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 | 冬季早起总咳嗽?当心鼻后滴漏!鉴别调理做好这3点

2023-11-23     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耳鼻喉医话 | 冬季早起总咳嗽?当心鼻后滴漏!鉴别调理做好这3点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开栏语

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冬季开始降温后,大家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反反复复的咳嗽,出现早上起来会咳两声、频繁清嗓子等等情况。这样的咳嗽很多朋友都会以为是呼吸道感染,但吃了很多止咳药甚至抗炎药都没有效果。这样的咳嗽,可能是由鼻炎、鼻窦炎引发的。今天就来跟大家讲一讲。

睡觉醒来经常咳嗽?可能要从鼻子找原因

冬季的咳嗽无处不在。有些时候,咳嗽从进入卧室不久后就会开始,早晨睡醒后,除了咳嗽以外可能还会伴随阵发性的喷嚏。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的卧室是过敏原较集中的地方,如毛绒、螨虫、冷空气等过敏原如果剌激了呼吸道,或是本就对这些东西过敏时,就容易引发咳嗽。

但有些时候,我们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咳嗽很准时,就只有睡下、醒来的这两个时间段会咳上一会,白天、睡着后也就不怎么咳了。

这样的咳嗽一般没有什么其他并发的症状,只是单纯咳了几声、偶尔会有点痰。很多朋友往往会觉得,咳几声应该没什么关系,在疑惑的同时就不免放松了警惕。

但其实,这是一个判断我们是不是有鼻部疾病的重要依据,因为这样的咳嗽,可能是由鼻后滴漏综合征导致的。

我们平时很少感到鼻腔有鼻涕,是因为鼻涕会和唾液混合,然后流到嗓子那里被我们咽下去,这个过程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但是有鼻部疾病的朋友,鼻腔内的分泌物比较多,所以当睡觉或晨起,体位改变时,头一仰,分泌物就顺着鼻腔往后倒流了,咽喉部被刺激感到不适,自然就会引起咳嗽。这就是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鼻后滴漏综合征

那我们该怎么区别鼻后滴漏综合征和下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呢?其实很简单,主要记住下面这4点:

1、伴有鼻部症状。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的咳嗽,最显著的特点是伴有鼻部症状,比如鼻塞、鼻痒、流涕、嗅觉失灵、连续性打喷嚏等。下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总是清嗓子,咳嗽比较清浅。鼻后滴漏综合征总是有分泌物刺激咽部,导致咽部不适,喉部发痒,所以总是会清嗓子,有时还会咳痰。但总体来说,咳嗽都是比较轻、从咽喉部发出来的。而下呼吸道感染,比如支气管炎和肺炎引发的咳嗽会比较剧烈或深咳有痰,而且白天也咳,晚上咳嗽还会加重,明显影响睡眠,这点和鼻后滴漏综合征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3、咳嗽超过2周,且随体位变化发作或加重。普通的上呼吸道引发的咳嗽,也就是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1周左右就会痊愈,超过1周了仍然咳嗽不断,就要考虑咳嗽并非感冒引发的可能性了。而咳嗽会随着体位变化发作或加重,是判断鼻后滴漏综合征的重要依据。这里体位变化,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早晨起床或躺下睡觉时,鼻腔和鼻窦的分泌物就会向后倒流刺激咽喉部位,引起咳嗽。白天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很少咳嗽。下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4、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本质是鼻部疾病造成的,所以通常都有鼻塞的情况。这样一来,晚上睡觉也经常会呼吸声重,甚至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下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鼻后滴漏综合征除了会引起我们夜间咳嗽、影响我们的睡眠外,还容易因为鼻部分泌物的反复刺激,引起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慢性咽炎等并发症。而鼻后滴漏综合征本身又是鼻炎、鼻窦炎的一种表现,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当我们出现了慢性咳嗽,伴有鼻部症状的表现时,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鼻后滴漏引发咳嗽,调理做好这3点

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的咳嗽,关键在于治疗鼻部疾病,从根本上解决导致鼻涕过多的原因,而不是盲目止咳化痰。具体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应该要做好这3点。

1、积极治疗,预防感冒

鼻后滴漏综合征通常是由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引发的,所以遵医嘱服药、积极治疗原发鼻部疾病,是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最好方法。

同时,感冒是诱发鼻炎、鼻窦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因素,也容易导致鼻后滴漏综合征的出现,而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朋友往往鼻黏膜也是比较脆弱的,因此要避免受寒、及时驱寒,避免风寒袭表和有害气体及粉尘刺激。如果感觉自己受寒了,就要及时泡泡脚、洗个热水澡,或者喝一些驱寒的食疗方。降温时要及时添衣,饮食上也要以暖脾胃为主。

处于感冒、鼻炎、鼻窦炎缓解期的朋友,可以用这个温阳散寒的泡脚方来调理。

组方:艾叶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桂枝6克,苍耳子6克。所有药材洗净后装袋,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药汁中加入适量温水调至合适水温,即可用于泡脚。

如果因为受寒导致感冒或是急性鼻炎发作了,出现了流清涕、咳嗽、鼻塞、喷嚏等症状,我们可以先散风寒,从改善鼻炎发作的症状开始进行治疗。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杯生姜紫苏陈皮茶,不管是风寒感冒还是受凉导致的鼻炎急性发作,都可以起到调理的效果。

生姜紫苏陈皮茶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涕。

材料:鲜紫苏叶10克、陈皮6克、生姜3~5片,红糖适量。

做法:生姜去皮切块,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煮开,调入红糖后温服。

服法:日常保健一周1次,感冒或风寒鼻炎急性发作者可连用2~3天。

适宜:风寒、寒湿感冒或鼻炎患者可用,3岁以上孩子可用,蚕豆病可用。

2、减少鼻部分泌物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由于鼻涕过多、倒流刺激咽喉引起的,那么各种减少鼻涕倒流的方法都可以改善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情况。

洗鼻是最好的减少鼻部分泌物产生、缓解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手段。当症状比较严重时,可以每天冲洗,但当症状缓解之后,需降低冲洗的频率,可以改为每周三次;当症状完全缓解之后,就可以不再做鼻腔冲洗了。

如果不能接受洗鼻或是身体状况不支持洗鼻的朋友,也可以用熏蒸或雾化的方式让鼻涕易于流出,减少鼻腔内积压的鼻涕。

鼻后滴漏的朋友睡觉时,可以用枕头适当垫高后背和头部15度左右,使鼻腔分泌物流通更顺畅,避免堆积在咽喉处。注意不要只抬高头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床头稍微垫高一些。我们也可以用湿的热毛巾敷在鼻子根部,或者在充满水蒸气的温暖浴室中待5~10分钟,也可以起到湿润鼻黏膜、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通窍止涕的效果。

除了用外治法减少鼻部分泌物产生,我们也可以用食疗方进行调理。

苍耳通窍茶

材料:苍耳子6克、辛夷花6克(包煎)、白芷5克、薄荷3克。

功效:祛风解表,通窍止涕。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适量,葱白3根,清水2碗,文火煎沸15分钟后趁热倒入杯中。待药液放温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天2次,连续3天。

适宜:各类鼻部疾病急性期发作期。

禁忌:苍耳子有小毒,不宜长期使用;血虚气弱者不宜服用;蚕豆病不宜服用。

3、调理脾胃,增强正气

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朋友往往是脾胃不足、阳气虚弱的,因此消化功能一般偏弱。而冬季本就阳气不足,所以要避免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脾胃受损。日常饮食要遵循清淡调味、少吃寒凉的原则,进食宜八分饱左右,过饱也会容易给脾胃带来负担,损伤正气。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好消化、营养价值丰富、性味平和、不过敏的肉类,鸡肉、鸡蛋、鱼肉、猪肉、牛肉等等。也要注意荤素搭配,补充足够的绿叶蔬菜,避免便秘滋生内热、导致肺气失肃,加重鼻部疾病。

艾灸可以起到提振阳气、祛邪散寒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因此也属于调理鼻后滴漏综合征的常用外治之一。

我们的重点艾灸穴位为:肺俞、大椎、上星、风池、印堂、合谷、迎香、足三里这几个穴位,艾灸时火头要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以使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移动时速度不可过快,移动范围维持在3厘米左右,每穴灸10-15分钟即可。如果不了解如何操作,或是无法耐受艾灸气味的朋友,也可以考虑用艾灸盒或者无烟艾灸贴代替。

鼻后滴漏综合征起病隐匿,常常与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混淆,容易被忽视鼻、鼻窦及鼻咽部的疾病,以致延误了诊治时机,因此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如果原本就患有鼻炎、或咳嗽超过一周症状仍未得到缓解,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耳鼻喉医话 | 这是耳鼻喉科药食两用的中药,咽痛咽干咳痰就选它!

耳鼻喉医话 | 感冒拖了半个月未愈?当心得了鼻窦炎!

耳鼻喉医话 | 秋季晨起鼻塞、犯鼻炎?推荐一个温阳散寒、宣通鼻窍的好方法,每天在家都能做!

医学指导:

李云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供稿:李云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李云英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eaf54835ee1f29582ccb905e7fd31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