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州廣陵檢察
近期,
許多求職者通過網絡渠道
進行在線求職和應聘,
但是網絡招聘信息魚龍混雜,
存在一定風險隱患。
今天檢察官小哥哥教你
如何在網上求職的過程中避免上當受騙
檢察官提醒
生活中,網絡招聘騙局並不少見。它們常常以公司形式出現,形成有組織、有分工的犯罪團伙,投放廣告、篩選簡歷、面試等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專門培訓「話術」,形成嚴密的詐騙鏈條,誘使求職者落入陷阱。
如以下真實案例,2016年10月,江蘇的趙女士報警稱自己在家上網找工作時,被不法分子以招工為名,通過繳納「馬甲」費、培訓費、崗位押金等為由,騙走2150元。與此同時,湖北、山西、四川等地公安機關也紛紛接到類似的舉報。警方經偵查發現這是一起有著23名犯罪嫌疑人團伙作案的特大系列詐騙案。經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80萬元;判處被告人張某某有期徒刑十年零三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其餘21名從犯根據犯罪情節,分別被判處三年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此外,今年2月,福建寧德一男子也因類似的遭遇被騙1700元。騙子抓住了求職者待業在家急於找到工作的心理,在「招聘」初期,將「入職門檻」調低,甚至根本沒有任何門檻,便向求職者許諾高額薪水,一旦取得信任,便多次要求轉帳匯款。
在此,檢察官提醒廣大求職者、尤其是即將步入社會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們,網絡招聘信息魚龍混雜,求職需謹慎考量。可以通過企業官網等正規的、信譽好的信息渠道來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警惕高薪誘惑,拒絕預先繳納任何形式的報名費、培訓費、押金等費用。應聘時可以通過工商部門網站等查詢核實招聘企業的工商註冊信息及企業信用等情況。面試時查看企業營業執照。一旦被騙及時報警,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