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年景好不好?老農說入伏的天氣能知曉,看看農村諺語咋說

2022-07-16     小馬話三農

原標題:2022年的年景好不好?老農說入伏的天氣能知曉,看看農村諺語咋說

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三伏天是全年最熱的時間段,從入伏這一天開始,高溫高濕的環境會讓我們感覺生活在蒸籠中一樣,因此三伏天也是最難熬的時間段。高溫高濕的環境會讓人感覺到不適,但是對於農作物而言,三伏天的環境正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很多老人會說,當年的年景如何,就要看入伏當天的天氣,那麼入伏的天氣是如何判斷年景如何呢?下面我們就從在農村中流傳的農村諺語中來尋找答案吧!

一、頭伏有雨,伏伏有雨。這句俗語從過年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如果在頭伏時下了雨,那麼在中伏和末伏時,雨水同樣也會很多。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的時間,只有中伏會有10天和20天兩種情況。中伏不僅時間要比初伏和中伏的時間長,同時還是三伏天最熱的時間段,也是降雨量最多的時間段。入伏之後,受東南風的影響,我國全國各地都會進入到多雨的季節,人們發現,如果在初伏時降雨量就很少的話,那麼便意味著今年受東南風的影響較小,所以即便是到了全年降雨量最多的中伏,降雨天氣也會很少,相反如果在初伏時就出現了持續的降雨天氣的話,說明當年受東南風的影響較大,所以不僅僅是初伏、中伏的降雨很多,到了末伏時降雨天氣會依然持續。

二、初伏晴一日,乾旱到處暑。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如果在入伏的時候是晴天的話,那麼整個三伏天的天氣將會以晴天為主,下雨天氣會很少,這樣的天氣狀況會持續到處暑節氣前後。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季已經結束,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三伏天通常會在小暑到處暑節氣之間,所以這句「初伏晴一日,乾旱到處暑」俗語的意思,也同樣有入伏是晴天的話,整個三伏天的降雨會很少的意思。

那麼入伏當天是晴天好還是雨天好呢?從上面這兩個俗語我們就能知道,如果入伏當天是晴天的話,未來的天氣將會以晴天為主,但是如果入伏當天是陰雨天氣的話,三伏天的天氣將會以陰雨天氣為主。對於農作物而言,夏季雨水是否充沛,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會很大。我們這裡在小滿節氣後會開始播種夏茬農作物,夏茬農作物主要以夏茬玉米、夏茬黃豆為主,這些農作物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生長期比較短,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和熱量的需求會比較大,也就是說,這些農作物在生長期間雨水很充沛的話,農作物就有足夠的水分來生長,農作物的長勢好了,產量自然也會提高,所以入伏當天是陰雨天氣的話,便意味著今年莊稼的收成會很好,是個好年景。

如果在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長期以晴朗天氣為主的話,降雨天氣很少的話,農作物的生長雖然有了充足的光照和熱量,但是因為長時間缺乏水分,同樣也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如果幹旱情況比較嚴重時,甚至很有可能會降農作物旱死,所以當入伏當天是晴天的話,便意味著當年的收成會很差,是個不好的年景。

綜合上面所說的俗語,我們便可以知道,當入伏當天是晴天的話,莊稼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是個不好的年景,當入伏當天是陰雨天氣的話,莊稼的收成就會很好,是個豐收的好年景。今天很多地方受新一輪冷空氣的影響出現了降水,按照農村老人總結的經驗,今年將會是個豐收的年景,在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673fbf4ae0804ed47a18512fe236497.html