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越長大越討人嫌?手欠又愛撩閒!脾氣大還不聽勸!這可咋整?

2023-08-28     CC爸媽

原標題:男孩越長大越討人嫌?手欠又愛撩閒!脾氣大還不聽勸!這可咋整?

最近來了很多新朋友,後台和評論收到了很多新信息,問調皮搗蛋愛動手的小男生怎麼管?

這問題要擱以前,我不敢說有經驗,但現在DD馬上四歲了,在各個方面表現的都比較典型。

我還是很有話說的。

小男生這個生物吧,跟小女生確實不一樣。

小女生是越大越好帶,小男生是越大越難帶,越大越費媽。

他們普遍好動且沒有啥危險意識,手欠還特愛撩閒,我家基本每次倆孩子打架,都是DD先招惹的。

說不聽,管也管不住。

就連心理學家也將小男孩稱為「有攻擊性的小機器」。

總之,家有男娃,就意味著挑戰。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如何養育一個「愛搗蛋」的男孩。(調皮女孩同樣適用)

01

討人嫌並不是他們的錯

男孩從3歲以後,就開始不那麼討人喜了,越來越招人煩,直至7、8歲到達最糟糕的時候,誇張點說,是狗見了都得繞著走的程度。

  • 你不明白為啥說了一百遍要注意的事項,下一秒他總會出點么蛾子,掛點彩。
  • 你不明白,他都已經七八歲了,該懂點道理了,注意點分寸了吧,但他依舊是那個橫衝直撞,揪妹妹頭髮,用鐵頭功撞姐姐,撿個棍子就沖你殺過來的主兒。

雖然男孩的日常操作確實很讓人煩躁和崩潰,但這真的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天性使然。

男孩較高的睪丸素+比女孩緩慢的大腦前額葉發育,導致男孩不僅天性喜歡刺激、愛冒險戰鬥,愛舞刀弄棒的,還自制力弱,易衝動。

所以,他們真的很難做到,在[做]之前先[想一想]。

比如爬假山,你說了一百遍不要爬,他也知道爬假山很危險。

但在看到假山的一瞬間,行動快於腦子,所以他還是爬了。

對於神經大條的男孩,不出意外的話經常就出意外了,每次不是摔了就是磕了,受傷之後他也想起來,哦,這個行為是危險的。

完事還得又挨一頓訓。

更讓人頭大的是,通常被訓、挨批、被否定之後,男孩的情緒會更激烈、反抗會更強烈!

明明是他錯了,而且是反覆勸告後不聽,才受得傷、挨得訓,但他還生氣。

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男孩管語言的左半腦,要比管行動的右半腦小很多,且中間連接的胼胝體也要小很多。

所以,小男孩更容易被強烈的情緒所包圍、衝垮,做出激烈衝動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男孩通常更行為化,不高興就容易動手。

最近我就發現DD的脾氣更狗了。

從前他生氣,只是叫嚷、哭鬧,喧囂聲很大,但傷害性不強。

這眼瞅著要4歲,明顯的升級了,哭鬧、原地跺腳都不足以泄恨!

要是姐姐惹了他,他現在不知怎麼學會了「你不讓我好過,你也別想好過,來啊互相傷害啊」。

包括但不僅限於,姐姐不給他松果,他就非得把姐姐最喜歡的花束扯個稀巴爛;姐姐不分他糖果,我就嚷嚷著要把姐姐搭好的作品摔碎。

看把他給能的,都開始搞連坐那一套了!

還專挑別人的痛點,精準突擊,你說說這能不遭人恨嗎?

搞得我現在也是草木皆兵,每次一預感他要大發脾氣,都得火速去平復,真怕一個箭步沖慢了,就又是一場姐弟大戰!

所以最近我也被迫研究了不少養育男孩的「兵法」,頗有成效,跟你們共享一下子!

02

如何更好地養育男孩?

美國作家愛默生·艾格里奇在《養育男孩》一書中說:如果你只能給兒子一樣東西,那就是給他尊重。

所以,面對男孩的成長,主打的就是一個以柔克剛,剛柔並濟。

1

說話要軟,要肯定和誇獎

男孩神經大條,你越阻止他可能越興奮。

所以,在一些不好的行為和習慣上,比起上來就罵,正向引導會更好用一些。

尤其是家中男性長輩,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

  • 「你剛剛跑得很快啊」。
  • 「剛剛你很耐心的等待」。

心理學研究發現,得不到父愛的男孩,以後更容易產生暴力傾向,成績不佳,到了青春期會更大可能進入不良團伙。

所以越是男孩,越需要同性之間的認同。小時候這個人是爸爸,長大後就是同伴。

若是在家庭中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孩子會繼而向外尋求同伴認同,會對同伴過於依賴。

大家都知道,多少青春期的男孩子,就是在尋求同伴認同的路上,學會抽煙、喝酒、早戀、 打架的?

2

做事要軟,要學會支持和適當「服軟」

坊間總是流傳一句話:養男孩不能嬌氣,小時候你不毒打他,社會就會狠狠毒打他。

這句話真是缺了大德!

咱前面也說到了,小時候,男孩其實比女孩更脆弱,更容易崩潰,更需要共情和安慰。

我就發現,一樣的「得不到」或「已失去」,CC小時候多耐心地講講道理就能解決。到DD這,他就執拗到根本進入不了聽道理的狀態,除非他把情緒發泄完了。

周末幼兒園有活動,早晨帶了個麵包,他吃了一半去玩了,我問他還吃麼?說飽了,本著不浪費另一半我就吃了。

半小時後,不知道怎麼想起了麵包,就耍了。

非要另一半麵包、非得立刻就去買、必須得買一模一樣的。

擱以前,我也會battle半天(什麼你當時說不吃了、什麼現在活動沒結束等結束了第一時間去買...)

現在我早就學精了,因為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會跳著腳說不行。

所以我一秒都沒猶豫,脫口而出:

  • 「我錯了,不知道你還要吃」。
  • 「好的,我問問咱們現在能不能走」。
  • 「對,一定給你買個一模一樣的」 。

我眼瞅著,他那熊熊燃燒的烈火,就滅了。

我當然不會立馬走,假模假樣地問了下老師,活動還有多久結束,還有什麼活動。

然後告訴DD,嗯,馬上有一個障礙跳,看上去好好玩呀,要不我們看一下下再走?

「好吧」。

我當然也不會去買一個一毛一樣的,那蛋糕店離我幾公里遠。

路過最近一家蛋糕店時,我假模假樣地問,要不我們先去這家看下吧?一定挑一個你最喜歡的。挑不著,就再去第二家、第三家,直到買到一模一樣的?

「好吧」。

小孩子能有多難纏呢?

他們要的不就是一份共情、一份理解、一份安慰嗎?

DD看到甜甜圈的第一眼,就忘了他早晨的麵包,開心地大叫著「我要甜甜圈、我就要甜甜圈啦!」

換個策略,無比配合。

論800個心眼子,什麼時候直男能比女人多呢?

哪怕半大的兒子初長成小大人模樣,他們強壯硬體包裹下的軟體,依舊是低配版。

所以養男孩,做事一定要軟一些,儘量不要硬碰硬。

一味強權壓制那一套,反而會激發出他們天生的攻擊性。

我有個朋友,她老公就屬於嚴父那一掛的,平常不插手,一插手就讓娃嘗嘗什麼叫「父親的巴掌」。

小時候,孩子可能還因為怕而臣服。

現在五年級了,長得人高馬大,已經有了和父親叫囂的資本。

朋友說,現在家裡的對話常常是:

  • 別玩遊戲了,趕緊寫作業。
  • 不去,一會兒。
  • 你趕緊把手機給我收起來,再玩遊戲信不信我給你摔了?
  • 有本事你就摔!‍

朋友說,和小時候溫順聽話相比,孩子現在叛逆、易怒、情緒控制力非常差,而且絲毫不接納他人意見,你說什麼他都下意識反駁。

男孩就是,你越硬,他們越剛。

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衝動易怒,愛恨都爭一口氣。

如果父母意識不到問題,選擇在硬碰硬的道路越走越遠。最終,還可能釀成悲劇,畢竟這樣的案例太多了。

14歲男生在教室玩撲克牌被請家長,媽媽到了當眾對其扇耳光,男生縱身從教學樓跳了下去,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17歲少年在學校與同學發生了衝突,回家路上被媽媽批評,後途徑盧浦大橋時,直接打開車門,衝到橋邊縱身跳下身亡。

泰國一家超市,一對父子發生爭吵,吵到激動處,父親遞給兒子一把上了膛的手槍,並撂下狠話「有種你就別活」。然後,兒子當著父親的面,毫不猶豫地拿起手槍,扣動了扳機。

14歲男生在教室玩撲克牌被請家長,媽媽到了當眾對其扇耳光,男生縱身從教學樓跳了下去,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17歲少年在學校與同學發生了衝突,回家路上被媽媽批評,後途徑盧浦大橋時,直接打開車門,衝到橋邊縱身跳下身亡。

泰國一家超市,一對父子發生爭吵,吵到激動處,父親遞給兒子一把上了膛的手槍,並撂下狠話「有種你就別活」。然後,兒子當著父親的面,毫不猶豫地拿起手槍,扣動了扳機。

養男孩,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你太強了,孩子就弱了。你弱一些,孩子才有變強的機會。

我們的目的,不是養育一個省心好帶的「男孩」,而是在養育一個未來需要在社會上立足的「男人」。

30年後,你希望他是什麼樣的呢?

一直站在你的羽翼下, 聽你話的媽寶男?

還是站在你的肩膀上,有自己的決策力、帶你看新世界的成熟男人?

帶著這個問題養男孩,很多問題就有答案了。

養孩子,服點軟,你不吃虧!

既然男孩天性就帶攻擊性和冒險精神,就要順勢而為,可以在家設立發泄角,他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哪怕是暴力的、破壞的,以此來發泄情緒和想要攻擊的慾望。

同時,男孩子一定要安排大量的戶外運動,以釋放過剩的精力和情緒。

向外發泄多了,對內攻擊就少啦!

本期視頻推薦

為什麼生兒子的媽媽老得快?科學證明,男孩就是難養

一個暑假,竟然把老母親分成了三六九等!看完之後,我認命了…

姐弟互掐,卻被心理師叫好?原來孩子有這種行為,說明你養得很好

我們是CC爸媽,家有一雙兒女CC&DD。

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

C媽:報社育兒主編,暢銷書《家長好脾氣,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覺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b634c5f623965dee915b605b3407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