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園長的心裡話:我很後悔讓自家娃3歲上幼兒園,原因有二

2023-07-25     美媽很帥

原標題:一位園長的心裡話:我很後悔讓自家娃3歲上幼兒園,原因有二

讀小班的時候,豪豪一聽到要上幼兒園,就很牴觸,哭鬧著說不去,每天早上都要安撫很久,才不情不願地入園。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不是老師批評他了,或者別的小朋友欺負他了呢?跟認識的一位幼兒園園長說了我的煩惱,她問,「你有問過孩子,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嗎?」

我說有呀,每次問孩子,他都說,「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在家玩。」

她沉吟了一下,「太早送他去幼兒園了。」

之前考慮到男孩的大腦成熟晚,擔心他太小,難以融入集體生活,我特意等孩子3歲半才送他上幼兒園,現在園長卻說,送早了?

「大家似乎都有這麼一個信條:孩子3歲就得上幼兒園。其實還得看孩子的情況。說句心裡話,我也很後悔讓我家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了。」

她說了2個原因,每一個都能戳中家長的肺管子。

1.抵抗力差

不去幼兒園之前,孩子一年生不了幾次病,但自從上了之後,隔三岔五就感冒發燒。

而且很多幼兒園不會因為你請假了就會退費給你的,你想在家多休養幾天,但想想錢都交了,大人也沒時間帶,只能送回幼兒園。結果這頭剛好,沒幾天又被別的小朋友感染了

研究數據表明,引起感冒的病毒和細菌有300多種。我們都知道,想要對某種細菌產生免疫力,就要感染過至少一次,才能獲得抗體

幼兒園人員密集,並且是相對封閉的場所,孩子又喜歡各處探索,小手這裡摸一摸,那裡擦一擦,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細菌和微生物

如果孩子平常很少接觸到這些東西,身體里沒有多少抗體,那他就很容易因感染到這些病菌而生病

2.安全感不足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3歲左右「依戀形成」就完成了,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這時送他上幼兒園,不會有多大的問題

可是依戀形成不是一到3歲就能獲得的,有些孩子因為家長養育的過程中,沒有給夠他安全感,就難以建立情感紐帶。

剛開學送孩子上幼兒園,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在學校門口,孩子抱著媽媽的大腿哭鬧著不讓走

在課堂上,孩子的情緒依然波濤洶湧,哭的哭,鬧的鬧,還有不少在吃手指,呆坐在角落裡

因為依戀形成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無法觸發孩子對他人產生信任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幼兒園不是一個可以信任和感到安全的地方,現在突然要求離開媽媽的懷抱,走進陌生的環境,內心肯定很焦慮。

由此可見3歲能不能適應幼兒園,還真的是分人的

對於有安全感的孩子來說,這裡是樂園,可以交到許多新朋友,玩到很多好玩的遊戲,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

但是對於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來說,進了這裡,他要忍受和媽媽分離的痛苦,忍受被人拒絕的挫敗感,忍受獨自玩耍的孤獨,還要擔心做不好而被老師批評

在幼兒園,他感受到是壓力和焦慮,自然不會再想去

園長說的這兩點,我很贊同,也非常感同身受。

豪豪出生時醫生就特意囑咐我們,早產兒抵抗力不如足月兒,生後第一年儘量不讓他生病。

我聽進去了,孩子的吃的、用的、穿的都仔細殺菌消毒,但凡孩子觸及的東西,都用濕紙巾擦一遍,公眾場合的玩具我嫌病菌多,不讓孩子碰,就這樣細養著。

上幼兒園之前,倒還好,一年頂多生病一兩次。上幼兒園之後不得了,一個月要到醫院報到兩三次,而且每次都是高燒,搞到我整個人都崩潰了。

後來查了過敏源,發現孩子對很多東西過敏,醫生叫我不要把孩子養得太精細

孩子10個月齡之前,是通過臍帶和母乳獲得抗體的在這之後,母親賦予孩子的抵抗力開始減弱

所以要多帶孩子出去玩耍,讓他暴露在各種環境中,適量接觸一些病菌,才能打造出健康的身體。

孩子是我帶大的,每天都跟著我,為什麼還想天天粘著我呢?

後來讀了依戀相關的書籍,回頭看了一下,才發現這三方面做得不很到位,而這些都跟孩子的安全感息息相關

1.肢體接觸不夠多

生後一年半內,是孩子情感神經發展的黃金期,也是催產素分泌的高峰期

這時只要多擁抱寶寶,多撫觸,孩子的大腦就會釋放這種「幸福激素」,幫他穩定情緒,建立牢固的依戀關係,增加對他人的信任

也就是說,簡單的身體接觸,孩子就能感到安心和感受到父母的愛

可是當時的我,老想著多賺點錢快點買房子,孩子吃飽喝足了就放在一邊,坐在電腦前碼字,孩子哭了再抱起來,而且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先哄完他,再起來碼字。雖然每天堅持給他做撫觸,但是給予他的愛撫與安心感有限

2.鮮少傾聽孩子的意圖

回想一下,我認真傾聽孩子意圖的時候比較少,有時好不容易靜下心來,但是看他支支吾吾的樣子,又會忍不住催他,以至於孩子都忘記自己要說什麼了。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和他人舒服相處,可是「舒適」意味著被接受父母永遠都是一副著急忙慌的樣子孩子也會成為他們的影子:遇事慌慌張張,說話扭扭捏捏,感覺總要趕著做什麼似的。

眼神可以傳遞愛和信任,當我們跟孩子交流時,第一步就要看著孩子的眼睛,並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就這個簡單的動作,就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並且可以給孩子傳達這樣的信息:媽媽在聽我說話,她很在乎我

更重要的是,孩子會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老師說話時,他也會像父母那樣,看著老師的眼睛說話,這樣他就能更容易抓住老師所說的重點

3.表揚不到位

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首先從肯定和表揚開始

小時候,不管做得多好,父母從來不會在我的面前表揚我們,以至於自己有了孩子,也不知道怎麼去表揚他。

後來看了不少腦科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才知道,原來及時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不但能建立起強大的情感紐帶,還可以打造更強大高效的大腦

當我學會正確地激勵孩子後,發現孩子的憤怒和沮喪減少了很多,以前跟小夥伴玩耍、社交一言不合就脾氣,現在能有商有量地處理夥伴之間的矛盾了。

如果你不懂得怎麼表揚孩子,可參考下圖。

最後想說的是,雖然3歲時獲得的依戀有60-70%在生活中不會改變,但是在往後的歲月里,孩子依然可以和父母以及他人建立信任,而獲得依戀。如果你錯過了3歲這個窗口,那就要抓住後面的這個機會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f46117ffa14359fe28d8077daf34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