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台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
佛教名山
五台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最早在五台山弘揚佛法的是光明法師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於公元前710年親自赴五台山傳播佛教。《名山志》記載:「五台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
景點介紹
黛螺頂
黛螺頂,是五台山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別具一格的一座古剎。黛螺頂,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頂庵,明萬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名為黛螺頂,一直沿續至今。
殊像寺
殊像寺,坐于山西省鳳林谷口,面對梵仙山,風景優雅。該寺創建於元代,於明代弘治年間和萬曆年間重修,與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山五大禪處,又為青廟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寺院。
顯通寺
顯通寺,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花園寺、大華嚴寺、大吉祥顯通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永明寺,位於山西五台山中心區的台懷鎮北側。顯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1] ,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
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
大白塔的全名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內,實際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標誌,也五台山的象徵。大白塔在2004年耗資138萬元經過重新修建,整個塔身高大挺拔,氣勢恢弘,雍容高貴,為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標誌。
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的靈鷲峰上,寺廟整體金碧輝煌,絢麗多彩,是歷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時的行宮,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五爺廟
山西五爺廟的五龍王殿原來是卷棚頂,1917年重建時改為單檐歇山頂,四出廊,五脊六獸,正脊置銅寶剎,前有卷棚抱廈,雕樑畫棟,絢麗多彩。
殿內除了供金臉龍王老五外,在他背後也左右排列了大爺、二爺、龍母、三爺、雨的塑像。
民間傳說五爺本來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為了廣濟眾生,化成了五龍王,所以黑臉變成了金臉。文殊菩薩化成的五龍王很喜歡看戲,所以在五龍王殿的對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戲台,專門為五爺演戲。
美食品嘗
燴菜
碗托
莜麵魚魚
來源:智慧五台山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