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干净易生病?!医学界颠覆你认知的36个卫生保健知识

2019-11-09     八百方健康说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直都那么干净整洁,但另一些人往往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但及后你有可能发现,一些超级爱干净的人,往往有过敏性疾病?城里孩子,貌似比农村孩子更容易生病?那些邋里邋遢的人,反而越长越壮?最近,医学界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孩子在发育早期,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共生微生物和寄生虫太少,后期就比较容易得过敏性疾病。

01

家庭成员越多,孩子越不易过敏

英国曾有调查发现:有兄弟姐妹的人得花粉过敏的概率比较低;宠物等“家庭成员”多的家庭,也有类似“功效”。事实证明孩子在生命早期接触的微生物少,后期更容易得过敏性疾病。

02

感染寄生虫的孩子,不易过敏

科学家对比了西方孩子(卫生条件良好、严格接种疫苗)和非洲孩子(卫生环境恶劣,感染寄生虫)的皮试结果,发现非洲孩子能更好抵御过敏性疾病,这与非洲孩子的免疫系统和细胞被寄生虫训练过有关。

03

农场里的孩子身体好

在农场里长大的孩子,很少得过敏或哮喘。这些孩子能更多接触微生物,这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统。怀孕期间和孩子一岁前,多接触微生物很关键;而长期持续接触牲畜、奶制品、动物饲料里的微生物,则更有好处。

04

太干净,并不是好事

家庭环境脏一点,空气里的微生物就会更多样,家庭成员的皮肤表面微生物也会更加多样化,这样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

05

顺产的孩子不易过敏

顺产婴儿能在出生时,从母亲生殖道获得第一批非常珍贵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定殖在孩子的皮肤、呼吸道、口腔、肠道等部位后,很快能给力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让他们不易过敏。

06

微生物不够会引起身体其他问题

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饮食、药物等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让人的免疫系统有不同的响应,或是超敏(过敏)反应,或是免疫缺陷。可能促进代谢综合症,肥胖、糖尿病等问题可能就此发生。

07

亲朋好友多串门,交流益生菌

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往往也会让家里乱起来,但客人们带来的有益微生物,往往也是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的。

08

“脏一点”不代表不整洁

家庭环境可以脏一点,不代表不需要培养孩子的整洁意识。有效规整和收纳,整齐有序,这是对孩子习惯和性格的培养,这是除了身体健康之外,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教育。

09

坚定拒绝二手烟

生活环境可以脏一点,主要是能够让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起来。而二手烟创造的脏环境,充满化学物质,会毒害孩子,影响他们的健康。

10

抗菌和消毒用品要节制

家里可以有一些抗菌抑菌制品,以备传染性疾病流行、家庭有人得病时使用,但日常不要经常给孩子使用。衣物晒干晾干而无须刻意消毒;除了在卫生条件确实恶劣的地方,一般不需要刻意使用消毒纸巾。

11

别太纠结公共场所的卫生

带孩子到餐厅吃饭,不必要用消毒纸巾把桌椅擦遍,孩子这摸那摸了以后,简单洗个手,顺其自然就好。大人不要徒增不必要的烦恼,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真的比你想象的少很多。

12

带孩子多与大自然和土壤接触

带孩子多到大自然,多与土壤接触。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惊人,与它们多接触,对孩子多样性微生物生态的建立具有巨大意义。但要避免接触到动物粪便,里面可能有寄生虫卵。

13

多忍忍“臭男人”

除了有伤口恢复需要提高卫生标准,还有臭脚、香港脚、传染病不可忍受,老公、婆婆等家人或保姆带孩子时,邋遢点脏点你就忍了吧,这样能多给孩子一点微生物,对孩子可能是有好处的。

14

好细菌偏爱素食

人身体里的好细菌,大部分偏好素食,它们将长的植物纤维分解,将短纤维转化为短链脂肪酸,能让第一道身体防线保持稳定。因此在饮食结构中,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的食谱更健康。

15

孕育一个肠道微生物给力的孩子

从上图看到,至少有九种因素会影响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的构成。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多样化而健康的微生物,家长们要充分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16

孕妇的饮食习惯非常关键

很多中国家庭给孕妇准备的食谱,充满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这是不科学的。一方面营养过剩,孕妇和胎儿容易发胖,不利于顺产;另一方面,对微生物有利的营养不够,不利于肠道微生态平衡,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另外,孕妇因为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和胎儿占据更大的空间,容易便秘。这时候,更需要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并增加粪便体积,有助于防止孕期便秘发生。

17

孕期可以适量接触微生物

现代中国女性,怀孕期间处处小心,连小区里正常的社交活动都不去参与,与微生物的互动缺乏,可能对胎儿发育没有好处。适量接触微生物,能增强胎儿的免疫力。但是,如果是在流行疾病爆发的季节,必须适当减少与人群的接触。

18

孕期一定慎用抗生素

孕期,最重要是要用科学的生活、饮食方式确保微生态的平衡,让强大的微生物防线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扰。不到万不得已,孕妇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不要没有医生指导自己使用抗生素。

19

孕期需有愉快的心情

所以,怀孕期间思想压力大,甚至有抑郁倾向,可能不利于阴道微生物的生长,进而会影响孩子出生时定殖的肠道微生物,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系统发育和性格。

20

母乳喂养就是好

21

妈妈要坚持科学饮食

哺乳开始后,妈妈要始终坚持健康而平衡的饮食,产出好奶,造出好的母体微生物,让孩子更加健康。

22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建立微生态

从母乳喂养开始到添加辅食(固体食物),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时间,到一岁的时候,很多孩子的饮食可能就以固体食物为主了。这个阶段非常关键,是微生物生长的黄金时间,更是免疫、神经系统发育的黄金时期。

23

孩子尽量不吃零食、饮料等

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乳化剂,会破坏肠道微生态。乳化剂会让肠道健康受到损伤,微生物与肠道上皮细胞的接触变得容易,就会侵害肠道,引起肠炎或其他代谢疾病。

自然、新鲜的食物始终应该是家庭饮食结构的主角。食品添加剂、乳化剂,在孩子爱吃的零食、饮料、香肠和培根等加工肉类中常见,为孩子和微生物的健康,要避免多吃它们。

24

早点让孩子抓吃食物

婴幼儿不像大孩子和成年人那样有使用工具的意识,孩子的天性是使用手抓取食物。可以鼓励孩子早些动手进食,抓食物,一方面增加进食的乐趣,另一方面又能多吃一点微生物。

25

理性给孩子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好东西,孩子如果腹泻,现在最好的药物之一是益生菌。

26

膳食纤维是微生物最好的食物

水果、蔬菜、粗粮,都富含膳食纤维,这些纤维可以被孩子的微生物利用,促进肠道健康。除此以外,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或果胶等益生元,也是优质的膳食纤维,可以融入孩子的日常饮食,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肠道微生物。

27

给孩子接种更多安全的疫苗

除了计划内免疫,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择接种自费疫苗,让孩子对更多病原微生物有抵抗力。

28

除了打疫苗,能少去医院就少去

注射疫苗要去医院,但除此以外,在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情况时,应选择多观察,发现孩子状态良好,要考虑等待孩子自愈。

29

少吃糖,多清水漱口

发现蛀牙的潜在致病菌与孩子多吃糖就是关系密切。因此,想给宝宝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首先从保持宝宝口腔里的细菌健康吧。

30

早点开始刷牙,使用牙线

从孩子的小乳牙刚冒出来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刷牙了,为了保证牙齿健康,还可以给孩子使用牙线。

31

要杜绝孩子吃到腐烂腐败的食物

食物不宜放置过长时间,就是放在冰箱里保存也不能长久。一定要避免腐烂或腐败的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威胁到孩子。

32

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做好必要的应对

手足口病、流感或其他传染病流行期间,家庭、学校或社区都要相应提高应对级别。家庭里平时不用的抑菌香皂等可以在孩子从学校回到家时使用。

33

家里有人得病,孩子要做好隔离保护

如果家庭中有较为严重感染的大人或兄弟姐妹,在家庭中一定要做好隔离保护。这些措施包括避免近距离接触,避免交叉使用餐具,短期内使用抑菌产品等。

34

伤口要及时消毒处理

正常情况下,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不会造成孩子感染。但如果受外力所伤,出现了伤口,那么空气等环境中、孩子皮肤上的一些坏微生物会乘虚而入。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破损伤口,尽快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处理。

35

严重雾霾,要保护孩子

如果是在污染物爆表的严重污染期间,家长们要让孩子尽可能不出门,并开启空气净化器。严重雾霾,能伤害孩子的并不是微生物,而是高浓度的化学物质。

36

避免工业和汽车尾气伤害孩子

住在经常有大卡车经过的公路旁边的儿童,有过敏或哮喘疾病的比例很高。肮脏的尾气、有毒的废气,是伤害孩子的元凶,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孩子的共生微生物足够强大,也发挥不了作用。

请点击文章右上方的红色“关注”按钮关注我!

八百方健康说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旨在成为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如果您需要帮助,请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联系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sbUW4BMH2_cNUg2Q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