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年好!有限公司享受稅收優惠合理節稅

2019-08-19     納稅籌劃小蔣

現在社會市場行情競爭越發激烈,企業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去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業務體量,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成本,從各方面增加自身的收入和利潤。但是在靠站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經營管理、稅務負擔等。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為管理者不重視稅務籌劃工作,導致企業盈利越大,稅負越重。

而且在金稅三期嚴格把控的今天,專票上下游信息緊緊關聯,買增值稅專票進行抵扣的方式再也行不通,稅務局對於增值稅銷項進項(對應銷售和採購)是否匹配的對比從過去的2個月提升到不到1小時,一旦企業為了節稅外購虛開的發票,馬上相關數據就會送到第三方去做人工覆核,進而引發稅務稽查。在這樣的壓力下,更多的企業都在探求更安全更合規的節稅方案。

企業的管理者都想要利潤最大化的節稅效果,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高效的節稅方法。

1、通過選擇不同納稅人身份進行納稅籌劃

2、通過選擇不同銷售方式進行納稅籌劃

3、兼營銷售的納稅籌劃

4、混合銷售的納稅籌劃

5、大型企業分立的納稅籌劃



6、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納稅籌劃

7、延緩納稅的納稅籌劃

8、根據不同產業運用稅收優惠政策

9、利用地域性稅收優惠政策

現在的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對產業的優惠和對地域的優惠,接下來我們主要講一下這兩點。

一.產業稅收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在履行納稅義務時應該儘量去了解各行業可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說:

(1)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服務企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稅率徵收。

(2)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75%,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二.地域性稅收優惠政策

大家都知道為了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促進當地的區域經濟發展,國家和地方層面發行了不少稅收優惠政策,針對入駐園區並且正常履行納稅義務的企業,可以享受政府的財政扶持和獎勵。例如重慶、上海、湖北等地的經濟園區都有很好的稅收優惠政策。

舉個例子

某綜合性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銷售貨物的同時也提供安裝及售後維修服務,這就發生了銷售與勞務服務混合的銷售行為。稅法規定,混合銷售行為應當徵收增值稅,其銷售額應是貨物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的合計,若這兩項業務不分開進行核算,將合併徵收13%的增值稅,使得企業的稅負加重。



籌劃方案:

這個時候,如果經過公司稅收籌劃,通過入駐重慶、湖北等園區,將營銷及售後服務部門成立為獨立的子公司,將此部分業務單獨核算,其稅率將由原來主體公司的13%降為6%,稅負明顯降低,甚至可以享受當地園區對於有限公司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稅額30%——70%的稅收扶持政策。

假設武漢的一家建築設計公司一個季度有1000萬的營業額,除去各種成本200萬元,那他需要繳納的稅收是,增值稅1000*6%=60萬,企業所得稅(1000-200)*25%=200萬,附加稅60*12%=7.2萬,分紅(1000-460)*20%=108萬。

稅收總計60+200+7.2+108約375萬。

如果使用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納稅人500萬一年)以業務分包的模式,享受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2%以內。

增值稅:500÷1.03*3%=14.56萬

個人所得稅:500÷1.03*2%=9.7萬

附加稅:14.56*12%=1.7萬

稅收總計14.56+9.7+1.7=25.96萬。

這是一個個人獨資企業年500萬開票量的大致稅負情況,如果把1000萬分成兩個個人獨資企業以業務分包的形式進行納稅籌劃,那麼稅負是不是減輕了很多呢?當然上面1000萬稅負的算法也只是大致的算了一下,只是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是通過入駐湖北、上海園區成立小規模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開票額控制在500萬以下),就只需要繳納3%的增值稅,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核定稅率0.5%--2.1%,一家核定徵收小規模的個獨企業綜合稅負最高不超過5.1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3hPq2wBvvf6VcSZDW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