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美媽很帥,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養育一個寶寶有著無窮的樂趣,也有著無盡的煩惱,尤其是剛出不久的寶寶,頻繁吃奶、頻繁醒過來,「矯情」要求高。而最讓剛上任的新媽媽新爸爸頭疼的是,不知道該給寶寶吃多少奶量,吃多了怕過度喂養,吃少了怕不長肉不長個子。確實,生後1年正是脂肪細胞數量猛增的時期,如果過度喂養,那將來成為胖子的風險比常人高。
有人說,按著喂養表來喂養不就得了嗎?要知道,每個寶寶的消化能力與吸收能力都各有差異,不能一概按著喂養表來喂。那麼正確的喂養方式該怎麼打開呢?
生後0-7天:生後1天的新生兒只有玻璃彈珠那麼大(約5-7ml),而且據研究表明,生後第1天的新生兒的胃壁處於緊緻的狀態,並不會因為喂多奶就會有很大的伸展,所以生後第1天每次喂10ml,第2天20ml,總之生後一周內每天主依次增加10ml。此時母乳喂養的話每隔2.5-3個小時喂一次,(也即每天喂8-12次),配方奶喂養的話每隔3-4小時喂一次(也即每天6-8次)。
生後第2周:每次80ml,每天喂7-8次,每天總量約560-640ml。
生後第3-4周:每次100-12oml,每天喂6-7次,每天總量約600-840ml。
當然,以上這些數據只是一個參考值,具體得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添加奶量,調節哺乳次數,比如吞咽能力與胃容易更小的早產兒。每天增加的奶量也並非一定要10ml,有些寶寶腸胃成熟度較差,一下子加太多奶可能腸胃適應不了,會經常吐奶,可以少量加,或者讓寶寶適應一段時間後再加奶量,比如你今天加到20ml,那明天後天都不加,讓寶寶適應三兩天後再加到30ml。
新生兒期間的小寶寶睡眠時間較長,吃了就睡,醒了就吃,很正常。因為飽腹中樞尚未發育成熟,睡得又香又沉,即使餓了,也不曉得起來吃奶。所以新媽媽要調好鬧鐘,到了吃奶的時間家長就要溫柔地叫醒小寶寶。
另外,還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生兒拒絕吃奶超過2次或以上的,家長可別大意了,建議立即帶寶寶去看醫生。至於新生兒的便便次數,每天5-10次均來正常,超過3天不拉臭臭,可考慮便秘。一般情況下寶寶便秘的話,拉臭臭的時候心情會很煩躁,而且表情痛苦。
怎麼知道寶寶是否吃得好長得好?這3組數據來告訴你,一清二楚
1、觀察拉便便次數及其形態
小寶寶生後4-6周,每天至少會拉3-5次臭臭,每次拉的量跟一元硬幣相當。生後6周之後,有的寶寶一天拉一次但量比較多,有的甚至3天左右拉一次,只要寶寶精神飽滿,心情好一般沒啥問題。
通常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小寶寶拉的便便顏色為芥末黃,而奶粉喂養的寶寶拉的臭臭是黃褐色帶一點兒綠色的,兩者都有可能有一點奶瓣。
如果寶寶拉水樣便而且綠色帶有泡沫,舌頭也發白,腹部鼓如青蛙肚,手腳濡濕,過度喂養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寶寶拉的臭臭像水一般流動,帶有很濃的酸味而且很刺鼻,而且拉的次數大增,很有可能寶寶拉肚子了。
如果拉的臭臭暗綠色,拉的次數多但量非常少,說明母乳不足,要及時將奶量追上去。
觀察尿尿次數其及形態
低月齡寶寶喝的都是母乳或奶粉等水狀食物,如果母乳不足,寶寶吃不飽,尿量就會減少,尿尿的次數也隨之變少。所以,換尿片的時候我們要觀察記錄一下,寶寶剛出那幾天每天的換尿片少一些,到了後面母乳喂養的幾乎每天要換8-10片,而奶粉喂養的話一般生後1-2天後換5-6片,尿液清透不發黃,說明寶寶吃飽了。
觀察體重
增重是寶寶發育良好的指標。據國際母乳會指出,生後三四個月的低月齡寶寶每周平均增重172克,如果每周增重低於124克的話,要及時找出問題所在,看是奶量不足導致的還是其他原因造成。如果每日增重超過50克(即每周增重超過350克),則有可能過試喂養了,要引起重視。
美媽很帥,高級育嬰師,青雲獎獲得者,多家平台簽約作者。專注於孕產與育兒知識分享,關注我獲得更多孕產育兒知識。 如果你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