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旅遊攻略--古剎七佛寺

2019-08-28     散修24



Part1.

七佛寺概況

Introduce

七佛寺坐落于山西省台懷鎮東莊村東面的山坡上,背山面水,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寺創於北宋。寺內供奉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故名七佛寺。

該寺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毀於十年浩劫中,1991年秋正提法師與其師兄本通法師面對七佛寺劫後的殘垣斷壁,瓦礫廢墟,淚如雨下,於佛前發大願重建寺院。二位法師清其俗家財產及其新春集資的款項,在居士、信眾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幫助支持下,寺院歷經十餘載建成了大雄寶殿、天王殿、七佛寶殿、華嚴三聖殿、文殊殿、禪院、藏經閣,如今七佛寺已經恢復禪宗清靜楞嚴道場。



Part2.

走進七佛寺

Into the Qifo Temple

七佛寺坐西朝東。從北向南依次為藏經閣、山門中軸線(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佛殿院、七佛塔。

七佛寺山門前的石獅


山門


七佛寶殿

現在寺內有佛殿院、寮房和禪堂院。佛殿院內西為佛殿,內供七尊緬甸玉佛,造型優美,法相莊嚴。東為三聖殿,三開間,單檐硬山頂,內供脫紗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華嚴三聖」。南為祖師殿,三開間;北為客堂,三開間;西北耳房為地藏殿。



七佛殿大鐘


三聖殿


華嚴三聖殿


地藏殿


七層漢白玉密檐寶塔

寺內南面高高矗立著一座漢白玉砌築的六角七層密檐式塔,石質塔基,束腰須彌座,上下雕刻仰覆蓮瓣,束腰飾花草圖案。塔身正面每層有拱洞一孔,從下而上置石雕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故名七佛塔。塔身側面每層都雕有窗口,並雕有塔檐椽飛。該塔設計新穎,造型優美,通身高二十二米,高高聳立在山坡上,是當今五台山最高的漢白玉塔。

持劍觀音


大雄寶殿


大雄殿左側的石經幢

寺內原有明代大鐵鐘一口,在寺院外山坡上,有宋元豐年間所建經幢三座。禪堂院在該寺西面,正在修建,準備供奉已經請來的十幾尊漢白玉佛菩薩像。

《忻州文物薈萃》

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依次建有華嚴三聖殿、七佛殿,兩側為耳殿、配殿,近年來在主院北側又新建韋馱殿、文殊殿、大雄寶殿、鐘鼓樓和僧舍,南側又新建七佛塔及偏院一座。七佛殿石砌台基,寬12.1米,深12.5米,高0.94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七檁前後廊式構架,前檐明間設四扇六抹隔扇門,次間為四扇隔扇窗。殿內佛台上一字排列新塑7尊。寺內存宋代陀羅尼經幢3座,明成化四年貼鍾1口,清道光二十八年記事碑1通,蒙文碑2通。1988年7月,五台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Part3.

七佛寺周邊環境



五台山的住宿環境也和夜晚的五台山一樣肅穆而溫情,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位置優越,餐飲,住宿,禪修,書畫苑,養生,茶苑,特產,應有盡有,在這遙遠的異地,讓一顆浮躁的心回歸平靜......

住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智慧五台山平台進行酒店預訂,提前預訂能更好的提升旅遊的質量與效率。

周邊景區:普壽寺 慈福寺 廣化寺

來源:智慧五台山旅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rI2mwBJleJMoPM1H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