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論盆上的精緻小點心麼?——鹽城美食之甜食篇

2019-10-29     春秋兒絮語

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什麼比油炸食品更讓人更讓人上癮的食物,恐怕就要數甜食了。

現代人飛快的生活節奏、和每日大腦需要處理的龐大信息量,無一不讓我們的身體格外渴望糖分的安慰。哪怕是明知高糖會給身體帶來體重、皮膚和內分泌等多種問題,可還是欲罷不能。

商品社會又使得我們獲取這些高糖食物變得格外簡單。

從糕點店裡的奶油蛋糕、酥皮點心,到便利店裡的巧克力威化、膨化餅乾,無一不是高糖高熱量。

哪怕你說我喝個奶茶行不行?裡面主要是奶和茶,熱量總不會高了吧。對不起,稍稍有些甜味的奶茶反而熱量更高。你看周董曾經沉迷奶茶那一年,逐漸圓潤起的身材就可知一二。

作為一個日常需要低糖的甜食愛好者,早就聽聞江淮一帶的點心不錯。且此前南京一行已有體會。所以此次鹽城之行,對於當地的甜食可以說十分期待。

而且傳統的中式甜點,材料通常都是以糯米、江米等糧食為主,雖然也使用葷油和糖做輔料,但因為使用的劑量不大,但是總體來看,糖分和熱量通常能比奶油蛋糕等西點低不少。偶爾吃一吃解饞,罪惡感也不會那麼嚴重。

被西式甜點膩慣了嘴,偶爾吃點傳統的,換換口味也挺不錯。就讓我端上兩道個人覺得很有鹽城本地特色的甜點,給各位嘗嘗。

【第一道:湯點】建湖藕粉圓

單個的粉圓晶瑩剔透,剛吃到嘴裡滑溜溜的,嘗不出什麼味道。因為外面裹了一層緊實、熟透的藕粉,所以口感比普通的糯米湯圓要更滑、更韌。這時嘴裡只會嘗到一股桂花蜜湯水的淡淡清甜。隨著湯水順著喉嚨咽下、牙齒終於叼住了那個溜滑的圓子。一用力,一股似曾相識的香味就會從齒間迸發出來——看似實心的小圓球里,是酥香的花生餡。除了糊狀花生特有的酥香,還有花生碎的顆粒感夾雜其中,加之偶爾在舌尖迸發出存在感的青紅絲和干桂,會讓人有種吃不膩的新鮮感。

單論藕粉圓的餡料是有些過甜的,但是妙處就在於,由糯米和藕粉構成的外層皮是完全沒有國調味的。所以一口一個,細細嚼去,餡料的酥甜和藕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倒是達成了一種調味上的和諧。如果有些著急、連著吃了幾個粉圓,覺得嘴裡甜的過分,不妨喝一口加了桂花蜜的湯水,清口開胃。便又想再去吃這甜甜的藕粉圓子了。

我特意去查了建湖藕粉圓的製作材料,據說餡料的材料包含:青紅絲、桂花、金桔、蜜棗、桃仁、松子仁、麻粉、糖油丁和白糖。我們在淮揚樓吃的這個藕粉圓子,餡料包不包含蜜棗、桃仁和松子仁,我無法判斷,但是裡面肯定主料肯定有花生,並且也應該沒放金桔。因為金桔的味道和口感都在其他餡料里都過於突出,那股特別的味道,如果有,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了。當然,也不排除金桔在餡料中整體比例占的太小,實在尋不著蹤跡。還有就是,我們吃的藕粉圓子裡,應該是放了糯米粉做粘著劑,因為可以隱約吃出一些糯米粉特有的味道來。

可能我們吃的藕粉圓並不正宗,在遺憾的同時,我仍然覺得這個藕粉圓子很有特色。以前也吃過藕粉圓子做的湯點,不過通常那些圓子都是實心的,調味主要看湯。若放桂花蜜就是桂花的甜,若放酒釀就是微醺的酸。而這次吃的藕粉圓卻有些特立獨行,不管正宗與否,也算是得瞻原意了。

令我比較驚訝的是,這種在我印象中只能按碗出售的精緻點心,居然也能點「大份」、按「盆」點。倒不是沒有小份的,只是我們每每會在早餐時間,錯過出售小份藕粉圓子的店面。到了晚飯時分,有藕粉圓出售的店面,也只有適合全家聚會的大份可點了。

湯里飄的蜜漬桂花還是一樣的精緻,燈下的藕粉圓子仍然那樣剔透的誘人。我未免因此有些頓足捶胸,這樣精緻的玩意兒難道不值得被盛在細膩的白瓷小碗里,然後由著人們因碗里不多的分量,而情不自禁的慢慢品嘗麼?

【第二道:】阜寧大糕

關於阜寧大糕,我聽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以鹽城本地人為代表,都認為這貨土的不行,自己小時候都不愛吃。家裡也只有辦喜事之類的時候,才會有人買回來擺一擺圖個吉利。

以頭一次品嘗的北方人為代表,要麼是吃過之後念念不忘,要麼是覺得味道很像雲片糕,但總之都覺得很好吃。

我本人當然是後一種了,要不然也不會想要寫出來介紹給大家。

分析了一下,本地出產這種糯米熟粉片狀糕點的地區,當地人大多數都覺得有點厭煩這東西。就有點像一說到冰雪大世界,大多數哈爾濱本地人也都會嗤以鼻息。饒是號稱全世界第一大人工冰雪景觀,如何如何晶瑩夢幻,猶如玉制的琉璃世界。但冰燈、雪雕從小到大年年看,街頭巷尾到處都有,早就看膩了,再好的東西也會習以為常。

所以本地人不把本地的好東西當玩意兒,算是常理了。無非是見的、吃的、經歷的太多,麻木無感了。但是咱們外地來的覺得新鮮,才願意拿來跟別的地方的東西比。

那就說說我為什麼覺得好吃吧。

正宗的阜寧大糕口感軟而不散,韌不費牙,糯不粘牙,不幹也不膩。薄薄的一片,放在嘴裡感覺軟軟的,卻不是入口即化,獨有一股韌勁,得用牙嚼幾下才行。剛開始只能嘗到熟糯米的香氣,隨著咀嚼甜味才慢慢散發出來。最妙的不管哪種口味都品不出敗興的香精味,說是什麼口味就給你放什麼料,絕不含糊。

你要說甜它也甜,但絕對不是齁甜,而是帶著糯米香氣的甘甜。當然一次一塊就行了,多吃幾塊肯定也會被甜的想找水喝。

跟雲片糕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吃過的雲片糕,通常每片的外層都沾著薄薄的糯米生粉,口感比阜寧大糕略微硬些,而且韌性也要稍差些,更偏鬆散,入口即化的感覺比較明顯,片的大小仿佛也更大些。

桃片則是更酥脆,形狀是完全不同的長條形,與阜寧大糕有些神似,但其實口味相去甚遠。

可能是現代機械化工藝的原因,現在的阜寧大糕每塊看起來都像是一小本書。其中一面由薄薄的「書脊」粘連,需要自己慢慢「撕」下每一頁,再去品嘗。但因為每片中間沒有足夠生粉的原因,很難撕的完整。如果把邊撕邊吃,當成像嗑瓜子一樣的活動,自己動手,倒是給生活添了一份樂趣。但如果你懶得撕開,直接吃,雖然會影響一些口感,但也還是不錯的。

我們第一次買到阜寧大糕,是在住所附近的大某發超市。不知道是外地廠家工藝不正宗,還是在貨架上無人問津的時間太長。糕片非常的干,而且無論是桂花味還是葡萄味,都是一股香精味。只有紫薯味的勉強能吃,但完全沒有那種細膩的口感,十分難吃。所以最開始我是十分嫌棄阜寧大糕的,想著這又是個名不副實的「特產」。

但是感謝萬能的某寶,我們後來在上面找到了阜寧本地糕點產的正宗阜寧大糕。我抱著破罐破摔的心態,重新嘗過之後,我只又一個感想:求求你們外地廠家,不會做外地的特產就不要做出些砸傳統點心招牌的東西了好麼?

如果不是偷懶從某寶上給親友買特產,我怕是會就此錯過一樣美食了。

某寶上這家叫阜香某大糕的企業店,可能是工廠直營。他們不僅只賣阜寧大糕,而且發的大糕也是最新鮮的日期。

但我看這阜寧大糕的保質期只有六十天,如果不是最新鮮日期還真的容易變質。可能變質之後就會像我之前吃的那樣,乾乾巴巴的,盤也沒有用了吧……

如果你喜歡,記得點下關注。各種旅行攻略、故事與各地美食,關注「春秋兒絮語」不迷路。

P.S.出行時間為2019年10月中旬

本次鹽城之行,有一樣比較想嘗試的甜食沒有吃到。是有一種叫「金江齊」(讀音是:ji gang qi)的老式甜味烤餅,因為位置太過偏僻,附近又沒有計劃內景點,所以終未能成行。如果哪位朋友去了附近,不妨嘗一嘗,據說是當地人的童年回憶。地址在大慶新村12號樓對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mvtfW8BMH2_cNUglK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