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為首相卻自稱是個打工的:「我是他們選舉出來的,我有1600萬個老闆。」
|作者:阿曄
|編審:蘇睿
最近,廁紙竟然在不少國家都成了搶手貨!
當地時間3月19日,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到超市考察時,就遇上了國民瘋狂囤搶廁紙的場面。一位在購物的市民還熱心地問他:「你有足夠的衛生紙了嗎?」
呂特答:「夠的,超市還有(廁紙)。未來十年,荷蘭的廁紙都會很充足。我們有好多廁紙,夠我們『拉』10年了!」這番幽默的回答惹得現場傳來陣陣笑聲。
為了讓民眾安心,呂特也是夠「拼」的。
1967年出生的呂特一直被稱為荷蘭的「國民老公」。自2010年擔任首相以來,他的政客形象堪稱「完美」,英俊瀟洒的外表加上親民隨和的性格,一時間圈粉無數。
如今,荷蘭疫情暴發,呂特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荷蘭捏一把汗
其實2月初,荷蘭曾出現過一些因新冠肺炎疫情歧視亞裔的事件,好在呂特很快站出來發聲。
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些歧視現象令人反感。不管是不是因為疫情,歧視都是種醜陋的行為,是錯誤的,不利於社會團結。他堅決反對歧視行為,並呼籲荷蘭民眾相互支持,共同反對歧視行為。
·呂特
到了2月底,疫情在歐洲各國陸續暴發。2月27日,荷蘭出現了首個確診病例。
一開始,荷蘭國家公共衛生及環境研究院認為,新冠肺炎和平時的流感類似,所以大眾不必恐慌,無明顯症狀的患者可以自行在家隔離。
荷蘭政府此時還比較「佛系」,給民眾的建議是:勤洗手,儘量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不要再進行貼面禮,咳嗽或者打噴嚏時請用手肘遮擋,口罩暫時不需要戴。
3月3日,荷蘭累計確診病例達24例。呂特出面呼籲民眾不要恐慌,請大家照常生活、學習。
然而9天後,轉折突如其來——內閣召開發布會稱,荷蘭的增長指數開始和義大利趨同,確診人數呈直線上升趨勢。
荷蘭政府馬上開啟抗疫措施:取消超過100人的聚集活動,關閉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場所,取消各類體育活動,鼓勵人們儘可能在家辦公。
3月15日,荷蘭政府再次召開發布會,宣布所有學校從3月16日到4月6日停課3周,所有咖啡廳、餐廳、酒吧以及娛樂場所自當天下午6時起停止營業。
儘管超市依然開門,政府也保證日常供需不會出現問題,呼籲民眾不要哄搶,但當地超市還是出現了搶購潮。就在多數人囤糧食、清潔用品和廁紙時,竟有一撮人跑到出售大麻的咖啡店搶購起了大麻……
3月16日,呂特發表電視演講,分析了三種抗疫方式及其可能帶來的後果:
1.建立「群體免疫」,儘可能將疫情暴發的峰值拉平,緩解醫療壓力;
2.不控防病毒傳播,儘快達到峰值,但醫療系統將可能全面崩潰;
3.封鎖全國,控防結合,但是那將會持續很長時間,且結果沒有確定性。
最終,他宣布荷蘭將採取第一種方式對抗新冠肺炎疫情。
在電視演講的結尾,他說:「我們1700萬荷蘭人將會共同應對。只要1700萬荷蘭人團結起來,我們會共渡這次疫情。照顧好彼此,我相信大家。」
不過,看到同樣搞「群體免疫」的英國這幾天的疫情愈發嚴峻,人們不免也為荷蘭捏一把汗……
自稱「打工仔」的親民首相
有一說一,呂特的顏值算得上是英俊瀟洒、文質彬彬,但也並不是驚為天人。他之所以能成為萬千迷妹的「國民老公」,主要靠的還是人格魅力。
他最為人稱道的一個特點就是親民,各種平易近人的事例簡直不勝枚舉。
比如,他幾乎成了荷蘭自行車的「代言人」,經常騎著一輛半舊自行車出行。
上下班要騎車
等紅燈時會和路人寒暄幾句
就連覲見國王時也是騎著車就去了……
有一次進荷蘭國會大廈時,他通過安全門後,不小心把手裡的咖啡杯掉在地上,但沒有讓一旁的工作人員善後,而是自己撿起咖啡杯
然後到一旁找清潔工借了拖把和抹布,親自把地擦乾淨
再比如,他從2008年開始就數年如一日地堅持去海牙一所普通技校當老師,教授荷蘭語和公民教育課程,即便後來當上了首相,他也沒有停下這份工作。
呂特還是個文藝青年,彈得一手好鋼琴,曾經還心血來潮地在海牙中心火車站表演,分分鐘又圈粉無數。
讓呂特更加人氣爆棚的是,他是個出了名的大孝子,「每周末都和年逾九旬的母親一起外出吃印尼菜,但永遠不會光顧同一家餐廳」。呂特曾表示,他一生中最大的打擊是父親的去世,而在這之前,則是自己愛犬的死亡。
而這樣一個性格隨和、多才多藝、孝順溫柔的人,至今還是一枚單身漢!
很多人都很好奇呂特的擇偶問題,不過這仍舊是一個謎。他幾乎沒有傳過任何有實錘的緋聞,也沒有驚世駭俗或者聳人聽聞的言論,只是曾在一次電視採訪中聲稱,自己進大學之後就沒有談過戀愛,對於目前的生活很滿意,當然,有時候也想有個人生伴侶。
在荷蘭的一些吃瓜群眾看來,呂特的政客形象簡直「完美」得近乎無聊。而呂特依舊踐行著當初的宣言——「服務所有人而非精英」。他作為首相卻自稱是個打工的:「我是他們選舉出來的,我有1600萬個老闆(當時荷蘭人口是1600多萬)。」
有中國情結的「實幹派」
呂特曾經真是「打工」的,在知名跨國公司聯合利華工作了10年。
2006年,他棄商從政,以超半數的黨內支持率被推選為荷蘭自民黨黨首。當時,他還不滿40歲,卻得到自民黨內外很多人的支持。4年後,他出任荷蘭首相,並於2012年和2017年兩次連任。
在呂特看來,搞政治和經商其實非常相似,都是要除舊革新。「政治當中的複雜性、多面性吸引了我,現在很多年輕人肯定覺得政治非常無聊,以為政治就是開長會、聽報告,但政治其實非常需要年輕人的參與,來改變一些老舊的習慣。」
·呂特
不同於生活中的隨和溫情,呂特在政壇的風格屬於「雷厲風行」那一種。他常表示自己以英國歷史上兩位以手腕強硬著稱的首相——邱吉爾與柴契爾夫人為榜樣。
從政期間,他還被公認為是「靈活的實幹派」:對社會保障領域實行前所未有的大縮支、採取限制性的移民政策;靈活地周旋在左派和右派政黨之間,把擁有不同視野和利益的黨派團結起來,即便他在台上批評其它黨派的政治綱領,仍然能在生活中和該黨領袖成為好朋友。
「做首相意味著要做決定,要在國會、社會中爭取廣泛的支持,才能使政策落到實處。」呂特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道。
·呂特
而說起呂特,就不得不提他的中國情結。
在他的出身地荷蘭海牙,專門設有中國文化中心,民樂演奏、崑曲等中國傳統經典常常在這個遙遠的海洋城市響起。據說,呂特不僅見證了該中心的成立,還是那裡的常客。
畢業於萊頓大學歷史系的他,似乎對中國這個東方古國格外青睞,曾在2013年、2015年、2018年、2019年四次訪華。
有趣的是,他頭兩次訪華其實身負重任——荷蘭人民心心念念盼著他能帶一隻大熊貓回去。
2013年那次,荷蘭人民未能如願。兩年後呂特再次訪華,荷蘭網友為了不給他太大壓力,紛紛表示:雖然大熊貓是比那些合同什麼的都要完美的結果,但如果真帶不回大熊貓,我們也不會說什麼啦……
可惜,呂特最終還是沒能帶回去。直到2015年底,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訪華,終於與中國達成協議,成功租借到大熊貓。當時,荷蘭人民那叫一個興奮,街道兩旁都插滿了黑白的熊貓旗。
同樣是在2015年,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博鰲論壇期間,哈薩克總理馬西莫夫全程用中文做演講,台下的呂特被深深地震撼。於是,他在發言時誇下海口:希望我明年也能用中文發表演講!
也不知道呂特的中文學得怎麼樣了,不過最近他肯定是顧不上這事了。
前不久,荷蘭衛生部長布魯諾·布魯因斯在議會上發言時突然暈倒在地。當晚,他在推特上回應:「我因精疲力盡的一周而暈倒,今天回家休息一晚,明日再戰疫情。」結果,第二天他突然宣布辭職。截至今天上午11點,荷蘭的確診人數已經突破4200人。
荷蘭疫情形勢之嚴峻,可見一斑。
3月18日,王毅應約同荷蘭外交大臣布洛克通電話。
王毅表示,雖然中國國內對防疫物資仍有較大需求,但中方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向有需要的國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分享疫情防控經驗。關於荷方在華採購需求,中方願予以積極協助,在清關、運輸等方面作出便利安排。中方也願同荷方開展遠程醫療合作,加強醫療專家交流。
病毒無國界,疫情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希望在呂特的領導下,荷蘭能夠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