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安全感從來都不是別人給予的。
也許你會去別人那裡尋求,但那終歸不是自己的。
也許你會「自我保護」,但那只是自己面對困難時的保護色,那究竟什麼是安全感呢?
安全感,sense of security,一種很需要很迫切的感覺,滿足自己的歸宿感。
楊冪曾經說,女人的安全感自己給自己的。
作為一線當紅女星,她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贏得的,即使嫁給了劉愷威還是不忘工作,漸漸成了大眾心目中女強人的模樣。
其實,女人確實要自立,不僅經濟方面,精神層面更是。
想想假如自己六神無主,誰又可以做的了你自己的主呢。
我在大學接觸過一名抑鬱症患者,當時她十分的無助,總是希望別人能幫她處理一些事情,可是有些事誰也幫不了她,比如她的愛情方面的抉擇。
誰能幫得了她呢?
小時候,家給予我們安全感,爸爸媽媽的關係。長大了,則是社會給我們以安全感。
記得小時候曾經掉入湖裡,手裡還拚命抓著個海草。是這株不起眼的海草給予了我生命。最後被救了起來。
無論是小時候,還是我們長大了,安全感是油然而生的,如果小時候沒有收集到一定的安全感,長大肯定就更需要。
但是有的人卻不以為然。
01 找尋自己的夢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如此,一直尋找精神的結界,不管是否存在,總是在尋找,在尋找的路上,即使找不到,心情也是愉悅的。
02 死磕到底
此類人就是秉承著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唱著搖滾,死守理想陣地,不將自己的理想進行到底,絕不放手。他們認為是自己的,終歸需要被發現。
03 尋求另一個國度
這類人屬於比較會鑽牛角尖的,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尋找到寄託,便到另外一個國度去尋找,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便是此理。
即使這樣,也有許多人游離在安全感周圍,期盼得到一絲絲溫暖。
此類人沒有安全感的環繞,沒有了自己。誰曾想過失去自己,便是失去了整個世界。
而每家夜裡的燈火,卻折射出一種溫暖,讓人感覺家就在身邊。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以個人單位存在著的,總是有需要麻煩別人的地方。
麻煩其實就是維繫好我們每個人的紐帶。
「今天我要搬家,你能不能來幫我?」
「可以。」
於是我們的關係就更進一步。安全感便由此建立。
其他,更想說的是:我們的不安全感往往是來自對安全錯誤的的認知。
我們總是活在既定的框框里,什麼樣的人值得相處,什麼樣的事有妨礙到我們觀瞻,我們總是被限定著,卻無法收穫更多的安全感。
於是我們焦慮,我們抓狂,很難想像對於剛出社會不久的我們對於安全能有多少認知,而我們卻忽略了「內因起作用」。
我們無法正視自己,總是天馬行空想像一通,卻難以明白自身的處境。
安全感別人給不了,必須自備若干。
可是,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來自於一個地方,那就是你的內心——「不在乎有的,不惦記沒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強扭的。
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萬一什麼都不是了也無所謂。對得到適可而止,對失去心無畏懼。」
最後,問自己:「我找到真的只是安全感嗎?」
許多童年愛的缺失,長大的患得患失,懼怕未來是安全感的三大緣由,我們只有正視才能走出過去陰影。
人生路那麼長,慢慢來。
-END-
文|江小羽
美工| 婭霓
圖|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