时不刻地“接受改造”。
用讨好的方式,改变对方
阿琴和张亮的关系中,阿琴反复诉苦她起早贪黑的工作。然而她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让丈夫幡然醒悟、改变本性,扛起小家一片天。
换言之,阿琴的奉献带着目的,而非她的内心选择。当这份压力越积越深,她对张亮的逼迫也越来越甚。
用讨好的方式,试图改变和感化对方,是一个幻梦!因为很少有人真正能为爱情改变本性,讨好和忍耐都不会长久。
婚姻里争对错
在亲密关系里,争对错是最大的输。
争了半天,就算你赢了,又如何?并没有让你的关系变好。
婚姻中,最重要的应该努力建造彼此全然放松和温暖的感觉。
感觉好了,1+1>2,一切难过的坎儿都有商有量;感觉不好,两个人只剩下内耗,更遑论让日子有个奔头。
每个人都渴望找到自己理想中的伴侣。
可是,每个人来路去向都不相同,怎么会有千依百顺无可挑剔的爱人?除非他带着“PUA”的目的,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感受。
造物主非常智慧,它创造了嘴唇,让我们可以闭上嘴巴;它创造了“敞开”的耳朵,留下“听与说”的平衡,让我们自己摸索。
幸运的是,解题关键也在于此。
谷雨是凭考试走出湖南农村的,在上海辗转折腾多年,遇到了同是农村出身的丈夫金旺,两人一拍即合,组成了小家庭。
相比于金旺的硕士学历,他的上进心实在不够看。谷雨挣两千块的时候,他在读硕士;谷雨混到副总监的时候,他在家坐等考编。
生活志向不同的婚姻很容易出矛盾,谷雨觉得老公读书读傻了,老公觉得谷雨太好强,小富即安。
两个人从谷雨怀孕吵到孩子两岁,争执又和好,和好又爆发,犹如冗长的家庭生活剧。
最终谷雨吵累了,意识到不论自己还是孩子,都不能在这种婚姻里在生存。
她开始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要和他好好过一辈子,我想要和睦亲密的婚姻关系。”
她对自己说:“如果还想要这段婚姻,就不要在乎自己是先做改变的那个人。”
丈夫一如既往的“躺平”,她尊重丈夫的选择,还买来了丈夫喜欢看的专业书,鼓励他继续精进;
她不再设计和安排丈夫的生活线,有时候她出去应酬,会邀请丈夫同去,不去也没有关系,而不再甩出“你要是不去,以后也别想和我一起出去了”这样的狠话。
她不再用“别人的成就”激励老公,而是看到他的乐观,他的负责,他对生活的热爱,并不遗余力去夸奖他。
……
点滴的改变虽不明显,长年累月下来,却足以水滴石穿。
有一天,丈夫破天荒地跟谷雨去应酬,理由是“我想多陪你一会。”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两个人从养育孩子到商讨住房,从职业规划到当前成长,那是他们结婚五年最深的一次聊天。
虽然谷雨中间有好几次想发脾气,但她用倾听代替了咆哮。
沟通间的留白让他们都有余力进行客观地思考。
经过许多磨合和忍耐,金旺终于考上了事业单位,在安稳的生活中成为了育儿主力,因为他有耐心又细致,孩子活泼又开朗;
谷雨在老公的支持下在职场上越战越勇,日子越来越有滋味。
总结起来,谷雨的法宝不过几个字: 不献媚、少说教、做自己、不争执。
当我们不再要求爱人满足自己的期待,不把对方当作亟待改建的情感城中村,而是找寻对方的优点,真正看到对方的需求,亲密关系只会越来越牢固。
当然,最关键的是,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而是去影响对方,用一棵树的成长,影响另一棵树的成长。
人到中年,踏入围城,经历一地鸡毛才恍然发现,所谓“性格不合”,只是婚姻中诸多问题的替罪羊。
亲爱的,可以在乎一段婚姻,但不必依赖它。在乎意味着我们愿意去感受、洞察、理解、尊重;依赖却意味着索取、控制、扭曲、约束。
亲密关系依然是人间值得,只需要我们不要再去依赖、控制和过高的期待。
正所谓“谁痛苦谁改变”
永远不要把期待放在其他人身上
哪怕是最亲近的丈夫和孩子
邀您加入
7天好妈妈成长营
只需19.9元
给您一套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轻松应对各种育儿场景
幸福自己 成就孩子
作者介绍
特约作者:马半碗,编辑:范燕,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海蓝博士 ID:hailanb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