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收到朋友的结婚请帖,日期在下下个月。
心中感慨,终于修成正果了。
村姑陈的这位朋友,就称她为Miss王吧,她和男朋友恋爱长跑了十一年。
从大学到社会,从白手起家到小有成就。
见面的时候,经常给我和其他单身朋友喂“狗粮”,感情甜得很稳定。
如今这个时代,这种慢节奏的恋爱方式,属实不多了。
请帖被李麻花拿过去看,然后坏笑着问我:“怎么啦?你也想结婚了?”
给了她一个大白眼,喝茶去了。
想起钱老《围城》里的那句话: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
因为没有尝试过,总觉得远处的风景更美。
婚姻的确是一段新的旅程,新的开始,但未来究竟会如何,有多少苦难需要一起面对,就又是后话了。
这个理论,套用在白茶保存上面,也很合适。
把茶叶买回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结束,也是开始。
未来的存茶之路,需要更加费心费力。
比如,以下这5个不起眼的细节,或许就是白茶受潮发霉的真正“元凶”。
《2》
第一,用密封效果差劲的容器
市面上,关于存茶的容器,五花八门。
不懂保存茶叶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与家里风格的统一协调性来挑选。
例如,喜欢古朴质感的朋友,就会买紫砂罐回来存白茶。
不得不说,一只名贵的紫砂罐,摆在家里,那是极有逼格的。
但紫砂这种材质,本身比较特殊,是双气孔结构,内部有着肉眼不可见的毛孔。
这就意味着,它不够密封,不能让白茶得到良好地转化。
众所周知,白茶储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密封。
盖因白茶是一种喜干怕湿的茶类,外界的水汽、高温、异味等因素,都会影响白茶的正常陈化。
很显然,紫砂罐并不是最佳选择。
被保存在紫砂罐里的白茶,仿佛待在一间四处漏风还漏雨的破茅草屋,无法得到庇护。
外表漂亮,却不够实用,价格再贵也无济于事。
还有的人,喜欢用铁罐存茶。
实际上,比起紫砂罐,铁罐的密度更高,密封效果更优秀,但依然无法满足长期存茶的需求。
任何的罐子,包括紫砂罐、陶瓷罐、铁罐、锡罐等等,都比不上三层包装法来得严实。
一层铝袋,一层食品级塑料袋,一层厚实的瓦楞纸箱,把白茶层层保护起来,周围的缝隙用胶带贴好。
确保万无一失,白茶才能睡得安稳,转化出优秀的品质。
《3》
第二,把白茶放在水汽充足的地方
普通人在家庭存茶的过程中,也要有选择性地安顿好纸箱。
家里水汽充足的地方,要尽量躲开,以免白茶受潮。
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有地下室、冰箱、厨房、客厅等等,具体还要看地区的气候条件。
先前有一位茶友说,自己学着酒窖那样,打造了一个地下的“茶窖”。
心里还幻想着,三五年,或者十几年后,拥有一批“窖藏老白茶”,独一无二,绝对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村姑陈虽不忍心打破茶友的美梦,但只能实话实说,让对方及时止损。
因为,地下室的环境,并不适合存白茶。
一是因为太潮湿,水汽充足,湿度爆表,白茶很容易受潮变质。
二是因为地下室太闷了,还经常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味,这是许久不通风的后果。
所以,盲目地把白茶放在地下室里,必然逃不过发霉的结局。
不仅没办法陈化出高品质的老白茶,还会影响自身纯正的香气和滋味。
其实存茶最好的地方,是家里的书房,或者空闲出来的房间,做好干燥、阴凉、无异味等要求。
偶尔还可以把窗户打开一个小口,让新鲜的空气换进来,把浑浊的空气排出去。
(ps:尽量挑选晴天,避免雨天,防止过多湿气进入房间)
《4》
第三,没有离墙离地
很多人不理解,我已经三层包装好了,为什么还要离墙离地?
如果你是南方人,如果你所生活的城市湿气很重,如果你一年当中要经历回南天和梅雨季节……
那么,不用解释,自然就能理解。
在某些特殊的天气里,空气中的湿度,接近饱和。
身体的感受是,黏黏腻腻,不舒服。
并且,水汽会凝结在墙壁和地板的表面,乍一看,就像从里往外渗水。
可想而知,如果把纸箱直接贴近墙壁和地面储存,再厚实的纸箱,也有被攻破的一天。
而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离墙离地,很有必要。
只要把纸箱放在架子上,或者用椅子垫高,与墙壁和地板保持一定距离即可。
《5》
第四,频繁开箱
理论上来说,把白茶密封在纸箱里,不应该频繁地去打扰它。
平时要喝的白茶,可以提前用马口铁罐或者密封铝袋,分装出来。
差不多是1个月左右的量,也便于日常取茶、喝茶。
可偏偏有一些茶友,不嫌麻烦。
每次喝茶之前,都要打开纸箱,再一层一层地解开三层包装法。
最终,见到自己心爱的白茶。
美其名曰:天天见面,关心它们的陈化状态。
殊不知,这样反而会打扰白茶的陈化,甚至会变质变味。
试想,如果喝茶的频率是一天一次,那一个月平均开箱的次数是30次。
在这一开一合间,很容易让空气中的水汽,进入箱子中。
原本白茶中的芳香物质,无法聚集,香气会变弱,也就是“跑气”。
渐渐地,香气越来越淡,层次越来越单一,最后甚至消失了。
泡出来的白茶,不再香气四溢,反而是寡淡无味。
更严重的情况是,茶叶强大的吸附力,会吸收来自外界的气味,生成杂味怪味。
整箱白茶,就白白浪费了。
因此,倘若你有长期储存白茶的打算,就要合理控制开箱的频率。
特别是在雨季,频繁开箱取茶,取完茶后又没有及时密封回去。
久而久之,白茶就会受潮发酵,生出各种你不喜欢的怪味,营养物质也挥发殆尽。
《6》
第五,湿手取茶
比起其他茶类,白茶的条形蓬松、自然,所以最方便的取茶方法,就是用手。
考虑到手上有细菌,很多人在喝茶之前,都有个习惯——洗手。
这个做法本身,没有问题。
但问题在于,洗手之后没有及时擦干净,就火急火燎地去抓茶叶了。
手上残留的水分,虽然数量不多,可别小看了它们的威力。
白茶极干燥,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吸附力。
作为主人,应该把“防潮防湿”这个要义,谨记于心。
而且,白茶变质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可能一次两次,抱有侥幸心理,湿手取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次数多了,时间久了,白茶受潮的风险就会直线上升。
量变导致质变,自己的一个疏忽大意,就会让白茶走向变质,失去品饮的价值。
《7》
买茶时,我们的要求往往很高。
但对于存茶,却常常忽视。
恰恰白茶又是一种娇贵的茶,不能受潮,不能受热,不能见光,不能闻异味……
某个不起眼的细节,都会导致品质受到影响,一落千丈。
但话又说回来,存茶并不困难。
只要拥有一颗蕙质兰心,愿意学习,愿意重视细节,存出优质老白茶,并不是梦。
它会变成现实,用一款色香味俱全的好茶,回馈用心的主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