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那時那刻的每一種心情,每一種時刻幫你留在你的生活里。
可以是留給自己的,也可以是分享給別人的,而不是為了證明什麼。
01
人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孤獨感總是揮之不散,發朋友圈的頻率越來越低,瀏覽朋友圈的頻率卻越來越高。
有時候想發一條關於吐槽的朋友圈,但打到一半的文字,刪了又打,打了又刪,終於編輯完文字,找好配圖。
想了下,手按著取消鍵,保留?不保留?算了,先保留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會隱藏起自己的社交動態。
「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範圍?」
「最近三天。」
看不到過去的朋友圈比較有安全感。
而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種朋友圈不再是自己的朋友圈的感覺了?
曾經也是個吃到好吃的就要發個朋友圈,出去玩要發個朋友圈,遇到開心的糟心的好玩的不好玩的事情都要發個朋友圈,考試考得好要發個朋友圈,考得不好要發個朋友圈,受委屈要發個朋友圈,被認可也要發個朋友圈的人。
現在幾乎兩年沒發朋友圈了。
是啊,曬自拍,他們說你美顏過頭;曬美食,他們說你不怕胖嗎?曬旅遊照,他們說你炫耀;發一些文藝的文字,他們說你裝。
表達自己難過的朋友圈又過於矯情,發點和喜歡人有關的日常又是秀恩愛死得快。
你也許會疑惑,到底發什麼才不會被嫌棄?
想來想去,如果發朋友圈還要顧及別人的感受,那還發什麼朋友圈,不如去發傳單?
02
朋友圈一開始的意義是什麼?
我覺得是,忠誠地記錄真實瑣碎的自己。
始終覺得人是需要記錄來回顧自己的歷史的,記日記對沒有恆久耐心的人來說是很難堅持的,而朋友圈正好成了懶散隨性的人的好工具。
有什麼情緒就發一條,及時記錄,還能配上應景的圖片。
多年以後很多現在的情緒早就忘了,然而通過朋友圈回顧起來,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自己。經年後看到現在的自己,怎樣都會笑出聲來,想來自己也是個有趣的人。
發朋友圈就像是對生活的記錄,小小的儀式,當看到朋友點贊或評論時,這種喜悅是無法替代的。
發一些對生活的感悟和一些生活照什麼的,發完之後都會心中竊喜,不是炫耀什麼,更像是把過去發生的事情的一種整理收藏。
以前覺得朋友圈很乾凈或者都刪掉的人很酷,乾淨又利落,拿得起放得下。
現在覺著朋友圈堆成山的人才是真的酷,過時的段子 ,幼稚的醉話,令人發笑的自戀自拍,還有那些關於新歡或者舊愛的文字。
他們根本不在乎過去發生了什麼,也不怕別人去窺探他的過去,出來混,誰還沒有過去啊?
活在現實,看向未來。坦然,瀟洒。
朋友圈,顧名思義就是朋友的圈子,我想真的朋友才不會笑話你發的朋友圈,那不是朋友的人何必顧及他的感受?
03
有人說,我發朋友圈從來不屏蔽別人,你不要奢望全世界都懂你,朋友圈怎麼用全看自己吧。
我覺得分享是關鍵,分享快樂,痛苦,乃至失敗,不要擔心,如何能被你一條朋友圈影響到的,不是至親就是至遠,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因為那樣活得太累。
你在朋友圈展示的自我,無論多美好,無論多勵志,在多數人眼裡,是過眼雲煙,是茶前飯後的閒談.
他們不關心你,即便點贊,也不代表他羨慕你或者喜歡你。
對於不喜歡的人,他發什麼只會停留片刻,而津津有味喜歡的人,發什麼才會反覆斟酌。
會不會反感一個人,絕不是朋友圈發什麼決定的。
從人的本身就已經決定了發出朋友圈給人的感受同樣一條朋友圈,不同的人發送了就是不同的效果。
還是那句話,如果發朋友圈還要顧及別人的感受,那還發什麼朋友圈,不如去發傳單?
END
文|小連
美工|春天 婭霓
圖|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