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欣源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
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
宝宝树专家答答问数已过两万
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丛书作者
《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
编辑 | 于雷
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编辑
长期致力于益智、教育领域
减肥(素食)
植物性食物,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喧宾夺主”的话,大人饿得头晕眼花,孩子容易营养不良!
还可能跟一些慢性疼痛等疾病相关
欣源敲锣鼓&欣源有话说
号外!号外!欣源减肥系列纸质书、电子书《夏娃的困惑-史上最轻松、高效、愉悦的减肥方法》上线啦!
点击文章上方蓝字,关注“冯欣源自然养育之家”,后台右下方是纸质书、电子书店。也可以看看有没有别的喜欢的书。
哈,其实,公号后台回复“减肥”,可以看系列文章哦,文章中也有链接。这些图文是这本书的精华,个人觉得够用了。如果想要更详细、更系统地了解扩展内容,仔细想想,并与家人分享,可以看看电子书或纸质书。
这本书的内容核心,就是“ 控制胰岛素水平”!大道至简,原来咱们老师,早就在十多年前教给我们了。
理论很到位,可惜操作走偏了。长期的营养学宣教,过分强调植物性食物的好处,并忽视植物深加工精细碳水、植物油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才对我们的体型和健康造成最大的困扰。
今天这篇,主要讲讲咱们观念里已然根深蒂固的植物性食物。额,有点点儿颠覆。
减肥系列电子书链接:
人跟草食动物有不少类似的地方,又跟猴子、猩猩亲缘关系很近,于是人们想当然以为人类的食谱应该以植物为主。
但,我们并没有像牛一样有四个胃,最大程度榨干草里的最后一丁点儿营养;也不像以草食为主的动物,一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用餐。
人类从素食到肉食的进展,最关键的地方:是学会用 火。
另外,由于过度强调肉食的害处,强调素食的好处,爱屋及乌,人们以为植物油健康,植物来源精细碳水健康。结果啪啪打脸,除外植物毒素,这些可以说是最毒的日常食物了。
希望减肥和保健的大人被植物性食物饿得头晕眼花,严格素食主义者很容易搭配不理想导致某些重要营养素缺乏。大量吃精细碳水又会导致“血糖过山车”。
不光大人自己被植物性食物虐得不轻,还常拿这些食物折腾小孩!有些大人也迷信植物性食物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拼命喂孩子吃,乃至“喧宾夺主”,奶都没吃多少!特别是母乳妈妈,因为乳房没刻度啊!孩子吃多吃少,不知道。
因此,欣源见过给2个月孩子狂喂果汁、菜汁,给6个月孩子狂喂米汤的,结果孩子2个多月没长体重,但全家都怪妈妈母乳不好,逼着妈妈早早断奶。
还有一个孩子,妈妈很想喂母乳,嘱咐家人带孩子去她单位喂奶。结果家人担心妈妈奶水不好,不够,担心孩子路上饿,担心各种……出门之前喂豆浆、水果,把孩子肚子塞得饱饱的,结果到妈妈那儿,根本没吃多少奶,很快睡着了,妈妈也找不着北。家人平常一天给这孩子喂4个水果,主要是觉得带孩子无聊,又觉得水果有营养,孩子爱吃,就不停地喂水果打发时间。这孩子9个多月,血色素不到80g/L……
这事儿,想要别走太偏,得考量个 营养密度,和 重要营养素吸收效率。如果一样的肠胃空间,一样的进食时间,咱们吃素还是吃荤?咱们想补铁,吃鱼肉蛋奶,还是像大力水手一样拼命吃菠菜?
我们不能为了那点儿植物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为主),以及没有营养但当大便骨架的纤维素,放弃大把的优质蛋白、协调的脂质、好吸收的矿物质、荤食中特有的维生素(最重要的是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还有维生素B12)和其他营养素(肉碱等)对不?
划算不,想想哦。
植物性食物,最大的好处,是没有直接伤害动物。食物链这东西嘛……哎,没法细想哦……很多哲学家,宗教人士,社会学者等一直不遗余力思考。这其实不属于自然科学了。我跟孩子也解释得很精分。不管有没有标准答案,咱们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探讨哦。
延伸阅读:点击文章上方蓝字,关注“冯欣源自然养育之家”,后台回复“补钙”、“贫血”、“晒太阳”,有非常详细的文章介绍。
前期回顾:
除了米、面等主食之外的植物性食物
(没想象的那么重要)
既往,咱们一说减肥,就是水煮蔬菜,黄瓜小番茄……一说起黄瓜小番茄,当年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舞台上的女嘉宾都会特别有话讲,不少人回想起来潸然落泪。
吃菜减肥,太苦太苦了……
图源:《非诚勿扰》节目
减肥是女嘉宾们的心头痛,后来孟非一听到这话闸子打开就叫停
其实,吃一点点蔬菜水果,这就是节食。节食甚至辟谷,能量摄入严重不足,到底好不好,下面还有专门一节跟大家说啊!在这儿,主要讲植物性食物的营养,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丰富。
- 植物性食物营养密度很低
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咱们生活习惯中,植物性食物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很多时候咱们这么吃,并不是因为营养,而是因为习惯!
比方说,很多家人觉得粥,菜,水果……很有营养,有维生素,还“下火”,从孩子一两个月就喂给他们吃,喂成营养不良、肠梗阻的孩子,比比皆是!还有些人给6个月左右孩子添辅食,就喂大量米汤、面汤、粥……孩子一两个月不长体重的情况,也常常见到。还有一些人平常带孩子觉得无聊,孩子又吵,总想喂食,一方面能让孩子接受更多“营养”,另一方面也让吵闹的孩子有事情做。一天到晚喂水果,一天平均4个……这真是见过的……结果孩子超级瘦,严重贫血……
咱们仔细想想啊,植物性食物,米面之类属于精细碳水化合物,做成粥、汤营养密度就更低了。前面说了精细碳水化合物并不好,不再赘述了。咱们再说说这菜。主要是纤维素,有些维生素类,加热以后还会大大损失。菜里面可能有矿物质,但由于植物酸的影响,多数蔬菜中的矿物质不容易吸收,烹饪还会丢失一部分(就拿铁来说,动物性食物中总是有血的对不,这铁得丰富多少啊!又好吸收)。其他重要的营养,比如优质蛋白、足量又合理搭配的脂质、维生素B12……植物性食物极少啊!好不容易有点儿植物蛋白,吸收效率也不高。
总的来说, 植物性食物营养密度很低。
图源:pixabay
前面提到过,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搭配动物性食物一起吃的,当大便骨架,里面的维生素也帮助荤食中的矿物质吸收。这个过程最好要挑植物酸少的植物吃,否则反而给矿物质吸收帮倒忙。过度烹饪的话也会造成维生素之类的损失。再个,植物性食物跟肉搭配在一起口感往往很不错,主要是吸收了肉油儿,比如土豆牛肉,萝卜牛肉,各种荤素搭配的炒菜……
可以说,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来帮忙的,想让它承担主要的提供营养的责任,指望不上。
咱们可以想想素食动物啊。大部分成天在吃东西,而且大腹便便(不一定肌肉不好,速度不快,看看大猩猩,袋鼠,牛之类,还有兔子那精壮的后腿。每个动物能量利用方式有些区别的。有些跟健身有关的研究,总觉得纯素食可能对肌肉、耐力、速度更好,众说纷纭,咱们需考证哦。事实上,真的去打拳击,跑步,没几个运动员受得了纯素食的)。
图源:网络,侵删
几头牛能很快把一大片草地给吃完(现在养殖场养牛还是会添加各种高蛋白食物让牛长得更壮,也不需要那么多草料的),还有四个胃和反刍功能,最大程度榨干草里面的那可怜的一丁点儿营养!熊猫一天吃14小时的竹子,剩下的时间就在睡觉,长肉。咱们去动物园玩,猴子也成天在吃植物性食物,不过猴子肚子不那么大。可是猩猩往往有个“啤酒肚”,只要醒着,就一直在吃。
图源:soogif
图源:pixabay,CC0协议
咱们去野生动物园玩,常常看到草皮被吃秃的景象
图源:pixabay,CC0协议
为什么要一直吃呢?还不是植物性食物中能量物质太少了,得大量补充!
因此,绝大多数食草动物,都有非常发达的肠胃。这么发达的肠胃,也容易把肚皮撑起来,看着肚子很大。因此多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动物,看着肚腩圆溜溜的。
人跟猩猩亲缘很近,有97~99%基因同源性。有很多习性很类似。不过肚腩的确有点区别的,因为有几十到几百万年吃肉的历史,人的消化系统渐渐发生了变化,负责消化脂肪的小肠变长了,负责消化纤维食物的盲肠缩小了,整个肚皮都显得小了。加上直立行走,手部使用工具,腹部得跟着用力维持平衡,协作上肢活动(不信咱扔标枪试试,腹部力量很重要的),腹部肌肉越发显得紧实,健美。
因此,吃肉的人类,每天用于各种智力活动的时间增加了——如果像熊猫一样一天吃14个小时,还能干啥哩?不光吃很花时间,还得花很长时间觅食啊!
反过来思考,我们如果一天少吃一点小黄瓜,小番茄来减肥,要么吃水煮蔬菜,其实就是严厉的节食行为!也有人吃干红枣,少量花生来节食的,性质一样的,只不过这些东西饱腹感强一点而已。营养密度和摄入的能量,也是非常低的。
水煮蔬菜,肠胃还舒服一点。不过连那点儿维生素也可能损失不少。如果吃生的小黄瓜,小番茄,特别是不削皮的,肠胃刺激比较大。在饥饿的时候吃这些,真的蛮自虐,难怪那些女嘉宾,一说起减肥就痛哭流涕。
图源:soogif
严厉节食,肯定伤身体,肯定容易反弹的。节食到底好不好,咱们下面还会另起一段跟大家分享。
现在有些言论,说食草动物肚子大,食肉动物肚子小,其实也不尽然的。不管这说法有没有道理,咱们人也不会瞬间进化。仔细考察“啤酒肚”们的食谱,发现主要还是精细碳水摄入过多引起的。为啥叫“啤酒肚”?啤酒本身就是精细碳水啊!每天几瓶下肚,当然肚子大了。其他精细碳水也是如此哦。因此,咱们想要肚子紧实漂亮,还是着重考虑限糖吧,就别在吃植物还是吃动物上面费脑筋。
- 植物性食物中可能存在“植物毒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植物含较多植物酸,比如草酸等。这些植物酸对植物自己可能蛮管用,比如跟一些有用的矿物质结合,储存在体内,多的时候就结合起来囤积着,少的时候就把矿物质释放出来使用。有些植物酸跟有毒矿物结合,避免给自己造成伤害,还有植物发展出神技能,能把形成结晶的有毒矿物通过这种方式排出去!还有不少植物纯粹就拿这些东东武装自己,让动物不要吃自己或自己的后代,因此,生吃一些植物的时候会肚子不舒服,甚至中毒!生吃植物种子中毒的情况就更多了。
图源:pexcels,CC0协议
除了植物酸,还有些植物有别的毒素来保护自己或后代,比如豆角里有皂甙、植物凝集素(一种毒蛋白),还有些植物的蛋白会导致过敏。发芽土豆中有龙葵素(又称茄碱,是一种生物碱)。还有不少植物含各种生物碱,咱们提炼出来当各种药物,比如阿片类有镇静作用、成瘾性;莨菪生物碱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在植物中是让动物吃了中毒的,但咱们如今提炼出来当了解除平滑肌痉挛的药品;鞣酸刺激肠胃……
图源:pexcels,CC0协议
上面说的这些植物毒素,咱们绝大部分人不会吃了。据说是神农氏大人,帮我们尝了百草,避了不少雷……不过,咱们可能会把这些有特殊成分的植物当药材,上述莨菪生物碱、阿片类就是很常见的例子。因此,用药之前还是仔细考量一下原理比较好。
对多数我们常吃的植物性食物来说,加热能够大大减少毒性!比如豆角生吃有可能中毒,但加热以后就不要紧了。菠菜焯水也会去掉不少植物酸。不过也不尽然,比如发芽的土豆,做熟了仍然可能中毒。
图源:pexcels,CC0协议
咱们常吃的植物性食物,比较隐蔽的常见毒素还是植物酸。而且,正是因为我们做熟了吃,才让它们的作用比较隐蔽!比如,生吃含草酸的植物就会刺激肠胃,吃多几斤菠菜会中毒,但做熟以后,一时半会儿就看不出来危害了。但它容易和矿物质结合,不光影响矿物质吸收利用,还可能在体内形成结晶,有可能在一些微循环丰富,血流又很慢的地方沉积下来!最容易受影响的是关节、腺体、肾脏。
图源:soogif
因此,我们有些非常提倡素食的朋友,尤其是很喜欢吃叶子菜的,经过常年积累,特别是步入中老年以后,总是感觉莫名其妙关节痛,也容易长肾结石,原理正在于此!已经长出的结晶和结石,往往不可逆转,除了手术别无他法。很细小的结晶咱们还很难检查出来,只当是莫名其妙产生了关节炎。
当然,他们常常也有别的健康问题,比如主食没控制好(植物性食物嘛,容易饿,少吃肉的话,当然吃饭吃蔬菜很多了),有血糖、尿酸高等问题(这俩都主要是糖引起来的问题!血糖高又体内的嘌呤无法正常排泄出体外,而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在体内排不出去,就形成了高尿酸血症。以前我们总觉得尿酸高跟嘌呤吃多了有关,其实精细碳水是主要罪魁祸首,比如常年大量喝啤酒就很容易造成痛风,如果只喝白酒就少一些!当然酒精本身也是结晶推手。而真的爱吃肉,饭菜吃得少的人,痛风发生率反而比较低。不过,如果这个人已经有高尿酸血症了,一口气再多吃些嘌呤,外加饮酒,容易发病,因此很多男同胞出门赴宴,回来关节就疼起来,就是这么个原因。但我们容易就近归因给高嘌呤食物,事实上长期高糖饮食,加上饮酒,才是罪魁祸首),就总以为是代谢问题导致的关节痛。其实,都有影响的。但咱们往往很少考虑到植物性食物上来,还觉得自己体质不好,代谢有问题,植物性食物吃得越发多了……ORZ……
我们一直以来宣传素食很健康,其实也带来了不少健康问题。咱们还需要不少研究把这些问题弄清楚。
图源:soogif
- 那,在研究还比较有限的前提下,咱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1. 首先,咱们仍然强调,素食不代表该多吃主食!丢糖仍然非常非常重要,不过素食者连主食都不吃,会非常难受,营养密度实在是低,想想牛和熊猫吃多少植物就大概理解了。
2. 植物性食物跟动物食物搭配着吃。
3. 叶子菜不要过多——一些人用很多油炒叶子菜,很好吃,一吃一大盆!这其实很不健康的,植物酸没去多少,还额外吃不少油。
4. 叶子菜最好焯焯水,跟肉、块茎等搭配在一起吃。
5. 咱们不是没研究清楚吗?那就经常换花样!每样都少吃点。这样能均摊风险。
严厉节食,有哪些害处?并谈谈身体的适应性。本系列最后一、两期,下期且听欣源为你细细道来哦。
作者 | 冯欣源 版权所有
编辑 | 于雷
来源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系列书
《夏娃的困惑》系列书
转载&合作 | 请联络微信wtmmdxb-fxy
插图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网
均为CC0协议(可商用)
动图 | soogif官网
头像 | 唐小鸭,雁枫桦,擎石设计
版权为本公众号所有,翻版必究
音乐 | 健康歌 - 范晓萱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论+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实践+解答疑问
第三本:母乳辟谣+特殊宝宝
第四本:哺乳妈妈生病和用药
第五本:母婴安睡
第六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上)
第七本: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下)
第八本:育儿谣言-滥喂食水篇
第九本: 不一样的快乐音乐早教
第十本:婴幼儿怪现象-屎尿屁嗝胀气篇
第十一本:史上最轻松愉悦高效的减肥法
纸质书、电子书
都已经上架开售哦!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
部分内容可在公众号查阅
关键词目录在后台左下方
系列丛书已经写好数百万字
主要内容:
母乳喂养及母婴睡眠
婴幼儿护理(屎尿屁嗝、婴儿怪现象、家庭护理操作)
育儿谣言(行为误区篇、滥喂食水篇、矿物质篇)
辅食营养(辅食添加误区、简单易上手案例)
早教(婴幼儿发育,反自闭症过度诊治)
轻松带二胎等诸多内容
涵盖: 养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请期待!
不仅如此
欣源仍会像勤劳的小蚂蚁
不断学习、实践
数年如一日为您制作
专业、精致、全面、实用的育儿内容
争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岁哦~^_^
鸣谢
梦朦(momo)绘制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实在太感动了
号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视频号
同时开通了哦!
搜索“冯欣源”可关注^_^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D9NcnQBLq-Ct6CZaO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