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鹽說蜜
——說天地美食,談人間風味
如果說,泉州是福建省最有歷史內涵的城市;
那麼,廈門就是整個福建省的顏值擔當。
號稱「中國人的海上花園」,廈門的大海,和閩南沿海金三角的其他兩座城市完全不同。
泉州的大海很磅礴,每一個海浪都充滿拼搏;
漳州的大海,滿含古老和休閒的韻味;
而廈門,浪漫美麗,每一朵浪花都是歷史沉澱後的優雅和淡定。
話說廈門的歷史也很悠久,只不過很長時間都隱匿在泉州和漳州里,沒有強大的自己。但明清以後,泉州沒落,廈門作為一個優質港口城市,被當時的朝廷注意。
尤其是鄭成功父子,他們成功地將廈門開發成集軍事、政治和經濟貿易為一體的城市,並帶去了泉州紅磚瓦厝的建築風格。
鴉片戰爭以後,廈門成為通商口岸,西方殖民主義者入駐廈門,大批傳教士來到廈門,他們在廈門的鼓浪嶼建起了領事館、洋行和教堂,並大量種植花草。
這個大海中的城市,不但有閩南的紅磚瓦厝,還有歐式風格的洋房,初具繁花似錦的浪漫。
真正奠定廈門優雅曼妙基調的可不是洋人,而是大批南洋華人和廈門本土鄉紳。
南洋華人富商,攜巨資入駐廈門,他們的觀念依然是中國風,但又吸取了南洋的精髓。
巨商林爾嘉,其建造的菽莊公園,堪稱最豪華的閩南私家園林,最大特點就是「藏海」。
何為「藏海」?
先將海"藏"起來,而後大海奔騰而至,引人踏海而行......
這種格調,一聽就很浪漫,是不是很想來廈門看看?
但今年的國慶,疫情尚未遠去,廈門還在努力。
去不了廈門,我來為大家介紹一道同樣是南洋華人帶來的浪漫飲食——沙茶麵。
沙茶,原為「Satay」,馬來西亞讀音,又翻譯為「沙嗲」、「沙爹」,是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一帶的特色調味,以鮮蝦和各種香料調製而成,鮮香味濃,風味獨特,尤其是做成沙茶肉串,更是迷倒一大堆的饕餮。
而福建閩南一帶,則將沙茶和當地的鹼水面結合起來,做成了兼具南洋和閩南風格的沙茶麵。
如果你到廈門,必然要品嘗的定是沙茶麵,就好像在鼓浪嶼,你品味的不僅僅是紅艷艷的燕尾脊古厝,還得品品白牆洋房。
廈門沙茶麵
一、準備材料:
1、主食材:
油鹼面
2、沙茶湯的配比:
沙茶辣45g
花生醬45g
辣椒油10ml
牛奶150ml+白糖10g(椰奶或煉乳)
大骨湯1鍋
蔥頭油1小碗
3、配料:
螃蟹、大蝦、魷魚等
油豆腐、魚丸、醋肉等
青菜等
二、操作過程:
1、大骨熬湯:
大骨清洗乾淨,放入鍋中焯水;
撇去浮沫後清洗乾淨,放入砂鍋熬4個小時。
2、準備配料:
香煎螃蟹;
麻油煎大蝦;
白灼魷魚;
炸醋肉等。
3、熬沙茶湯:
少許蔥頭油小火炒沙茶辣;
炒出香味後倒入大骨濃湯;
熬制沙茶辣融為一體後,倒入花生醬;
少許辣椒油;
再倒入牛奶白糖或椰奶、煉乳;
記住,沙茶辣和花生醬等都有咸鮮味,所以不用任何調味了。
4、熬煮至全部融合後,用過濾篩過濾,這樣湯頭會更細膩。
5、燙青菜,少許鹽和油會讓青菜更碧綠;
再來燙麵,油鹼面是熟食品,所以只要燙掉表面的髒物即可,不用燙太熟,會影響口感。
6、大碗中放入燙好的油鹼面,再淋入滾燙的沙茶湯;
擺上燙青菜;
再擺入所有的海鮮配料。
撒上蔥花和蔥頭油,一碗融合閩南和南洋風味的沙茶麵就做好了。
湯底是南洋的,而其他的都是純粹中華的飲食。
中西合璧,便是浪漫的廈門。
而廈門的浪漫,又何止是一碗沙茶麵?
這個國慶假期,我先後介紹了「融合山珍海味的莆田燜豆腐」、「完美兼具中原與海洋風味的泉州面線糊」,以及今天的「浪漫異域情懷的沙茶麵」。
疫情過後,歡迎來福建,來福建這三座城市,品嘗她們不一樣的人文美味。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
原創作品,部分圖源網絡!
喜歡就請點贊、轉發、收藏或評論。
草草阿姨希望得到你們的鼓勵!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3587911_12010062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