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孩確診外陰炎!家有女寶,這4種異常千萬別大意!​

2021-01-23     CC爸媽

原標題:3歲女孩確診外陰炎!家有女寶,這4種異常千萬別大意!​

前兩天有個朋友給C爸打電話,說3歲4個月的女兒,最近幾天外陰有點紅,總是用手抓,說內褲夾屁屁。後來小便時忽然大哭起來,喊疼。一看外陰抓破了,內褲上還有血漬!

到醫院就診後,確診是 小兒婦科病的一種——外陰炎,還好不太嚴重,用上外塗藥物,一周後複查。 (案例涉及隱私,已徵得同意)

一說娃得婦科病,很多家長可能不能理解,覺得這是成年人的「專利」,離小朋友很遠。

但實際上醫院裡因此就診的孩子非常多……

和男寶寶相比,女寶寶的私處構造更複雜,所以會有更多問題,家有女兒的,千萬要注意。

01

這些常見問題要注意

我們先來說一些常見的健康問題:

01

小兒外陰炎

10歲以下的女孩陰唇發育不完善,陰道、尿道暴露在外,所以很容易被細菌感染。

不注意清潔、大便後擦拭方向不正確、和大人的內褲襪子混洗……都很容易被病菌侵擾,導致炎症發生。

小兒外陰炎有哪些表現:

  • 瘙癢,抓撓襠部;
  • 坐著或站著蹭來蹭去、夾腿;
  • 外陰皮膚發紅甚至腫脹;
  • 分泌物增多,氣味難聞。

比較輕度的炎症,做好清潔可以慢慢自愈。如果出現黃綠色分泌物,且味道臭,建議就醫,必要的話可能需要抗生素配合治療。

02

尿路感染

除了常見的外陰炎,還有一種病是女孩常見的。

之前號內有位媽媽留言說:

寶寶發燒好幾天,一直當感冒治,結果始終不好,最後上醫院才查出來,竟然是尿路感染!才1歲多,怎麼會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UTI)指由細菌侵襲引發的泌尿道感染 (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

當護理不當或免疫力下降時,生殖器和肛門周圍的細菌就有可能對泌尿道發起「進攻」,從而可能引發尿路任何一個節點出現感染和發炎。

女寶的尿路較短,比起男寶,她們更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越小症狀越輕微,不易被家長察覺。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細心觀察。直覺判斷寶寶不太對勁——譬如娃出現以下症狀,無論有沒有發燒,都要第一時間帶娃趕去醫院:

  • 尿尿時經常喊痛(小寶寶會哭鬧);
  • 頻繁尿尿,每次尿量卻很少;
  • 尿液的顏色渾濁、偏紅,尿中帶血;
  • 已經學會上廁所,卻突然開始頻繁尿濕褲子;
  • 出現肚子痛,尤其是下腹部。

該如何預防尿路感染呢?

  • 多喝水(6個月內的寶寶鼓勵多喝母乳),多喝多排,可以更好地「沖洗」尿路;
  • 鼓勵寶寶在洗完澡後排尿;
  • 白天至少每三到四小時就排一次尿;
  • 穿寬鬆的棉內衣。

03

白色分泌物

不少媽媽發現女寶寶的私處常會有一些「白色分泌物」。

潔癖寶媽怎麼能忍?

一旦發現,立馬開始洗洗擦擦。

但其實,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同年齡的女寶寶都會或多或少有分泌物。

這些分泌物不僅無害,還可以作為保護寶寶私處的一道天然屏障, 對私處皮膚黏膜起到保護作用。

所以不用擔心,也不用刻意清潔,尤其是不要扒開陰唇內側進行清洗或擦拭。

陰道內部有自潔功能, 過度清潔反而會破壞天然的平衡。

我們只需要給孩子進行正常的清潔就可以了。 (正確的清洗方法下邊會說)

如果分泌物較多,顏色呈現黃色或黃綠色,且伴隨著異味,就需要去醫院看一看了。

04

陰唇粘連

女寶寶陰道口的兩片小陰唇粘在一起,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陰唇粘連。

我國女嬰幼兒中的發病率在12%,常見於3個月-6歲的女寶。

陰唇粘連具體原因現在還不明確,但大多研究指向是與母親殘留在寶寶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

一般情況下,粘連不會特別嚴重,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隨著年齡增大慢慢好轉。等到青春期後,雌激素水平上升,便會自行痊癒。

千萬別擅自給娃掰。

(A.正常情況 B.部分粘連C.完全粘連)

但如果寶寶粘連區域較大,甚至完全覆蓋住了尿道口,或存在小便困難 (小便反流到陰道內,再一點點緩慢地流出)、反覆出現泌尿系統感染等,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02

女寶這樣護理

大部分小兒婦科疾病,治療遠沒有預防來得實在。

相比較男寶寶比較「糙」的護理,女寶寶照顧起來需要更精細、費心一些。

所以清潔和護理一定要做到位!

具體可以分為四步走。

第一步:

正確清洗

給娃清洗前大人一定要把手洗乾淨。

  • 如果沒有大便,不用每次都洗,每日常規清洗一次外陰即可, 過分清潔油脂流失會導致皮膚乾燥,更容易引發過敏和濕疹

  • 如果有大便,儘量清潔完大便後洗一次。小嬰兒如果有大便且粘到私處,用醫用棉球/棉柔巾蘸濕擠出水分按從上往下,從前到後,從中間到四周的順序擦拭。

    棉球/棉柔巾擦一次扔一個,不要來回擦,不要重複擦。不要使用有各種添加劑成分、香精成分的濕巾! 會給嬌嫩的私處不必要的刺激。

清洗時用流動的溫水,記住, 不 需要掰開清洗,不需要過度擦拭分泌物。

但也要注意清洗到位,很多媽媽都是讓孩子站著用淋浴沖一下,或者讓孩子翹著屁股簡單清洗下,這樣很容易清洗不幹凈。

正確的做法是 深蹲或者抱起 (把尿姿勢),用流動的清水從前往後沖洗。

如果是淋浴,不要用花灑直洗私處,因為花洒水壓較大,容易將髒東西衝進陰道內, 可以沖洗偏上位置,讓水自然下流

不要使用任何清潔液或嬰兒皂,以免破壞寶寶自身的酸鹼平衡,減弱外陰的自潔能力。

第二步:

正確護理

嬰兒:

清洗之後用乾淨的紙巾擦乾,然後抹上護臀霜隔離下一輪屎尿。注意一定要充分晾乾再抹,不然水汽鎖在裡面反而容易紅屁股。

幼兒:

清洗後及時用紙巾擦乾,更換乾淨的內褲。

第三步:

正確擦試

大小便擦拭也很有講究,媽媽們要學會正確的方法,也要教給孩子尤其是3歲後的娃。

幼兒園後要「自力更生」,方式不對,很容易導致炎症。

小便:

小便後尿漬很容易殘留在陰唇溝里、繼而留在內褲上,潮濕悶熱的環境更利於細菌的滋生,所以小便後擦屁股是非常有必要的。

順序: 和清洗一樣,從前往後。

姿勢: 深蹲

大便:

手臂繞到身體後(不是從兩腿之間伸過去擦),從前往後,方向一定要注意,否則很容易把便便帶進陰道。之前教CC擦PP時,找過很多資源,下面這視頻可以給娃看看:

如果把PP看做兩個半圓,一次只擦一側半圈,然後再換紙擦另一個半圓很多娃都是360度塗抹,額……越擦越熱鬧。 下面這個動圖,大家可以先領會下,再教給娃。

第四步:

良好習慣

1、養成大小便前後都要洗手的習慣。

娃年紀小動作不熟練、手臂不夠長等,在擦拭過程中小手難免會接觸到私處,所以便前便後要洗手。

2、孩子的內衣褲不要和大人的混洗,及時消毒。

有些媽媽怕麻煩,會攢著大人孩子的衣服丟洗衣機一起洗,這就大大傳播了細菌傳播的機會。

媽媽有陰道炎,傳染給孩子的不在少數,不一定都能做到專盆專皂專用,但建議都要有所區分。

3、不要在寶寶私處用爽身粉等產品!不要穿開襠褲!

其實女寶的私處護理並不複雜,只要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多加註意,就能夠做好。

最重要地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這對她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好啦,今天的乾貨就這麼多了。

不偏心,關於男寶寶的那些事兒,下方也整理好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MB6M3cBuNNrjOWzsC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