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遇見網際網路,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2019-11-26   梅奧國際視野

中國未來醫療領域的三個關鍵詞:分級診療、市場化、網際網路+。

分級診療是《新醫改》進入改革深水區後的關鍵突破口,醫療市場化是民營資本參與醫療服務的紅利來源,網際網路+更是2011年開始的醫療服務投資的最大風口。

醫療市場化

醫療服務環節中,最關心醫療商業化的就是民營醫療機構,隨著政策發力醫改,吸引更多資本方參與到醫療服務環節,組成了至關重要的一環。

目前總的趨勢是,未來的醫療需求必然會爆發,更不用說中國醫生是否足夠了,即使在今天,公眾仍然面臨著公立醫院看病難的問題。

當需求爆發時,占市場50%以上的民營醫院必須扮演重要角色,而隨著政策對民營醫院的開放,我們可以看到醫療需求可以逐步向市場化開放。

醫療市場化——網際網路+

首先,自由職業醫生的政策已經自由化,雖然還有一些時間可以完全自由,或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狀態,但至少我們還有希望。

其次,網際網路醫療、移動醫療等新興模式,以網際網路為主體,通過TO C發展模式來實現,以滿足未來突發醫療需求所面臨的效率低下,通過在線方式平衡閒置醫療資源,但在目前的形式下,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如今,網際網路診斷和治療、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只是網際網路上存在的幾種典型和成熟的醫療服務之一。

網際網路醫療在本質上仍然是"新型醫療",畢竟網際網路只是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經驗的工具,其形式對醫療服務的貢獻才是終極價值。

總的來說,網際網路醫療解決了部分地區醫療發展的不平衡,降低了高質量的資源,給患者帶來了更多的利益,這是醫療市場的一大進步。

廣闊的市場前景引發了"網際網路醫療浪潮",在這股熱潮下,不僅傳統醫院向線上轉移,也有創新型企業進入,也出現了許多擾亂市場渾水摸魚的企業,到最後,什麼樣的企業才能脫穎而出還有待觀察。

網際網路+醫療的困境

由於網際網路醫療受限於網絡速度、畫質等各種問題,且受醫療體制機制與人們傳統觀念的影響,網際網路醫療真正被人們所接受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況且,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整體上仍處於市場培育期,或者是現有醫療服務的補充和延伸,尚未真正成為醫療服務的有機組成部分,更多的還是作為效率工具和連接手段,為醫療服務提供方和患者提供服務。

雖然經過了七八年的努力,網際網路醫療本身已經發展出成熟的產品體系和足夠細分的市場體系,並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用戶人群,相關服務的用戶教育和市場教育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但是,受限於政策法規,網際網路醫療尚未真正進入醫療、醫藥和醫保領域,沒辦法提供諸如診斷、開方、處方藥零售和醫保結算等診療服務。

網際網路+醫療的沉澱

行至2019年,從事網際網路醫療的公司很少倖存下來,但作為一種技術,"網際網路醫療"已經從投資者的視野中逐漸進入政府的各種計劃和方針之中。

無論是中央頒布的建設指導意見,還是各省市開始建設的智慧醫院,"網際網路+醫療"都是必要的內容,已成為政府和醫院推進醫療改革的重要措施。

實體醫療機構對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需求空前旺盛,一批服務於醫療機構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發起猛烈攻勢。

在想方設法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同時,順應時代,一批實體醫療機構開始舉辦網際網路醫院。

對於網際網路醫療而言,要徹底實現信息資源互通共享存在一定難度,對醫院剩餘資源利用不到位,網際網路醫療企業涉及範圍有限。

而共享醫療除了信息共享之外,還可解決醫護資源分布不均以及資源閒置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醫療設備的使用率不到四成,共享醫療可以將餘下的六成共享出去,充分利用醫師資源和相關設備。相比較網際網路醫療來說,共享醫療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在場景應用落地上更加符合市場發展方向。

梅奧國際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網際網路在醫療領域中發揮的作用,積極開發病運營了AI醫院診斷系統,在各醫院間相互傳播,為醫院的經營帶來了極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