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 3D打印,助力精准摘除腹部“大炸弹”

2024-05-14     广东省中医院

刁德昌,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胃肠肿瘤中心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胃肠间质瘤、炎性肠病、腹膜后肿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

专家语录:

医学需要温度,需要善良,需要人情冷暖。

——刁德昌

腹膜后肿瘤

腹部的“大炸弹”

日前,广东省中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利用3D打印模型协助手术,为一名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成功摘除肿瘤,患者术后七天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温阿姨前段时间发现腹部渐渐隆起,不痛不痒,她以为自己发福了,没有过多理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温阿姨的腹部越来越大,还感到腹痛腹胀,于是前往医院检查。结果CT扫描显示,她的腹膜后有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巨大肿瘤。

据刁德昌教授介绍,腹膜后肿瘤是一种位于腹膜后一个深且广的区域——腹膜后间隙的肿物。由于这类肿瘤位置很深,刚开始的时候患者通常没什么感觉,只有在肿瘤长到一定大小并开始侵犯周围器官时才会感到腹痛和腹胀。腹膜后肿瘤的性质多数属于脂肪肉瘤,这类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一般不具有转移性,其危害主要是会逐渐侵犯、包裹周围的脏器、或压迫到其他脏器,使脏器功能丧失而危及生命。这类肿瘤一旦生长起来,多数体积巨大,直径通常达三四十厘米,重量达二三十斤,最大的重达四五十斤。一些患者的肚子看起来像十月怀胎似的,有的患者甚至肚皮被巨大的肿瘤撑得透亮,青筋凸起(血管怒张所致)。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唯一办法,及时且彻底的手术切除是关键。

“摘除巨大的肿瘤本来风险已经很大,因为手术突然从身体取走一个巨大的肿物,容易造成回心血液骤减,导致心脏骤停。更麻烦的是,这类肿瘤常常包裹着髂动脉、下腔静脉等大血管,术中分离时极容易损伤大血管。”刁教授说。因此,腹膜后肿瘤又被称为腹部的“大炸弹”,需要非常精密的“拆弹”技术来摘除。

3D打印

帮助规划手术路径

刁教授表示,腹膜后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地识别肿瘤与周围器官的位置关系,在手术前对腹膜后肿瘤的精确解剖关系进行评估至关重要。但一般的CT图像的二维特性无法全面立体地展示肿瘤和血管。

“现在有了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将患者进行的CT、MRI等影像学检查信息,通过软件精细建模,将病变部位和周围组织器官按比例缩小,最终打印成实物三维模型。这就可以将CT的二维平面图像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像,清晰地展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血管走向和形态,以及肿瘤与脏器及血管的解剖关系和侵犯情况,帮助评估受肿瘤影响的重要血管和周边组织的黏连情况,减少了评估肿瘤大小和侵犯程度时的误差,能够在手术前为医生提供手术区域的立体再现,从而帮助制订更完善的手术计划。”刁教授说。

刁教授认为,对于各种复杂的肿瘤切除手术,都可以基于3D打印模型进行手术路径的术前规划,明确切除肿瘤的位置和角度,避免术中因临时反复选择和调整而引发的危险。

利用3D打印模型

术中导航大大减少出血量

刁德昌教授指出,腹膜后肿瘤通常发现时体积已经较大,侵犯了腹部大血管和肝、肾、胰、脾、肠等多个器官,在手术过程中,常需联合器官切除,这要求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共同参与手术计划的制订。在多学科团队讨论时,3D打印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复杂的医疗信息,帮助医生们快速理解和评估患者情况,促进医生们在视觉上更容易达成共识。尤其在解释病理信息和手术计划时,3D模型有助于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信任和理解,提高医疗团队的协作效率和治疗效果。

“为了保证手术顺利,我们会在不直接接触患者的情况下通过3D打印模型提前模拟手术过程,预测和规避可能的风险。”刁教授强调,这种预演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和手术风险。

“到正式手术的时候,我们会将3D模型带入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通过看模型判断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指导手术入路,确保病灶部分被完整且精准地切除。”刁教授表示,在温阿姨的手术中,由于有了3D打印模型提供直观的导航和精准定位,最终在两小时内成功切除了这个重达20斤、长30厘米的肿瘤,并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器官,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不到100毫升。如果没有3D打印模型导航手术,这种手术出血量可能多达数千毫升。

通过3D打印

重建人工血管

3D打印技术除了可以帮助进行细致的手术规划外,另一重要的应用就是在人工器官制造上。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植入物和假体,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

刁教授提到,在腹膜后肿瘤切除手术中,在切除受侵犯的血管后,需要重建人工血管来保持器官的功能完整性,这是手术难点之一。3D打印的人工血管可以精确控制大小和管径,确保打印出最适合患者需要的尺寸,具有良好的生理稳定性、机械强度、半透性、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和低体内炎症反应,这些特性都是实现成功植入和减少患者身体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3D重建技术在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面有着巨大价值。”刁教授说。

来源:《秋光》(长寿生活)杂志

记者:陈美娟

指导专家:刁德昌

执行编辑:王军飞

审核校对:张靓雯

责任编辑:宋莉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bc339cd1e581aa4fbf4473a484ed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