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殺人魔頭,曾被懸賞2500萬美元捉拿,最終死於一條內褲…

2019-10-29     環球人物雜誌

曾經讓美國反恐部門恨到牙痒痒的恐怖組織頭目,竟然因一條內褲被殺死,著實令人唏噓。

|作者:二水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最高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被美軍擊斃!

10月26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了一條「推特」稱:「剛剛發生了一件大事!」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

隨後,美國《新聞周刊》和英國《鏡報》最先發出消息,認為特朗普的這個預告與美國在敘利亞的行動有關,巴格達迪可能已經死亡。

果然,賣了一晚上關子的特朗普在27日上午發表公開聲明,「伊斯蘭國」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在美軍針對他的夜間軍事行動中自殺死亡」。根據特朗普的說法,這次美軍的襲擊行動大約持續了兩個小時。

據媒體報道,被美軍追擊的巴格達迪一度情緒失控到尖叫、哭泣,他挾持了幾名兒童做人質(也有消息說是他的孩子)狂奔進暗道企圖逃跑,但是被追來的警犬堵在暗道的盡頭。最後,走投無路的巴格達迪引爆了炸彈背心,將自己和兒童炸死。



特朗普曬出了建功的警犬。

爆炸發生15分鐘後,美軍通過對現場遺骸進行檢測,確認了死者正是巴格達迪。

曾經,巴格達迪是繼「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後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此前多次有媒體報道過他的「死訊」,但最終都被證實是假消息。

至於這次為何能殺死他,「敘利亞民主軍」的一名高級顧問在28日披露,在美軍特種部隊發起行動之前,「敘利亞民主軍」的一名秘密線人提前獲得了巴格達迪的內褲,經過DNA比對,確認目標正是巴格達迪本人,遂知會美軍開始行動。

特朗普稱,「一個殘忍的殺手,一個造成了如此多苦難和死亡的人,已經被消滅。他死得像條狗、像個懦夫,世界現在安全多了。」

曾經讓美國反恐部門恨到牙痒痒的恐怖組織頭目,竟然因一條內褲被殺死,著實令人唏噓。

「男人和女人怎麼能這樣一起跳舞!」

巴格達迪的本名叫易卜拉欣·阿里·巴德里·薩馬賴,1971年生於伊拉克北部城市薩邁拉一戶虔誠的穆斯林人家。

因為父親在清真寺工作的關係,巴格達迪從小就泡在清真寺里。從那時起,信仰已在巴格達迪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如此安靜,幾乎聽不到他的聲音。」在人生頭30年,巴格達迪留給鄰居哈米德這樣的印象。在鄰居的記憶里,年輕時的巴格達迪有近視眼,鬍子稀疏,每天穿著伊拉克男性傳統長袍,頭戴一頂白色的小帽子。

後來,巴格達迪考入巴格達大學,自行車後面總是放著宗教或其他相關書籍。那時的他和其他學生一樣,喜歡運動,曾作為清真寺足球隊的一員,被隊友們稱作「清真寺梅西」。

本來,已獲伊斯蘭研究學博士學位的巴格達迪,可以在日後成為一位主講宗教法律課程的教師。後來發生的事情,改寫了他的一生。

就在巴格達迪就讀研究生時,他的叔叔說服他加入了穆斯林兄弟會。在那裡,他受到了極端保守派成員的影響,並在2000年接觸到薩拉菲聖戰主義思想,而薩拉菲是一個極端主義教派。

就這樣,巴格達迪成了一名極為保守的伊斯蘭主義擁護者,其性格也有所改變。他會在生活中訓斥那些在他看來沒有遵照宗教習俗的親戚,並對他人的行為進行約束。

巴格達迪的同學曾回憶,「有一次區內舉行婚禮,男女在同一個房間裡興高采烈地跳舞,巴格達迪在街上走過看到此情景,大喊:『男人和女人怎麼能這樣一起跳舞?這是違反教義的!』於是阻止這些人跳舞。」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國軍隊隆隆駛入伊拉克。



在美軍的空中打擊下,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總統府硝煙瀰漫。

作為伊斯蘭法學學生,巴格達迪比大多數人更了解《古蘭經》中呼籲打擊外敵、保衛信徒家園的那些內容。為此,他參與組建叛亂組織,與美軍進行反抗。

在組織里,巴格達迪接受了軍事訓練,再加上之前學過的神學理論功底,他的地位一步步上升,並開始接管「基地」組織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分支機構,只接受伊拉克基地組織頭領扎卡維的領導。

可沒多久,巴格達迪就在一次針對扎卡維的捕捉行動中被美軍逮捕,被關在伊拉克最令人生畏的地方——"布卡監獄"。

從恐怖分子到恐怖大亨

讓外界害怕的布卡監獄,對恐怖分子來說卻是一個難得可以交流的地方。

「敘利亞危機」網站編輯阿隆·隆德說:「犯人們通過互動、交換信息和戰鬥策略,為未來的活動建立了重要的人際關係網。很多『聖戰』分子在那裡互相結識,潛在的恐怖分子開始變得激進並彼此聯結起來。那是一個很多『伊斯蘭國』領導人待過的地方。」

在布卡監獄的那段日子,成為巴格達迪人生重要的時期。他鑽研宗教、組織禮拜、進行宣教,為不同派系的囚犯上課,並與他們結成聯盟。

當時的美軍認為,巴格達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並在2004年12月將他釋放。令美軍沒想到的是,出獄後的巴格達迪竟成為一名真正的極端恐怖分子,並在幾年後成為知名的「恐怖大亨」。

剛出來的那會兒,巴格達迪因為淵博的宗教知識,被伊拉克基地組織派到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負責監管基地組織在當地的宣傳工作。

2006年6月,伊拉克基地組織領袖扎卡維死於美軍空襲,本·拉登的女婿馬斯里繼任領袖一職。馬斯里很快改弦易轍,把伊拉克基地組織改為"伊拉克伊斯蘭國",同時繼續宣布對基地組織效忠。

在「伊拉克伊斯蘭國」,巴格達迪利用他深厚的宗教知識特長,協助溝通組織內部的伊拉克人、外國人和此後加入的新成員,為自己贏得了聲望。2010年,馬斯里被美軍擊斃,巴格達迪順理成章地成為新領袖。

1年後,敘利亞內戰爆發。長久的內戰讓敘利亞很多地方出現權力真空,巴格達迪嗅到機會,想另立門戶,並開始為這一計劃布局。

首先,巴格達迪瞄準時機,前往敘利亞活動,聯絡當時的敘利亞反政府自由軍,聲稱願意幫他們推翻阿薩德政府。緊接著,為充實戰鬥力,他在2012年7月發布視頻,煽動追隨者在伊拉克全境實施「劫獄」「越獄」。隨後的一年內,巴格達迪指揮了24起汽車炸彈襲擊、攻擊9座伊拉克監獄,致使數百名被囚極端分子越獄。這些人的加入令巴格達迪的實力大增,並將「伊拉克伊斯蘭國」改名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簡稱ISIS或者ISIL)。

除了無情掃蕩「敵人」,巴格達迪還會毫不猶豫地剷除從前的盟友。他會將擄獲的「戰俘」槍斃或斬首,並用視頻記錄血淋淋的一切,再發布到網上,好讓對手感到恐懼。

那段時期,巴格達迪極其殘忍的作風讓其他好戰分子聞之色變,也讓基地組織看不下去了。本·拉登的後繼者,基地組織領袖扎瓦希里在2013年宣布斷絕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關係。

自封「哈里發」

自立門戶的這一天到了,巴格達迪刻意安排了自己的首次正式出場。

2014年6月,「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占領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1個月後,留著灰白色長鬍須、穿著黑色長袍、裹著黑色頭巾的巴格達迪,慢慢走上摩蘇爾一家清真寺的布道壇進行演講。在伊斯蘭教中,黑色頭巾一般只有作為先知穆罕默德聖裔的男子才可以佩戴,巴格達迪這樣做是為了彰顯其正統宗教身份,以贏取伊斯蘭民眾的認同和擁戴。

在演講中,他宣布要建立一個所謂的「哈里發國」,自封「哈里發」,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改名為「伊斯蘭國」。

雖然他在演說里一再強調自己是反西方生活方式的典範,要求追隨者放棄西方觀念與生活方式。但是當天,巴格達迪的手腕上戴了一塊價值5000多美元的名表,正來自他所反對的西方世界。

價格昂貴的手錶為巴格達迪招來不少譏諷,但此時的他無所畏懼。

他不再是美軍眼中的無名小卒,而是被恐怖世界視為精明的「戰略家」,還是當時被美國反恐部門懸賞1000萬美元抓捕的恐怖大亨。

「伊斯蘭國」的發展在巴格達迪的帶領下,一度達到鼎盛,曾擁有大約3萬名武裝人員,控制範圍覆蓋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大片地區,是國際公認的危害最嚴重的恐怖組織之一。

但隨著美國在最近兩年加大反恐力度,「伊斯蘭國」也日漸式微。今年4月29日,是巴格達迪最近一次「疑似現身」。在一個由「伊斯蘭國」發布的視頻中,他承認「伊斯蘭國」在敘利亞戰事受挫,同時也發出威脅,會發動更多「報復行動」。

但更多的時候,巴格達迪神出鬼沒,行蹤詭匿。為了抓捕他,美國將懸賞金上漲到了2500萬美元。據說,在那些躲藏的日子裡,巴格達迪因長時間住在地下隧道里,性格也愈加敏感偏執,每天都穿著自殺式爆炸背心睡覺,時刻做好同歸於盡的準備。

如今,巴格達迪的死訊傳來,卻依舊不能讓美國反恐部門鬆懈。

就在巴格達迪被炸死的同一天,美媒曝出,他生前提名薩達姆政權時期一名軍官卡拉達什擔任接班人,「伊斯蘭國」已任命這名前軍官擔任組織新頭目。

而目前關於卡拉達什的信息,外界所知甚少。不過相信總有一天,他的下場會和巴格達迪一樣,要麼死,要麼被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hogGG4BMH2_cNUgjJg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