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 | 兒童發生耳屎堵塞怎麼辦

2020-03-30     上海科普

對於寶媽而言,有關寶寶的事情無一不重要,比如可不可以挖耳屎?

耳屎在空氣中乾燥後呈薄片狀;有的耳屎如黏稠的油脂,俗稱「油耳」。耳屎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時藉助咀嚼、張口等運動,耳屎會自行排出。

對於寶寶而言,耳屎可以起到保護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膚乾裂的作用,並能發揮抑菌和殺菌的生理功效。耳屎像哨兵一樣守著外耳道的大門,阻止異物侵入耳朵,保護耳道和鼓膜。

當空氣中的塵埃侵入寶寶的耳道時,耳屎就能把它們粘住,保持外耳道的清潔;如果有小飛蟲飛進寶寶的耳道,一旦嘗到苦苦的耳屎,也馬上就會「逃之夭夭」。

可是也常有新聞報道兒童耳屎長時間不挖導致耳道堵塞,小孩子痛得哇哇叫疼,不得已只能去醫院掏耳朵。那麼到底怎樣判斷父母是否應該幫助幼兒清理耳屎,清理耳屎又有什么小竅門呢?

多少耳屎是正常量沒有絕對的標準,我們經常看到寶寶一個耳朵耳屎多一點,一個耳朵耳屎少一點,只要還能夠看到鼓膜,就都是正常的。如果耳屎把整個耳道都堵住了,就會有問題。

寶媽可以輕柔地清洗寶寶外耳,但千萬不要去碰耳道。一般來說,耳屎很少會產生堆積的。需要注意的是,寶媽千萬不能使用棉棒去掏寶寶的耳朵,很多時候耳屎堆積的原因就是因為用棉棒去掏耳朵,造成耳屎越捅越深。

如果「耳屎」不堅實,可以用「葫蘆頭」形狀的棉棒蘸取耳道清潔液在外耳道內輕輕擦拭,耳道清潔液可以軟化、膨脹、排除堵塞耳道的耵聹,疏通耳道,保持聽覺正常。千萬不要用耳挖子、發卡挖耳朵。寶寶鼓膜薄,彈性差,容易弄破,這樣也會造成聽力下降。

如果耳屎比較堅實,就要請耳科醫生用一種耵聹鉤把它取出來。因為孩子還很小,可能很難配合的,最好不要自行處理,請耳鼻喉科醫生來處理的。

現在的寶媽很早就會讓孩子學習游泳。在讓孩子游泳之前最好由醫生檢查一下,先把從胎兒時期積累的比較大塊的耳屎屑取出,以防進水後形成栓塞。

寶寶平時的飲食應儘量清淡,減少耳屎生成。孩子出牙後,應鼓勵他們多咀嚼,幫助耳屎排出。定期帶孩子去做聽力檢查,防止耳屎堵塞造成的聽力下降。

文:杏林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mzWTXEBnkjnB-0z2c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