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車Golf前世今生

2020-04-23     電驅時代

來源: 寒星1999 IND4汽車人

Golf作為整個大眾品牌旗下的神車,從誕生之初到現在,不斷演化革新,算上最新已經有了8代產品,每一代產品,在全球範圍都有不俗的銷售表現。


在過去的45年里,大眾Golf已經生產了3500多萬台。大約每40秒,世界上某個地方就有人就決定買一台Golf。

正如大眾汽車蘭登伯格(Dieter Landenberger)表示:「無論哪一代Golf,成功的秘訣就是它特點的總和:日常生活的完美伴侶,多功能性、可靠性和質量「。

Golf_I: 1974 - 1983

1974年,放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也許不足為道,但縮短到近50年,這一年卻也發生了一些值得紀念的事情。首先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其次我們中國的兵馬俑被發現;德國第二次世界盃奪冠…..在縮小到更小的一個領域,一代神車Golf登上歷史舞台。


1974年3月,Golf正式投產。動力方面,最初上市的第一代Golf僅配備了一款1.1升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50馬力,最大扭矩78N·m。


作為甲殼蟲的繼任者,Golf是革命性的,從圓潤到稜角分明。小型化的車輪罩,平直的引擎蓋與苗條的格柵,結實的的C柱,都預示著一種新的設計風格悄然來臨,動力系統從風冷後置發動機到水冷前發動機的切換,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車輛布局。

此外,大眾還為第一代Golf配備了前輪盤式、後輪鼓式剎車系統。以上這些配置在現在來看也許並不值得一提,但在當時,Golf的整體素質已經高過同級別車型很多了。


也許是車型的匱乏,也許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Golf_I 在其9年的生命周期內竟然賣出了699萬台!當下車市,單一車型想突破這個銷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後,大眾又陸續推出了搭載1.3升、1.5升、1.6升、1.7升汽油發動機和1.5升、1.6升柴油發動機的Golf車型,其中1.6升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86馬力(63kW)/5600rpm,最大扭矩127N·m/32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5速手動變速箱和3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165km/h。



第一代Golf的內飾配置只能算是夠用甚至有些寒酸。能看到的僅有收音機、空調、手搖車窗等實用配置。


Golf_I GTI

如果我們深挖歐洲的汽車歷史就會發現,賽車運動其實從汽車誕生之初就伴隨著汽車發展,也許正式這一緣故,早在Golf_I 還在研發過程中,研發工程師Alfons Lowenberg就覺得應該做一部高性能車款,於是招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悄悄以尚未上市的EA337(Golf_I)進行改良,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一個源於興趣的私下課題,竟然早就了車型傳奇---Golf_GTI


就如學習考試,只有在強烈的興趣和熱愛驅動下才能取得良好成績,高壓之下最多就是及格,帶來的副產品則是『舞弊』。大眾內部這群對性能車有極大熱情和興趣的人,很快以Scirocco為基礎、加上強化懸架、加大化油器以及近乎直通的超大口徑排氣管,造出了一部快車---第一代Golf 性能車:Golf GTI。


然而大眾高層對於這部車卻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認為顛覆傳統概念的Golf GTI在銷售上可能大有問題,一年賣出500部就該偷笑了。但沒想到1975年正式於法蘭克福發布後,第一年竟賣出超過5,000部,從此GTI 被證實列入大眾的產品名錄,作為正式項目來開發,Golf_GTI的高性能掀背車傳奇就此拉開。


Golf_II: 1983 – 1991

在經歷差不多10年左右的一個汽車大周期,第二代Golf於1983年8月投放市場,鑒於第一代車型的巨大成就,這次大眾在外觀設計上十分保守,與Golf_I相比,幾乎沒有變化,上一代車型的圓形大燈被保留下來。只不過車身形式為三門掀背和五門掀背兩種,但整體造型更加飽滿。



在動力方面,第二代Golf搭載1.0L、1.3L、1.6L、1.8L和2.0L直列四缸發動機,大眾為第二代Golf配備了4擋、5擋手動變速箱和3擋自動變速箱。


官方的宣傳 Golf_II更大,更好的空氣動力性。保留Golf_I 的DNA,同時創造新細節,Golf_II 還增加了ABS、液壓助力轉向等當時相對的高端配置。


一如它的前輩,Golf_II 總共銷售了630萬台。



Golf_II 的內飾同樣與它的上一代一如既往的寒酸,風格沒變,配置更沒變….


有了Golf_I GTI 的成功,Golf_II GTI 的開發不再需要偷偷摸摸,順理成章的,在推出Golf_II 的同時GTI 版本也同步推出。




Golf_III: 1991 – 1997

1991年8月,第三代Golf上市了,它以橢圓型前燈和時尚的外觀展現給市場一個完全不同的新形象。這代Golf車身線條有別於前兩代車型,整車造型更加圓潤。大燈造型改為內側橢圓形的不規則樣式,黑色橫條狀進氣格柵讓車頭顯得更寬。和前臉相比車尾的變化並不是太多,不過後備廂的開口更大,實用性自然好一點。



Golf_III 最重要的配置是安全氣囊Airbag的配置


也許是GTI車型的熱銷讓高層看到了動力的重要性,Golf_III提供了更多的發動機配置,其中竟然用到六缸發動機,也就是VR6.

VR6 引擎是大眾結合直列發動機和V型發動機各自優勢開發出的一種機型,既有V6的動力特性,又有直列的空間優勢。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很顯然,VR6的造價不菲。當今國際排放法規的壓榨,也使得各主機廠向小排量+渦輪這一趨勢妥協,VR越來越沒有了生存空間。但VR6 並沒有消失,它卻以另一種更高端的姿態出現:大眾W系列發動機,比如W8\\W12甚至布加迪的W16.



2014年的時候為了紀念GTI車型,大眾還專門開發一款VR6 3.0發動機的Golf。




好了,不發散了,還是聚焦在Golf_III ,這一代的內飾已經非常接近當前的內飾趨勢。雖然還是手搖玻璃升降器、卡帶機、但該有的旋鈕按鍵已經很『現代化』了。而且用到了四幅方向盤,標配了Airbag。





GTI 版本的車型依舊是Golf_III的最高配置。


Golf_IV: 1997 – 2003

1997年8月,Golf_IV問世,橢圓形的前大燈使整個前臉更顯個性,不過比起第三代車型來說,除了前大燈的變化,和前臉整體變得更圓潤。另外從造型上來看,當時已經開啟了一個新的設計革命,那就是造型一體化設計,大燈、保險槓、引擎蓋都作為了一個整體來進行造型設計,不在是單獨的刀切。

Golf_IV不僅在視覺上是開創性的,在技術上也是開創性的,在此我們先賣個關子。



雖然前幾代GTI車型很好的詮釋了動力性與操控性,但作為一個前驅車,加速性有先天的不足(加速重量轉移,前輪抓地力不足)。即使現在,再牛逼的前驅的性能車,百公里加速跑進5秒也是不可能的。


Golf_IV能否有突破?決心來自決策層---開發四驅。過程自不必表,結果就是Golf_IV是第一次有四驅配置Golf-4Motio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Golf_R 系列,除此之外Golf_IV還配置了電子車身穩定系統ESP 。


Golf_IV最大的變化就是前面提到的四驅系統的配置,雖然不是全系配置,但終於突破了GTI的性能天花板。


Golf_IV 4 motion 採用的是當今四驅系統最常見的前橫置發動機四驅系統。


2002年,大眾汽車推出了迄今為止最運動的高爾夫,250公里/小時快速高爾夫R32



Golf_IV的內飾並沒有革命性的變化,同樣繼承了它祖先的基因,偏向駕駛員一側。而且這種基因在後面的幾代乃至最新的Golf_VIII中同樣體現出來了。


Golf_V: 2003 - 2008

2003年9月第五代Golf_V出現在法蘭克福車展。Golf_V是一個設計上的里程碑,因為從Golf_V開始,一改前輩圓潤可愛的造型,開始走犀利路線了。往後幾代都延續這一調性。Golf_V最明顯的變化當數前燈銳角設計,其時尚與動感躍然紙上。


Golf_V加大了車體尺寸.長、寬、高為4204mm×1759mm×1483mm,分別增加了58mm、24mm及39mm。從而增大了乘坐空間,如從後部座席來看,膝部周圍及頭部空間分別擴大了65mm和24mm,行李艙容量為347L。據大眾介紹,不僅擴大了車內空間,而且靜剛性也提高了80%以上。


Golf_V的內飾與上一代相比,最大的變化是中控呈居中對稱布置,並沒有偏向駕駛員一側,其餘的依舊很Golf,經典的三幅方向盤。


不單造型上Golf_V有了重大突破,底盤技術上的提升也非常明顯,Golf_V留下了很多技術創新:雷射拼焊車身、後側安全氣囊、四連杆後懸架、7速DSG、雙氙大燈、雨傳感器和全景天窗。


Golf_V的生命周期雖然只有短短的5年,但依舊創造了340萬台的驕人業績。在歐洲大地上,依舊能看到很多的Golf_V。

可能是因為生命周期太短的原因,當年一汽大眾並沒有引入Golf_V,所以Golf_V只能作為純進口銷售,這可能也是Golf_V在國內比較少見的原因。

順理成章的,Golf_V GTI 的開發也是同步進行。



我們知道,從Golf_IV開始,Golf有了4驅版本R系列,所以Golf_V也自然有其最高旗艦版 Golf_VR32





Golf_V R

Golf_VI: 2008 - 2012

Golf_VI 的首次亮相併沒有在明星閃耀的法蘭克福車展,而是選擇了2008年9月在冰島向世界發布,相比較前一代,Golf_VI最大的變化莫過於摒棄了Golf_IV \\V兩代採用U型臉,反而更像是它的祖先,Golf_I\\II\\III,採用了大眾「scirocco」跑車的前臉風格,相比Golf_V大燈稜角更加的犀利。


此外,車身高度上Golf_VI顯得更加低矮,整體視覺上更具運動。車尾部分的設計也是改變重點,其中尾燈部分採用了全新的橫條樣式,而尾部特徵也確實與大眾的SUV途銳有些相似。


Golf_VI的內飾上也出現返祖現象,採用了III\\IV偏向駕駛員的中控設計。此外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彩屏的應用,雖然跟現在流行的大屏觸控相比還是有點落後,在10幾年前這已經是非常有創意了。


給每一代Golf 注入新的創新元素,這一傳統在Golf_VI上同樣體現。雷射拼焊的更大面積使用,讓它達到了歐洲NCA大五星, 膝蓋氣囊、自動大燈、駐車輔助、可控減震器CDC、自動啟停等等越來越現代的的技術注入了Golf_VI.


從車型發展歷程上來看,產品的生命周期是越來越短,同樣的Golf_VI的生命周期比它的前一代又縮短了一年,但在僅有的4年時間裡仍然賣出了285萬台。


估計是Golf_V的熱銷,讓一汽大眾後悔不已,所以這一次沒有遲疑,幾乎同步的,不加任何更改,原汁原味的Golf_VI在長春下線了。現在還有很多Golf_VI飛馳在中國大地上。


伴隨著產品升級換代,GTI 與R系列也順利陸續投放市場。


Golf_VI GTI


Golf_VI R32

Golf_VII: 2012 – 2019

隨著Golf_VI短暫的4年生命周期結束,2012年全新一代的Golf_VII被推出,為什麼說全新呢?因為Golf_VII是基於全新MQB平台開發。由於MQB的黃金比例,設計也變得更加靈動。前輪前移,前懸變得更短,視覺上駕駛室後移了,越來越接近豪華車輛的比例,寬度變小的柵格,讓車輛看著更加的扁平運動。


所以從設計上來說,七代高爾夫是最有設計感的一代,無論是內飾還是外形上,都能帶來足夠優秀的設計感。


內飾方面Golf_VII對家族風格體現的更加自信。不對稱的中控提現的更加直接,所有的特徵都體現出扁平動感的特徵,採用了全新的家族方向盤設計。


在動力多元化的構成上,Golf_VII無疑是最豐富的。混動、電動、藍驅、自然進氣和渦輪增壓多種動力單元構成了第七代Golf家族。


因為Golf_VII目前還沒有停產,我們無法得知它最終的銷售狀況,但從Golf_V\\Golf_VI 分別5年、4年的生命周期,到Golf_VII的7年,在產品更新如此快節奏的年代,可以肯定的說Golf_VII的成功肯定超越了它的前輩。



Golf_VII


Golf_VII GTI



Golf_VII R

Golf_VIII: 2019 –

雖然Golf_VII並未停產,但並妨礙新車的發布。2019年,大眾發布了最新的Golf_VIII. 從造型上來看,前臉的變化可為相當的猛烈。雖然Golf_V之後開始走犀利路線,但到了Golf_VIII感覺完全成了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獸。


視覺上Golf_VIII更加的寬扁,有點中級車的味道了。


側面依舊是Golf_VII的樣子,但少了Golf_VII的特徵線,沒有了袖長、筆直的感覺。


Golf_VIII內飾方面也是非常的激進,風格完全顛覆,採用了懸浮式的中控,取消了不少的物理按鍵改用觸屏控制,方向盤採用了最新家族語言。




Golf_VIII GTI

我想說,Golf_VIII你也太醜了,有辱門風啊!!!其實從Golf_VIII發布之日開始,對它的爭議就超過它任何一個前輩。雖然大嘴設計,這幾年比價流行,但對於美學的追求也有一個樸素的界定,過猶不及。也許這有點吃鹹菜操閒心了。究竟市場表現怎麼樣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FkKsHEBfwtFQPkdvz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