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8万多人后发现,早睡晚睡都不行,这个点睡觉,对心脏最好!

2022-06-18     尹建莉父母学堂

原标题:分析了8万多人后发现,早睡晚睡都不行,这个点睡觉,对心脏最好!

睡眠的重要性,不亚于饮食和运动,良好睡眠是健康的基础。

然而,在现在这个社会,整体睡眠时间越来越晚,熬夜反而成了常态。

那么,最晚到几点就应该上床睡觉了呢?

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 晚上10-11点睡觉对心脏最好。

该研究从英国生物银行(UKBiobank)纳入88026名年龄在43-79岁之间的志愿者,期间志愿者佩戴腕式手环记录他们的睡眠状况,除此之外,研究者还会收集、分析志愿者们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

研究从2006持续到2010年,平均随访时间5.7年,期间有3172名志愿者患了心血管疾病。

最终发现,晚上10-11点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低。具体来说,与晚上10-11点入睡相比:

在晚上12点以及之后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5%;

在晚上11点到12点之间入睡的风险高出12%;

令人意外的是,晚上10点之前入睡,不但不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相反,这样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反而要高出24%。

研究者认为,人们最佳入睡时间可能是相对固定的,过早过晚可能都对健康有害,而危害最大的是在午夜12点之后入睡。

无独有偶,我国学者研究睡眠与健康的关系,也有类似的发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青岛大学青岛市立医院的学者,历时3年,纳入736名年龄在40-88岁受试者,分析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夜间睡眠过长、过短都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白天经常犯困、夜间睡眠不足(少于4个小时)或睡眠过多(超过10个小时)均可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而每晚睡6~7个小时可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在时间上,晚上10点入睡效果最好。这种睡眠模式下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水平最低。

熬夜,是透支生命的做法。

司马懿曾这样说诸葛亮:“睡少而事多,必不能长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睡眠过少,而劳心的事情又多,身体必然不能支撑很久。后来,这句话果然应验了。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生物钟,而熬夜这种行为本身与生物钟的自然节律背道而驰,会引起肥胖、皮肤变差、记忆力衰退、猝死、免疫力下降等种种问题。

长期熬夜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会乘虚而入,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一定要纠正熬夜的不良生活习惯。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人平均每日睡眠要达到7-8小时。建议大家晚上10点就睡觉,尽量不超过11点。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于康教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6bd56d6c2453d02c6add7ec99dd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