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自傷懷才不遇,落魄江南,十年一夢在揚州

2020-09-19     塞上曲

原標題:杜牧的自傷懷才不遇,落魄江南,十年一夢在揚州

揚州這個城市,自從隋煬帝為了看那瓊花,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大運河開始,便成為了紙醉金迷的城市,也成為了錦繡繁華之地。李白在詩中寫道「煙花三月下揚州」,給人描繪了一幅煙雨濛濛之中的揚州,幾千年來,不知道有多少的文人墨客對揚州這座城市讚不絕口。說起江南,想到的便是烏篷船,油紙傘,還有小橋流水,炊煙裊裊,揚州也能看到這樣的場面。現代人常常想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求一絲悠閒,而揚州無疑是最合適的城市,在揚州城中感受到的,只有輕鬆和愉快。

從進入揚州開始,一個漫長的夢就開始了,幾千年後的今天,揚州市安靜和閒適的,而夢回幾千年前,揚州市繁華的,是閣樓層層疊疊,還有那煙雨中的揚州美女。如果把揚州和古代的詩詞聯繫在一起,想到的第一個人,便是杜牧。揚州相比是杜牧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城市,就像白居易對於江南那樣,每每想起揚州,杜牧心中的情感便是五味陳雜。杜牧是一個少年便才華出眾的人,又是名門之後,十幾歲便和唐憲宗討伐藩鎮,還為《孫子兵法》作註解,26歲進士及第,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公元833年,杜牧居住在揚州,尤其喜歡宴會遊行。揚州這個城市,不僅是歌舞昇平,還盛產美人,在揚州,33歲的杜牧結實了一個13歲的歌姬,這是一個如花美眷,是一個如同揚州美景一般的女孩。可惜這時候的杜牧將要離開揚州,也離開美麗的佳人,便寫下了「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個女孩是否真的存在,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一個曠古奇才曾為了她傾倒。

即便是離開了揚州,杜牧還是對它念念不忘,加上時事不順,詩人多年以後回想起揚州,還是忍不住自傷懷才不遇,感慨人生,寫下了一首《遣懷》。這首詩的前兩句,是詩人對過去蹉跎歲月,聲色犬馬生活的回憶。「落魄江南載酒行」,想當年潦倒落魄江南時,整日與酒為伴,縱情聲色,「楚腰纖細掌中輕」,住專愛那纖細的腰身,那能在掌中起舞的身影,婀娜輕盈的身姿。「楚腰」和「掌中輕」是兩個典故,一是「楚王好細腰」,二是趙飛燕能掌中起舞。

上一句所描寫的生活,確實是足夠的放浪,而下一句從字面上看,是對揚州女子美貌的誇讚。細細品味之下,「落魄」二字包含的是詩人的不滿,不滿自己淪為下僚,寄人籬下的遭遇。因而這一段回憶中,並沒有開心或者愜意的情感,反而是帶著詩人的牢騷,還有對自己處境的不滿。

「十年一覺揚州夢」,第三句的感慨好像和前兩句沒有什麼關係,也顯得有些突兀,十年揚州的聲色犬馬生活,就好像是一場夢。從詩意上看,這一句和前邊的意思卻又是連貫的,「十年」、「一覺」是兩個對比,前者是很漫長,後者是很快,十年一夢在揚州,表現的是詩人的感慨之深。往日的沉湎酒色,表面上的歡樂,不過是夢一場,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是痛苦的回憶和悲傷,這悲傷就是詩人要遣散的懷。十年眨眼間就過去了,揚州所有的事情,不過是一大夢而已。

「贏得青樓薄倖名」,十年一夢,到頭來只落下了一個「薄倖」的名聲。這最後一句,有詩人的自嘲,自己曾經迷戀的青樓,也責怪自己的薄情和負心。這自嘲中有何嘗沒有悔恨和心酸,寫的是輕鬆和詼諧,透過這詼諧,看到的是詩人的鬱悶。十年,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並不算短暫,但詩人在這十年的時間裡,卻一事無成,恍恍惚惚中,十年過去了,什麼都沒有留下,可想而知的苦痛。不說詩人,十年仿若一場夢,到頭來空空如也,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為痛心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9sWpHQBURTf-Dn5zG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