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其他王朝只有幾千萬人,為何清朝猛增到4億?因為它來了中國

2020-09-21     塞上曲

原標題:古代其他王朝只有幾千萬人,為何清朝猛增到4億?因為它來了中國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目前已經有了十幾億的人口,在世界上這個人口數量也是首屈一指的,依舊印度很和中國比了,但是印度國土面積又太小,不像中國,有著世界第三的國土面積。中國人口過多可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

在古代,中國的人口可沒來沒有破過億。一般都是在幾千萬。秦朝時中國的人口數量只有2000萬,到了漢朝最鼎盛的時候也只有6000萬人。到了唐朝,人口相比漢朝還更加少了,只有五千多萬。到了明朝才開始增長,達到七千多萬。而在清朝年間,中國人口出現了一個暴漲期。直接達到了四億人。

每個朝代人口增長都應該是穩定的,為何到了清朝會如此的迅猛呢?

第一,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在古代更是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但是因為當時農產品物種的限制,我國的土地承載人口量只能是幾千萬人,再多了就不夠吃了。所以人口數量也一直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在明代以後,很多的外來農作物傳入我國,其中的代表便是紅薯和土豆了。原本我國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和小麥。而水稻和小麥對於種植的土地要求也是很高的。所以導致很多的土地沒辦法利用起來。而紅薯和土豆則不然,這倆對於土地的要求是很低。很多的土地都被有效的利用了起來。農作物產量上去了,人人家裡都有了餘糧,這也為人口增長打下了物質基礎。

第二個原因就是清朝收稅的方式變了,不再是按每家多少個人頭收稅了,而是按照田地的大小來收稅。這就使得每家每戶無論生多少孩子都是交一樣的稅了。這也給了老百姓一個信心,又有糧了,又不用多繳稅了,自然多生點。

第三個就是國內的環境了,清朝的時候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盛世,並沒有發動過大規模的戰爭,百姓安居樂業的,那段時間有沒有發生過什麼大規模的瘟疫,醫療水平也比過去提高了不少。

第四是因為古時候的人們普遍有著養兒防老的思想,都想著多生一些,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打算,其實那也是一種投資,多生幾個,萬一有一個以後有出息了呢。

古時候並不像現在這樣夫妻雙方都忙於工作,甚至很多人一個都不想生。那時候主要的生活方式還是男耕女織,人們的時間和精力也挺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g5QrnQBd8y1i3sJcZ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