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腸不腥不臊不油膩,全看這幾招

2019-06-27     草草啖鹽說蜜


沒有哪位吃貨是不愛肥腸的。肥腸出身不好,長在了豬出恭的部位,封建社會的才子佳人起初是不吃的,只有勞動人民,沒錢嫌髒,他們把肥腸充分洗凈,然後加以各種調料,用各種烹飪方式,逼出肥腸的香和韌,最後呈現在餐桌上,香氣已飄過萬重山,惹得那些個文質彬彬的統治階級,也紛紛下箸。

肥腸從最初的被嫌棄,到被喜愛,經過了漫長的改良嘗試的過程,這個過程,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格。

山東有軟嫩鮮香、一嚼即爛的「九轉大腸」;北京有焦脆嫩滑、咸鮮微甜的「焦熘肥腸」;西安有肉嫩味醇、薰香濃郁的「梆梆肉」和軟糯香濃的「葫蘆頭」;潮汕的「脆皮大腸」,皮脆味甘香,肥而不膩;閩南的甜味「糯米大腸」,美滋滋,軟糯香甜!

當然,有喜歡甜的便有人喜歡臭,南京有「金陵雙臭」,貴州有「臭酸大腸」。喜歡清新風格的,還有金華的「桂花大腸」

而天府之國的川渝大地,肥腸種類更是繁多,什麼肥腸粉、肥腸雞、火爆肥腸、粉蒸肥腸、溫拌肥腸、大邑肥腸血旺、長壽肥腸飯、軟炸扳指、蘸水肥腸,江油肥腸......

肥腸不管是南派還是北派,萬變不離其宗,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肥腸要不腥不臊不油膩,才能成就各流派美味的肥腸。

今天就來說說我是如何處理肥腸不腥不臊不油膩的,請看這幾招。

一、清洗肥腸,分兩步走:

1、翻腸,去油

流水下沖洗,肥腸翻面,把裡面的油脂撕掉。

2、洗滌

地瓜粉、鹽是必不可少的洗滌用品!一遍地瓜粉,一遍鹽,不要吝嗇,大把地用,反覆揉搓,一定要流水下沖洗,而地瓜粉和鹽用的次數也不能多,一兩次即可,不然洗得太乾淨了,肥腸會發苦。

二、烹飪肥腸的要領

1、冷水下鍋,加入料酒一起焯水,這是讓肥腸去腥臊在起跑線上,焯水後冷水沖洗乾淨。

2、烈油鍋,下白糖,炒糖色。

3、肥腸在糖色里翻炒。

4、下料酒、十三香、辣椒、八角桂皮、醬油和少許清水。

5、清水淹過肥腸。

6、蓋上蓋子,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煮一個小時。

7、大火收汁出鍋。

切成小塊,便是一盤不腥不臊不油膩的肥腸,色澤焦黃,濃香撲鼻,盤中熱氣裊裊,腸香四散,忍不住抓起肥腸就往嘴裡塞,又香又韌,不油不膩,相當滿足饕餮的胃。

而再做深加工,更是豐富所有人的味蕾。

閩南人喜歡面線糊,那就來一碗大腸面線糊,加一根油條,就是一頓美味的早餐;喜歡吃面,來一碗大腸面澆頭,便是一頓很上海的午餐;下午茶時分,不妨來一份豆花肥腸,豆花和肥腸是絕美的葷素搭配,在午後吃起清爽舒適;夜晚喜歡和朋友喝兩杯小酒的,一定得來盤尖椒爆炒肥腸川式麻辣干鍋肥腸,吃得臉紅耳赤,興致盎然。

和兄弟姐妹一起,有肥腸下酒,人生又有何求?

這裡是「草草啖鹽說蜜」,圖文原創,力求給大夥呈現原汁原味的地方美食。原創不易,拒絕盜文盜圖,違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86lLWwB8g2yegND8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