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救发霉的老白茶?晾晒、烘干、烫洗,网上教的方法有用吗?

2023-10-12     小陈茶事

原标题:如何挽救发霉的老白茶?晾晒、烘干、烫洗,网上教的方法有用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的天气,一直是以阴天为主。

天空灰蒙蒙的,不甚清透。

偶尔,还伴随着斜风细雨,有几分朦胧的醉意。

配上瓦罐灰的背景,这幅景色看起来,倒是有那么几分立体水墨画的氛围。

有人说,秋天本就是容易感伤的季节。

好花不常开,虽然想要留住美好,却只能无奈地看着它渐渐地褪色凋零。

到了中午,才会洒下几缕阳光。

恰好洒在靠近窗边的茶桌,温暖,惬意,柔和,适合喝一杯茶。

于是,拿出前两天那款燕子窠肉桂来。

入口时,各种滋味纷至沓来,如天边云卷云舒,气象万千。

刹那间,仿佛整个天空都放晴了。

正沉浸在茶杯里的美妙滋味时,有茶友来提问。

说:“老白茶不小心存发霉了,趁着秋天干燥,晒一晒,洗一洗,能不能继续喝?”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面包长毛了还能吃吗?水果烂了还能啃吗?”

那肯定是不行的。

科学的储存,加上正确看待食物变质,才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2》

话说回来,为什么白茶会变质?

主要和两点原因有关。

一要看先天,二要看后天。

所谓“先天”,指的是白茶的品质要好,具体和含水量有关。

含水量太高的茶叶,不易储存。

要知道,白茶最不喜欢的,就是水分。

它本身的工艺也并不复杂,主要是萎凋和干燥。

而这两个步骤的精髓,就在于用最天然的方式,把鲜叶内多余的水分尽可能多地排出去。

让成品的白茶,保持在一个干燥的状态,稳定品质。

所以,我们不仅要警惕外来的水汽,在买茶、存茶之前,也要关注白茶自身的含水量是否达标。

按照国标,合格的白茶,含水量不能高于8.5%。

也就是说,当白茶常年处于干燥的状态,水分含量不超过8.5%,才能顺利陈化,转化物质。

反之,如果含水量超标,就会出现很多潜在隐患。

比如,刚刚买回来的白茶,香气扑鼻,汤水稠滑、润泽。

可等到三个月或者半年以后,茶香就明显变得寡淡了,不如当初那样馥郁、有层次。

这是因为,茶叶中那些超标的、多余的水汽在作怪,破坏了原本的芳香物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汽对白茶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巧克力味、酸味、烟味、霉味,慢慢出现。

甚至于出现霉味,不仅喝起来寡淡无味,还会有锁喉感。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由白茶含水量超标、品质不过关引起的种种后续影响。

而所谓“后天”,则指存茶的人,是否足够认真仔细,有没有提供合适的存茶环境和条件。

假如没有做好密封,白茶就会从跑气到受潮,最终变质发霉。

假如没有离墙离地,白茶有可能会受到水汽的干扰,影响自身的风味和品质。

假如没有……

总而言之,正确的存茶方式,对白茶的陈化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白茶变质以后,有补救的方法吗?

如果已经是到了发霉的程度,基本上结局已经“板上钉钉”,不能喝了。

喝变质发霉的茶叶,无疑是伤害自己的身体。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茶友会因为惋惜、舍不得,从而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亡羊补牢。

曾经,我们遇到过几位可爱的茶友。

茶友A,买了几饼2014年的白露饼。

(掐指一算,如果能顺利存到明年,那就是真正的十年陈老白茶了,万众瞩目)

然而,买回去以后,没有细心对待。

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出差,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

家里人也不懂应该怎么存茶,于是这些老白茶,就一直被搁置在靠近窗边的角落里,日常接受着风吹日晒雨淋。

等到几个月以后,茶友A终于闲下来,想喝一喝自己买的老白茶。

结果,一开箱,浓浓的酸味,扑鼻而来。

茶友A看了村姑陈的文章以后,深知出现酸味的老白茶,就意味着存坏了,过度发酵了。

突发奇想,把这些受了潮的老白茶,放到烤箱里,高温烘干。

水分虽然是去除掉了,茶叶变得极其干脆,但在高温下,内含物质也损耗得所剩无几了。

对于白茶而言,雪上加霜,彻底报废。

还有茶友B,当意识到因为自己没有做好密封,导致白茶吸收了大量的水汽以后。

趁着秋高气爽,让茶叶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形式类似农家自晒茶。

并且他想着,白茶的制作步骤中,不也有一道“萎凋”的工艺吗?村姑陈文章里不是写过,日光萎凋是最高级的制茶方式吗?

就这样,混淆了概念,相信白茶晒一晒就好了。

但实际上,白茶从加工完成开始,就要立马封箱,避光阴凉。

把成品的白茶拿去晒太阳,非但不能越晒越香,还会让茶叶氧化变色,变成红褐色或者咖啡色。

外形、香气、滋味,都与原来完全不一样了。

《4》

正确的白茶储存方式是什么?

分为五个细节,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密封白茶,优先选择三层包装法。

把白茶用铝袋、塑料袋、纸箱,层层保护,三层密封,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储存效果。

不仅能隔绝水汽,还能保留茶香,避免跑气,更阻止了外界的异味影响白茶纯正的香气。

所以,当你把密封的纸箱打开以后,就会闻到干香扑鼻。

一股馥郁又清爽的植物香气,即便隔着铝袋和塑料袋,也争前恐后的钻入我们的鼻子。

干燥,是指整个存茶的大环境。

不能太潮湿,远离水汽丰富的地方,如厨房、厕所、地下室、冰箱等等。

想要存出一箱品质优秀的白茶,一定要注重干燥。

平时纸箱要离墙离地放置,最好能放在架子上,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更能避免白茶受潮。

假如家里实在比较潮湿,或者当地雨天比较多,可以另外购置一台小型抽湿机。

又或者,通过空调的除湿功能,降低房间的湿度。

总之,存茶的最佳空气湿度,要低于45%,有利于白茶内质良好转化,又不会受潮发霉。

避光,要求白茶存在不透光的纸箱里。

不透光,茶叶就不会被光线影响而加速氧化,影响到自身品质。

另外,光线还会产生热能,而高温条件下,茶叶内含物质的变化加快,同样损耗养分。

阴凉,是指存茶的房间里,温度不能太高。

高温加上水汽,加速了白茶过度发酵的进程,让营养物质大量分解、挥发。

但温度也不宜太低,维持在25℃左右,常温保存即可。

无异味,是为了保证茶香干净。

众所周知,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会吸收空气中的味道。

如果存茶的环境中有很多沉闷、不清爽的气味,时间久了,都有可能被白茶吸进身体里。

到时候,我们喝到的茶汤,就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怪味。

《5》

存茶不难,重在细心。

很多事情都没有后悔药,一步错,步步错。

就像保存白茶,当喝到了杂味怪味,甚至是看到了茶叶发霉长毛,才恍然大悟,那就太迟了。

亡羊补牢的作用,远比不上未雨绸缪。

所以,想要收获优质老白茶,就一定要排除万难。

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细节,都有可能会影响白茶的陈化。

作为主人,一定要更加用心,呵护着白茶一路成长。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4aec8cde3802e23ec4ec2fa603e3b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