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豆瓣9.3《千與千尋》分析「逆商的CORE」對成長的作用

2020-03-03     軒凌說電影

逆商是一門成長路上人人都要學的必修課,它由C(Control掌控感)、O(Owner-ship擔當力)、R(Reach影響度)、E(Endurance持續度)組成,對我們的成長之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前幾天跟朋友閒聊,說自己最近劇荒,不知道要看什麼。平時嬉皮笑臉,總喜歡懟我說,看劇不如看書,然後一本正經說要把四大名著寄給我,說我人生太淺薄的那個人,居然一改從前的作風,立馬叫我看《千與千尋》。

白龍和千尋

她說,別看這部電影年齡快要趕上你,人家裡邊內容多了去了。你不看上三五遍,以你這智商怕是理解不了其中的深刻內涵。我瞬間被激起鬥志,認真上網搜了一下,準備仔細看完這部對我來說可能有些「晦澀難懂」的電影。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電影在豆瓣上經過1477216人評分,居然還能夠得9.3,這也太厲害了,到底是有多好看,這麼多人才會不約而同的給予高度讚揚?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戰戰兢兢且認認真真的看完了這部電影,真的是很贊。

可具體「贊」在哪些地方,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不假思索的回答肯定是主角千尋的成長之路,遇到種種挫折後依然努力前行的品質,這就不得不提她性格中最具特色的「逆商」了。

在《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一書中,作者保羅史托茲寫道:

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就主要取決於你的逆商;

逆商(AQ)作為一系列衡量方法,用於評估人們應對逆境的反應模式,逆商能反應出你抵禦逆境和戰勝逆境的能力如何;逆商作為一種具有科學依據的工具,用於改善人們應對逆境的模式,最終全面提升個人效能和職業效能。

理論太晦澀了,按照我個人的理解,逆商說白了就是在逆境中應用情商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簡言之,逆商就是一種觸底反彈。而電影中,主角千尋就是依靠這「逆商」,一路披荊斬棘,實現了最初的願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來,我將通過千尋的成長軌跡,探尋「逆商的CORE」對成長的作用,以及提升逆商的方法,幫助我們在成長中少走彎路。





一、本該享受青春快樂的千尋,為什麼要走漫長而又艱難的成長之路呢?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千尋和爸爸媽媽,因為好奇心而無意間闖入到另一個世界,又因為爸爸媽媽的「無心」之舉,貪食了本不該吃的食物,變成了豬。年幼的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從懵懵懂懂的女孩,憑藉著真誠、善良、堅持,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拯救了爸爸媽媽的故事。

細究源頭,是什麼讓千尋走上了這漫長而又艱難的成長之路呢?爸爸媽媽的貪念其實只是其中之一,主要還有:

1、 墨菲定律:不可對意外心存僥倖。

簡單的說,墨菲定律說的是,怕什麼來什麼,而且一定會來。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均會出錯,警示人們,不可心存僥倖,要儘量做好充足的準備,因為最壞的一定會發生。

影片中,千尋的爸爸一開始就知道自己開車走錯路了,可是他還是心存僥倖,本應該走上面那條路的,去走下面的路,還覺得會走到新家的。

爸爸:「是走錯路了嗎?好奇怪!」

媽媽:「是不是就在那邊,是邊上那座藍色的房子吧?」

爸爸:「就是它,走錯了,跑到下面來了。走這條路,應該也可以到吧?」

媽媽:「別再開了,你每次這樣都迷路。」

爸爸:「試試看嘛。」

你看,媽媽明明在阻止,爸爸也知道自己走錯了,卻還是固執的以為可能最後都可以到達最終的目的地。殊不知,一步錯,容易步步錯,不然亡羊後為何要補牢,閒著沒事幹,多此一舉嗎?

當然不是,古人早就知道「墨菲定律」,正如我們平時經常會遇到的事情一樣,這道題感覺哪裡錯了,但心存僥倖,想著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索性就當完成了,結果得到一個大大的叉;放在桌子上的藥瓶,想著孩子應該不會碰,結果孩子要麼拿著玩,更有甚者拿來吃了。

千尋的爸爸媽媽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以為走錯一小段路,不打緊,反正時間還多,應該來得及。看見琳琅滿目的食物,瞬間垂涎三尺,先吃起來再說,待會給錢就好,反正身上要現金有現金,要刷卡也有卡可以刷。

只是她們怎麼也想不到,走錯了一段路,會去到另一個世界;心存僥倖,不打招呼就狼吞虎咽,要付出變成豬的代價。

2、 投射效應:人心各不相同,不要以己度人。

投射效應是說,人們總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他人身上。

影片中千尋去找鍋爐爺爺給她一份工作時,看見有個「小東西」搬不動,千尋立馬上前去幫忙,替她丟到大火爐里。

我最開始是為千尋的善解人意而開心不已,想著立馬鼓掌歡呼,點個大大的贊。可「小東西」們接下來就有點要「罷工」的意思,紛紛卸下身上的「大石頭」(這裡應該是看著像石頭的煤塊)。

鍋爐爺爺的一番話,很值得令人深思:

別鬧了,小東西們,難道你們真的想變回媒灰嗎?你(指千尋)也不要因為一時興起,就把別人的工作搶去做了,他們不工作的話,身上的魔法就會消失。

魔法消失意味著什麼,影片里沒有明示,但千尋一開始身體變透明,幸好白龍救她,給她藥丸時說的話,就可以知道,要麼會消失,要麼會被迫變成動物。可想而知,作為人的千尋找不到工作就會生存不了,那本來就是動物的「小東西」們,後果會糟糕到什麼程度。

投射效應雖然大多時候是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放在「幫倒忙」上也同樣適用。千尋本來是出自好心,但對於「只有工作才能生存」的「小東西」們來說,幫忙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扼殺」。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常見,公交車或者地鐵上,有些熱心的人會斥責年輕人不給老弱病殘者讓坐,可實際是座位上的年輕人本身也身體不適,只是未直觀的表現出來;父母感情破裂,為了孩子彼此表現得和和氣氣,殊不知孩子早已看穿一切,只是不願戳破事實……

所以,以千尋的年紀,本該享受青春的美好,可因為墨菲定律和投射效應,走了一大段艱難且漫長的成長之路。



二、鏗鏘前行的千尋,是逆商的完美代言人。

逆商由CORE(四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四個維度構成,影片中千尋可以一步步從小玲口中的「奔手笨腳」的女孩,一步步蛻變為連湯婆婆和錢婆婆都刮目相看的「大小孩」,就是靠著逆商的CORE這四個維度。

  • 1、 掌控感:Control

在逆境中擁有一顆意志堅定的心,堅信自己能夠做到心想事成。

影片中在看見爸爸媽媽變成豬後,千尋一開始是惶恐的,畢竟從前的她宛如溫室里的花朵,最大的悲傷是離別的時候才收到別人送的花,而鮮艷的花快要凋謝了,搬新家要重新處理人際關係等等這些小問題,可如今面臨的卻是拯救父母的大問題。

當遇見白龍後,他給千尋指明了正確的道路,此刻的她開始擁有了掌控感,她相信白龍的話,相信只要按照白龍說的來,自己就一定可以救出父母,所以她也一直努力著一步步前行。


掌控感說白了就是一顆自己喂給自己吃的定心丸,而且藥效絕佳。我們自己應該對掌控感不陌生,生病吃藥的時候,如果百分之百相信這藥可以醫好自己,那麼這藥就真的有效果;期中英語考試,要比之前多考10分,下定決心勤奮苦讀,學習會進步飛快。在《活著》里寫道: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了。

簡言之,我認為掌控感就是意志堅定的執行目標的決心,有種「不到黃河心不甘」的勇氣,也有「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定力。

  • 2、擔當力:Owner-ship

在逆境中有承擔一切的魄力。下雨天看見雨中的無臉男,她心疼的問道「那個,不會淋濕嗎?」,隨即把落地窗開到夠一個人進來的大小,無臉男就真的進來了。

結果,大家因為被他利用了貪婪之心,導致到處弄得一團糟,還有三個同伴被他吞噬,當被追問時,千尋承認說是自己放他進來的,以為無臉男也是他們的客人。隨即,湯婆婆讓她去收拾自己的「爛攤子」,千尋沒有逃避責任,雖然膽戰心驚,但還是忐忑不安的前往無臉男所在的房間。

無論是作為打掃衛生的服務者給河神洗澡,還是作為「替罪羊」找無臉男解決問題,千尋自始至終都沒有推脫過任何責任,基本把自己能抗的,不能抗的,統統抗下來。

反觀我們現實生活中,一有好處,就像影片中的大家一樣,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去爭取搶,等到大難臨頭卻彼此推卸責任,恨不得打洞鑽到地底下。

我們身邊還是希望可以多一點像千尋這樣,敢於承擔責任,勇往直前的人。

  • 3、 影響度:Reach

此刻所處的逆境,會對逆境本身以外的其他方面產生多大的影響,完全取決於這個維度係數有多高。

依我自己的理解,影響度說白了就是在談抗干擾能力,尤其是指身處逆境時的抗壓能力。

結合影片中的千尋,在父母變成豬後,雖然悲痛難忍,但她除了在白龍面前偷偷流淚,其他時候依然做好本職工作;在白龍奄奄一息時,雖然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去找錢婆婆,求她原諒白龍,給他一條生路。但小玲要她去「擺平」無臉男時,她還是大義凜然的前往。

畢竟,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去解決,白龍生死攸關不容小覷,可無臉男在湯婆婆這裡耍橫無理取鬧,當然也是十萬火急的事情。

雖然,只是這樣看似不怎麼相干的兩件事排列組合,繼而推進劇情,可我認為這背後反應的正是千尋那小小年紀便膽識過人的影響度。


危難時刻最容易看清一個人的影響度有多大,有的人平時威風凜凜,關鍵時刻卻慫得不敢出聲;有的人平時默默無聞,關鍵時刻卻鎮定自若,泰然處之,此時,孰高孰低立馬見分曉。

  • 4、 持續度:Endurance

書中說這個維度主要是關心:逆境會持續多久?逆境的起因會持續多久?

按我自己的理解,持續度是你要在逆境里要待多久?你在逆境里這段時間會對你以後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通俗地講,就是你是不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影片中,無臉男最後願意留在錢婆婆那裡,說明他放得下對千尋的感情,畢竟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點無臉男一直很清楚,所以,後來的決定哪怕很決絕卻也很堅定。

白龍是個狠角色,對感情「收放自如」,他可以為了學習魔法,甘願做湯婆婆的手下,為她赴湯蹈火;同時又良心未泯,雖對其他人嚴苛萬分,卻對千尋百般照顧,自始至終,白龍都放不下千尋,尤其是千尋還幫他找回了他的名字「賑早見琥珀主」。同時,這也說明,白龍是那個世界裡真正的人,有著人類的共性:狠勁的外殼下包裹著柔然的內心。

在影片的最後,千尋和爸爸媽媽相遇,千尋停下腳步半扭了頭,卻終於沒有回頭。隨後,跟著爸爸媽媽走出了「隧道」,此時,她才用盡力氣轉身,呆望佇立在洞前許久,直到父母要她上車往來時的方向回去。

這也意示著,白龍和千尋從此沒有再見的可能,千尋有不舍,但絕不留戀,而白龍有留戀,但絕不敢不舍,畢竟,是白龍先動的情,而必須先走一步的又只能是千尋。




三、逆商的CORE對成長的作用

影片中,主人公千尋為了救父母於水深火熱中,一路上雖然跌跌撞撞,可因為自身具備逆商的CORE四個維度,所以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甚至還得到貴人相助,實屬幸運中的萬幸。那麼,逆商的四個維度對我們的成長有什麼作用呢?

  • 1、 敢於直面挫折,勇往直前

小小年紀的千尋在看見父母的遭遇後,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白龍的指導下,努力奮鬥。幹著最累的活,忍受著最難聞的氣味,做好自己的服務工作,最終河神給了她一枚藥丸,而這也救了白龍一命。

遇到挫折不難,畢竟我們可能每天都會遇到,難的是擁有直面挫折的勇氣,勇往直前,有多少人在挫折前繳械投降,在挫折前奮起反抗的人就有多霸氣。

  • 2、 守住初心,不被利益薰心

影片的最開始,千尋對爸爸媽媽的進隧道、貪吃食物等等時候都是保持著拒絕,在那麼多大人都被無臉男利用的情況下,小孩千尋顯得微不足道,卻成為了意志最堅定的人。

看到無臉男為她偷來了一堆高級皂,她說自己要一個就夠了;看見別人扎堆爭金子,無臉男捧著金子遞給她,她卻斷然拒絕。

用最苦最累的服務,換得河神的贈品,她毫不猶豫的給白龍吃了。知道白龍偷了錢婆婆的魔女契約印章,她第一反應是要拼盡全力去找錢婆婆道歉,尋得原諒白龍的機會。

如今,我們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不被利益薰心已經很難了,每天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還要守住初心,簡直難上加難。有多少人因為利益,而放棄甚至出賣了初心,又有多少人,連初心都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 3、 敢於擔當,堅持不懈

在爸爸媽媽都變成動物的時候,在湯婆婆責怪千尋放無臉男進店的時候,在白龍身負重傷的時候,她都不曾退縮,關於擔責的成長必修課,小小年紀的千尋可謂在一路跌跌撞撞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作家饒雪漫在《那些女生該懂的事》一書中說:磨鍊即是成長的開始,與其哭哭啼啼博同情不如挑戰自我賺好評。

千尋做到了,在《琅琊榜》中,蕭景琰為了給赤焰軍討回公道,默默忍受著父皇的冷落,承擔著所有人的指責,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終於在梅長蘇的輔佐下獲得王位,為赤焰軍討回公道,贏回正名。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有那麼多冤假錯案的發生,不就是敢於擔當的太少,堅持不懈的太少嗎?導致錯判、漏判,司法得不到真正的公正,使得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百姓痛不欲生。

所以,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任何領域都需要敢於擔當,也需要堅持不懈,才能守住本心,創造輝煌,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寫在最後的話:

正如《上帝是個不合格的藥劑師》作者韓松落寫道:值得尊敬的,不是身在哪種陣營,讓人坦然立身、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保持平和的,也不是任何一種立場或者方向,而是這種踏實、耿直、敦厚,以及對人世的一份相信。

白龍是這樣,千尋又何嘗不是呢?

其實,我們那麼喜歡千尋,無非就是珍愛千尋身上那股早已被我們遺失的初心,還有那曾經我們不屑一顧的真誠和友好。

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值得大人和小孩一起看,收穫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喜歡千尋的純真,喜歡千尋的真誠,喜歡千尋的善良,與其說我們是在欣賞千尋的品質,不如說我們是在找尋自己遺失的美好。

餘生還很長,未來願我們都擁有千尋那般逆商的CORE,在成長過程中少走彎路,點亮美好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AdVoHABgx9BqZZIDL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