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福清龙江桥,福建四大石桥,漳州江东桥

2020-01-04   视觉秀旅游

 江东桥,故名虎渡桥,又名通济桥,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榜山镇马崎村东,横跨于九龙江的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这里两岸峻岭夹峙,江宽流急,地势十分险要,古称"三省通衢"。与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福清的龙江桥合称为古代"福建四大石桥"。近年又被《世界之最》书籍列为世界最大的石梁桥。据《读史方舆纪要》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2001年06月25日,江东桥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南宋以前,该桥未建之前,这里原为南北过往行人必经之渡口。此处两岸峻山对峙,江宽流急,波涛汹涌,小舟渡江,进寸退尺,摇晃欲倾。南宋嘉定七年,郡守庄夏始鸠工于此,垒石为桥墩,但因水深流急,抛石皆被冲走,难于奏效。一天,工匠看见老虎负子渡江,游过一段急流即栖息片刻,再游再息,终达对岸。于是工匠沿虎渡水线,进行勘探,发现这一线路不仅水较浅,且水下有石如阜,便寻此线选址筑墩,终于成功,因此人们把此桥称为"虎渡桥",自此江东险阻成通衢。


嘉熙元年,该桥桥面木板被火烧毁,漳州郡守李韶倡改铺石板为桥面,并带头捐钱,发动里人和寺庙僧人募捐,共筹资数10万元,历时四载,建成石桥。后经元、明、清,石桥又屡屡遭毁,屡屡修复,是一座梁式大桥,此桥总长约335米,某些石梁长达23.7米,沿宽度用三根石梁组成,每根宽1.7米,高1.9米,重达200多吨。《龙溪县志》记此石桥"广二十尺,长二千尺",桥孔"十有五道"。尚存古桥的五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桥墩以0.35×0.4×5.2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通长11.4米,宽5.3米。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江东桥的石梁每条长22至23米、宽1.15至1.5米、厚1.3至1.6米,重达近200吨。这是桥梁建筑中的伟大创举,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来此考察之后惊叹不已,在他所著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提到此桥"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如何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亲临考察后在他所著的《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说:"江东桥建筑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

抗战中,为阻止日军进犯漳州,当局于厦门沦陷后炸毁该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修复。1972年,按国家标准改建成混凝土结构的国道公路大桥。为让后人领略这座古桥梁的原来风貌,修建时特地保留没有遭毁的五座桥墩和两孔完好的古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