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十二帝,無一是庸人」你贊同嗎?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2020-09-20     塞上曲

原標題:「滿清十二帝,無一是庸人」你贊同嗎?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滿清十二帝,無一是庸人」你贊同嗎?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大清一共出現了十二個皇帝,這十二個皇帝後世對他們的評價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種說法是:滿清十二帝,無一是庸人。這句話你認同嗎?

清朝的十二個皇帝分別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咸豐帝、同治帝、光緒帝和宣統帝。努爾哈赤是金的統治者,當時清朝還沒建立呢。清朝是在皇太極統治期間才建立的。這兩個皇帝統治期間帶領著八旗子弟兵南征北戰,可以說這是兩個打天下的皇帝。清朝能夠順利入主中原,他倆做出的貢獻是最大了。因此他倆人肯定是和昏沾不上邊了。

順治帝可以說是清朝第一個守天下的皇帝了,當時清朝剛入主關內不久,漢族當時對滿人的敵視情緒特別大,兩個民族的各種風俗習慣也大有不同,反清復明勢力層出不窮。順治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登上了皇帝的位置,之後他勵精圖治,頒布了多條措施,讓滿清在中原徹底站穩了腳跟。

康熙皇帝就不用說了,很多後世之人都評價他為千古一帝。雍正在位期間勤儉持政,消除了很多康熙統治後留下的弊端,為乾隆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乾隆皇帝也是一個開創了盛世的皇帝。嘉慶帝安安穩穩,是個很好的守成君主。道光帝提倡節儉,愛戴百姓。咸豐帝頒布了很多改革的措施,讓清朝統治更加鞏固。同治帝和光緒帝年間都出現過復興的景象。宣統皇帝在位時間太短,不過也沒做出什麼荒誕事情。

如果這樣看來,清朝十二帝,確實沒有一個昏庸之君,這比起其他朝代可是要好很多了。清朝沒有出現昏君的原因其實也簡單,因為那些皇帝們對自己的兒子們要求都很高。每天早上讓他們五六點起來讀書,讀到下午五六點。一年只能休息六天。他們的老師也都是國內享譽文壇的大學士。還有就是清朝的繼承制已經成了立賢不立長。那個皇子更加賢良才能繼承王位,而不是第一個生的就能當了。在這種學習強度和繼承制下,昏庸之人怎麼可能當上皇帝。

雖然這些皇帝沒個昏庸之輩,但他們的眼界在不知什麼時候起都變得特別平庸。平庸到只能把目光看到自己的地盤。按理說他們那個位置的人,目光應該是全世界,而不是自己的領土。因為目光短淺,因為甘於平庸,因為思想落後,清朝會被西方列強給凌辱。昏庸的皇帝卻是沒有,但平庸的皇帝太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kgBqXQBLq-Ct6CZOK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