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20年3月10日0點43分,很抱歉我又晚睡了。
不說太多廢話,作為我的日常學習渠道之一,我在YouTube隨意的點開自己喜歡的視頻。看了梅叔(John Meadows)最新的一次胸肌訓練視頻,看完後覺得自己想要跟大家分享點什麼。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
Mass Building CHEST WORKOUT with Mr. Olympia Brandon Curry
一 上斜啞鈴臥推的角度
在我最開始健身的時候,我的上斜啞鈴臥推採用的是45度角度,後來發現,那時候有很大一部分刺激都在三角肌前束上。
後來經過文獻和實踐證明,30度的上斜啞鈴臥推對上胸刺激更好,於是從那以後,自己的上斜啞鈴臥推的角度也就變成了30度。
仔細看梅叔的上斜啞鈴臥推角度
今天看了梅叔的訓練,發現他採用的上斜角度非常小,大概只有10-15度左右,而且他已經不是一次這樣訓練上胸(包括之前視頻的史密斯上斜臥推等等),所以我決定也希望大家,嘗試一下更低角度的上斜啞鈴臥推看看有何訓練感受不同!
二 八字的啞鈴握法
在平板啞鈴臥推和上斜啞鈴臥推中,大家最常見的兩種持握啞鈴的方式,分別為「一字」和「八字」握法。
一字握法,就是當啞鈴下落或推起時,兩個啞鈴幾乎成一條直線,而八字握法,從身體正面看來,啞鈴會呈現一個「一撇一捺」的八字造型。
就我個人而言,更傾向於八字的握法。在健身的前兩年,我採用的是半握式一字握法,後來發現,當啞鈴重量不斷增大,八字握法進行臥推時肩關節更加舒適,容易保持肘部的恰當位置,且手臂無需刻意的內旋成「一字造型」,似乎更符合人體的生理構造。
Max的建議
如果你正採用一字握法進行啞鈴臥推訓練,不管是平板還是上斜,在大重量時經常出現肩部不適,那麼你可以嘗試性的進行八字握法,然後看自我訓練反饋和感受!
三 訓練順序
梅叔的這次胸肌訓練流程如下:
一 上斜啞鈴臥推
二 平板槓鈴臥推(立握式槓鈴)
三 雙槓臂屈伸
四 器械上斜推胸
五 蝴蝶機夾胸
很多大咖們都喜歡把上胸作為胸肌訓練的熱身或第一個部位,我想主要的原因是,上胸占據胸肌大部分的維度,能給胸肌更好的預先充血,從而更快進入狀態,讓隨後的胸肌訓練感受更好。
Max的建議
我們既可以採用梅叔這種上胸熱身,然後中下胸,再回到上胸,最後加一個胸肌拉伸動作的訓練計劃!也可以將自己薄弱的環節置前訓練!
四 不要忽視雙槓臂屈伸
說來慚愧,我自己已經拋棄雙槓臂屈伸這個動作很久了!
但如果你長期觀看很多國外選手的訓練,你會發現,雙槓臂屈伸真的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胸肌訓練方式,尤其是追溯到阿諾·施瓦辛格的年代,你會發現,那時候很多人的下胸訓練方式,無非就是下斜推胸,雙槓臂屈伸。
阿諾·施瓦辛格的雙槓臂屈伸
Max的建議
這個建議也是給我自己,在胸肌訓練中加入雙槓臂屈伸,雖然你有很多代替的下胸訓練方式,但一句話:雙槓臂屈伸一段時間不練,你就發現能做的重量和數量退步了,所以我重拾雙槓臂屈伸訓練!不知道你們怎麼說?
五 加入拉伸型訓練
在胸肌訓練後,加入蝴蝶機夾胸,龍門架夾胸等等這類拉伸型的訓練,在其他的肌群同樣適用!
比如你今天練腿!
先做腿彎舉或腿屈伸,讓腿部充血熱身,然後做槓鈴深蹲,器械腿舉,箭步走這類高容量的腿部訓練,最後加上一個哈克深蹲機!雖然它與深蹲看起來沒什麼區別,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更偏重於肌肉拉長離心過程的訓練,而且軌跡固定十分安全!
正向哈克能最大程度放慢離心過程,帶來更多拉伸
Max的建議
如果你能在訓練的後一兩個動作中,加入這個肌群的拉伸型訓練,從長遠的訓練計劃設計和進步來看,都是值得推薦和學習的!
六 找個訓練夥伴
如果要讓我給一個人獨自訓練打一些標籤,我認為是內心力量,平靜,源動力,希望。戴上耳機獨自一個人訓練的時光,就像一場修行,一次磨礪,每每回想起來,都會略帶感激和些許感動。
而2-3個人的訓練,更像是一次有計劃的合夥行動,你們有目的,有決心,有動力,相互扶持,共同前進,似乎有用不完的激情和熱血。
Max的建議
你可以喜歡獨自訓練,不受外界打擾,安靜中不斷磨礪內心,但絕對不要一味地排斥和他人一起訓練時,那種相互幫助,鼓勵,無腦yeah buddy的過程,會讓你進步的更快!
我是Max,今天你有收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